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首页 >> 国际结算 >> 实务 >> 列表

美元崩溃,将被人民币所取代!

时间: 2017-03-09 14:20:50 来源:   网友评论 0
  •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来源:鼎新智库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

 

 在我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有问题的是特里芬先生的立场,这个假设的前提是:

 

1. 美元是唯一的国际结算货币;

 

2. 美元的利益和美联储的利益要最大化,更通俗的可以这么理解,美元要享受国际结算货币的红利,不愿承担国际结算货币需要承担的义务;

 

第一点的问题在于,国际结算货币缺乏可选择项,没有实质的竞争,那么,国际结算货币受到货币发行国波动的影响就会非常大,还别无选择,要知道建立一套新的国际结算体系不是短时间所能完成的。


第二点的问题在于,国际结算货币对全球市场的意义如何理解,美联储如何对自己的特殊地位进行定位。

 

按照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解,国际结算货币也应该让市场自行调节,也就是说让资本自行去追逐利益,并实现最大化,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那么美联储也就应该定位于做到最厉害的私有金融机构的机构,只有这样,美元的货币信用才能得到保障。

 

问题是:市场的需求谁来考虑? 按照自由市场经济的逻辑,市场的需求应该让市场自由竞争去优胜劣汰。

 

可是 第一, 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享受到了其带来的红利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呢?

 

第二, 美联储具备实质上的世界央行的地位,具备规模上的绝对优势,如果美联储也要实现利益最大化,谁能与之竞争,这和优胜劣汰有什么关系?

 

想象一下,如果人民银行出于利益的考虑要和一般投资者在市场上争利,一般投资者有取胜的可能吗? 来看看中国在类似的情况下是如何操作的吧。

 

2010年,各方面的原因,棉花可预期的大面积减产,国际炒家开始大量囤积棉花,国内棉花期货一路从20000左右暴涨至35000 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跟风囤积棉花的是很容易获利的,一批浙江人拿着整箱的现金跑到新疆的棉花产地去抢购棉花,转手就能赚钱。

 

那时的国家队--中储粮在干什么? 除了打击囤积居奇以外,向市场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不断地抛售棉花储备,抑制过快增长的棉花价格 虽然从供求关系上讲,当年市场上交易的棉花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了,但在国际炒家的炒作下,棉花价格仍然一路高歌猛进,中储粮已经无法抑制棉花价格的上涨。

单纯的从2010年的棉花价格上涨来说,对中国的影响其实是有限的,一方面棉花价格太高,市场需求会下降,另一方面,价格的上涨会传导到下游产品,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市场是全世界,对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

 

但这是人为的炒作的结果,并不是经常能有那么大的需求,那么大涨之后必定伴随着大跌,这就会对棉花的生产种植产生很大的影响,当棉花价格低于成本价时,农民就不愿再种植棉花了,那下一年又会出现棉花价格的巨大波动,这种持续的大幅波动对主要的棉花需求国的我们来说,相关产业就会形成巨大伤害。所以,在和国际炒家的对抗失败后,国家宣布了一条看似没什么作用的公告,那就是: 国家将会以13000的价格无限量收购棉花(当时的棉花价格是33000左右) 看起来,这对打压棉花价格毫无意义,但对国际炒家来说,这意味着,要将第二年的棉花的价格打压到农民放弃棉花种植的想法已经没有可能了,再继续推高棉花价格意义已经不大,棉花价格随后开始回落。国内的棉花价格跌倒13000后被国家大量收购,价格企稳,国际棉价则一直跌到8000左右才触底。

 

而中储粮则顺势大量收储棉花,现在中国的棉花储备基本够3年的需求,这就意味着,国际炒家彻底的失去了炒作棉花的可能,从那之后,中国的商品棉花交易市场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幺蛾子事件。

 

回头来看中储粮在里面的做法,不管是在上涨中抛售棉花,还是在下跌中高于市场价格收购棉花都是与利益最大化相违背的,但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自己的利益没有最大化,但市场避免了一场灾难性的冲击。这里,棉花之于中粮储的关系,和美元之与美联储的关系是相类的,那么美联储又是怎么做的呢? 当一个地方的经济出现泡沫的时候(比如97年的东南亚),美联储的政策是继续大水漫灌,吹大泡沫,并从中享受泡沫红利。

 

当这个地方的经济泡沫破裂后或者将要破裂的时候,是美国为首的资本到这里大肆做空(想想美国为什么对各个国家的做空机制那么在乎),将获利套保兑现。

 

不要说这是什么市场规律,举个最近的例子,15年3月的时候大摩和高盛都是积极、长期看好中国股市的,到了5月就突然全面看空了,你告诉我这是他们根据市场调研得到的结果?而美联储,则像个老鸨招揽嫖客般的卖弄着风骚,每个月都积极配合着表示,我不加息都简直活不下去了! 你用套路没关系,用套路还非说自己逼格高,这就是对他人智商的侮辱了。

 

这个过程中,美联储的做法和中粮储对待棉花价格异常的对应是完全相反的,他们追求的只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对市场的影响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在美联储作为事实上的世界央行的情况下,他所扮演的角色不是抑制经济发展异常波动稳定者,反而成为了经济危机的催化剂。

 

回到特里芬难题,这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当然要币值稳定与坚挺,更重要的是必须要保持非金融领域的贸易顺差,或者能维持贸易平衡,只有这样,美元背后的信用才会有根基,至于贸易顺差,只要把钱花出去而已,这还是很容易办到的,比如买油田、矿产,并购公司,或者直接买他国的国债就是了。

 

如果顺差太大,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那就让美元升值,抑制出口,一直到能够实现贸易平衡就可以了。

 

反过来,如果无法实现贸易平衡,美元就该贬值以促进出口,最终实现贸易平衡。至于这么做可能导致美元可能出现信任危机,被其他货币蚕食结算货币地位,这就是市场的良性竞争的范畴了,良币驱逐劣币这不正是自由市场经济学的精髓吗!日后美元再度崛起,重新抢回市场不就好了。

特里芬难题的假设前提,成立于不愿反思美联储应承担的责任,无条件的肯定美联储的立场和定位为前提。

 

而特里芬难题的更深层次的难题在于,华尔街的资本更愿意利用自身和他国不对等规模和技术优势,通过掠夺的方式更快更直接的攫取财富。

 

 这样,非金融行业就逐渐失去了竞争力,这就会导致美元的信用背书缺少了支撑,那美国就必须靠金融掠夺别国的财富来实现对美元信用背书。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陶美霖)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