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促进线上供应链金融发展策略

时间: 2015-12-27 21:25:15 来源: 供应链金融快讯  网友评论 0
  •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互联网金融时代变革发展的新方向,制定更加科学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发展思路与策略。应当优选核心客户,深度挖掘上下游潜力客户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互联网金融时代变革发展的新方向,制定更加科学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发展思路与策略。应当优选核心客户,深度挖掘上下游潜力客户,创造规模效应;改进线上操作系统,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内部系统互通,提高业务流程处理的效率与质量;优化风险监测管理系统,建立计量模型,有效提升风险预警和应急控制水平;建立风险防范协同机制,引导供应链各方参与金融风险管理;加强技术支持和保障,有效维护系统与信息安全。


  线上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互联网金融产品,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高级阶段,线上供应链金融可以在线整合与衔接供应链各方全流程,建立起无缝连接的高速工作通道,融资可以直接在线完成,极大地提高了融资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有效地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但线上供应链金融尚处于应用的初级阶段,应用范畴并不广泛,仍然面临操作平台功能不健全、业务系统和流程衔接不畅、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线上供应链金融本有功能远未释放,因此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互联网金融时代变革发展的新方向,制定更加科学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发展思路与策略。


线上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一)客户行业分散,客户开发规模效应不明显。

  目前多数商业银行的客户选择中常忽略国家扶持产业和具有潜力的新兴行业,客户行业相对分散,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开发规模效益不明显。同时,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客户价值评价体系不完善,过多地关注核心企业自身的财务以及发展潜力指标,淡化对交易对手、上下游供销商资信以及整个链条的考察,以至后期开发规模效应不显著。


  (二)供应链资金流管理缺乏财务协同,整体盈利水平较差

  线上供应链金融在加速供应链协同和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提升的同时,由于电商、物流和银行三方管理理念的价值认同存在差异,出于企业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供应链金融主体之间易形成“输赢”博弈关系,整个过程存在重销售商、轻供应商,重自身利益、忽视整体利益的现状,盈利水平欠佳。


  (三)操作平台功能存在缺陷,难以真正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操作。

  国内多数商业银行线上融资系统基本上是自身内部的独立操作系统,提供线上数据录入功能,无法与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物流企业等进行直接的系统对接和数据交互,难以真正地实现在线身份认证、在线提交资料、在线授信审批的电子化流程操作。业内客户通过线下提交加盖公章的纸质审批资料进行授信申报或提款申请的现象普遍。


  (四)线上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和业务操作环节众多,且缺乏自动化风险监测系统,容易引发操作风险。

  当前我国只有部分商业银行推出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多数仍处在探索阶段,因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流程设计必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这就给操作风险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五)线上供应链金融高度依赖互联网,网络系统风险攀升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网络系统风险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在硬件方面,其风险表现在计算机硬件资源容易遭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的破坏。在软件方面,其风险有两种表现:一是计算机软件系统自身可能存在漏洞或缺陷,这可能给内外部欺诈人员以可乘之机,造成网络欺诈事件的发生;二是计算机软件系统容易遭受外部计算机病毒的入侵或黑客的攻击,这既可能导致计算机软件系统运行瘫痪,也可能导致某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丢失或被窃取,从而给银行和客户造成损失。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的风险给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都是巨大的,需要商业银行给予高度重视。


推进线上供应链金融快速健康发展的策略


(一)优选核心客户,深度挖掘上下游潜力客户,创造规模效应。

  客户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客户结构直接影响其收入结构与资产结构,提高线上供应链的使用率重在优选客户核心企业,深度挖掘核心企业上下游潜力客户,创造规模效应。一是从中小型规模企业着手。优选整体实力、管理能力、贸易地位及影响力较为突出的中型企业,依据长尾理论下沉客户结构,批量开发核心企业上下游小企业客户,向拥有高风险定价权的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倾斜。二是从企业商业模式着手。优选供货履约能力及供应链管理能力强的核心企业,提升交易活跃度,缓解下游经销商付款压力,提高对账精准度,加速核心企业资金回流。三是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着手。优选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的生产型、商贸型、服务型、物流型企业,为平台的有效对接以及后期的配套系统的开发创造良好条件。


(二)改进线上操作系统,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内部系统互通,提高业务流程处理的效率与质量。

  线上操作模式下的便利性与效率性是线上供应链区别于传统线下供应链金融的最显著特点之一,科学合理、有效集约地开发使用金融资源,创造出良好的网络再发展环境是线上供应链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强化网络平台的分销、集聚、管理功能,优化供应链金融的线上操作系统,扩充信息端口的外部兼容性,经过一系列的需求论证、立项、开发、测试、投产后使用,促进信贷系统、核心企业销售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实现信息的全网络、全流程的集中处理。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业务处理流程约束与监督功能,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内部系统互通,对于同一客户或同一业务的不同环节交由营销专岗专人进行专业化的信贷管理、网络管理、科技管理、信息管理等,提高业务流程处理的效率与质量。


(三)优化风险监测管理系统,建立计量模型,有效提升风险预警和应急控制水平。

  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测管理系统是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实施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即通过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指标进行搜集整理,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四)建立风险防范协同机制,引导供应链各方参与金融风险管理。

  线上供应链金融是由商业银行主导,链上企业成员共同参与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产品。因此,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也不应仅局限于商业银行内部,而应在商业银行的主导下建立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防范协同机制,集合多方的力量共同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管控。一是作为供应链上的管理者,核心企业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并保证为商业银行推荐资质良好的经销商,从源头上杜绝外部风险事件的发生。二是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管和仓库管理制度,加强对抵押物和仓单的管理,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加强与商业银行沟通,减少外部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三是商业银行需要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完善自身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操作流程,提高线上作业的标准化程度,协同供应链各方主体共同参与到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之中。


(五)加强技术支持和保障,有效维护系统与信息安全。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需要商业银行引进更高级、更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技术手段,并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为操作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时,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及时淘汰落后设备,保持计算机硬件设施安全运行,减少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来源:供应链金融快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供应链金融快讯 作者: (责任编辑:七夕)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