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首页 >> 国际结算 >> 实务 >> 列表

人民币国际支付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时间: 2014-06-04 17:56:19 来源: 今日中国  网友评论 0
  • 2014年4月28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称,国际支付货币中人民币世界排名第7,占世界份额达到1.62%。2011年1月,中国政府启动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银行会同外汇局制定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2011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

  2014年4月28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称,国际支付货币中人民币世界排名第7,占世界份额达到1.62%。2011年的10月、11月、12月人民币世界排名第17,2012年1月一度下降到第20名;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人民币份额逐步上升,但没有大幅度变化,2013年11月前一直低于1%,世界排名始终没有进入前10名;自2013年11月以来,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人民币份额持续超过1%,世界排名持续位于前10位,最好的是世界第6名,世界份额达到1.62%。

  人民币国际支付能力为什么得到提升

  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历史较短,短短几年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这期间,中国政府推行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2009年4月8日,中国政府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境外地域范围暂定为中国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2010年6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到北京等20个省(市、自治区);2010年9月,增加北京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试点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由中国港澳地区、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2011年8月,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新增河北等11个省(自治区)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此外,中国政府还签署了许多贸易项下本币互换协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的统计资料,中国与众多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2008年,中国仅仅与韩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2009年,中国与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签署本币互换协议;2010年,中国与冰岛、新加坡签署本币互换协议;2011年,中国与新西兰、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泰国、巴基斯坦签署本币互换协议;2012年,中国与阿联酋、土耳其、澳大利亚、乌克兰签署本币互换协议;2013年,中国与巴西、英国、匈牙利、阿尔巴尼亚、欧洲央行签署本币互换协议。

  同时,中国政府又推进了资本项下的人民币结算。2011年1月,中国政府启动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银行会同外汇局制定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2011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这些措施和规定进一步规范了跨境投资项下的人民币结算行为。

  这些措施使跨境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中国跨境企业以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可以避免承受美元、欧元和日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风险,可以减少非本币结算时金融衍生品收取的费用,例如,买入三个月的美元按交易金额的2.5%和卖出三个月的美元按交易金额的5%;中国跨境企业采用人民币结算,减少经过本币-美元-本币的两次兑换过程中的一次,节省了企业两次汇兑所引起的部分汇兑成本;中国跨境企业用人民币结算可以减少资金流动的相关环节,缩短结算过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中国政府还实施了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措施。201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出台了《跨境贸易人民币试点管理办法》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近几年,中国政府放松外汇管制,实施了人民币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措施,简化和便利了人民币结算。2013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有利于设立更多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RQFII);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简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流程和完善有关政策;2013年12月,商务部发布《关于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有关问题的公告》;2013年1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调整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管理》,进一步简化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业务手续;2014年4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试行)》,允许跨国公司在规定的对外放款额度内,其国内、国际账户资金可自由划转,方便企业内部调剂资金。

  总体来看,中国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成果明显。2011年,全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达到2.08万亿元,同比增长3.1倍;2012年全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达到2.94万亿元,同比增长41%;2013年,全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达到4.63万亿元,同比增长57%;2014年一季度,全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达到1.65万亿元,同比增长65%。2012年1月-2014年4月期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从1284亿元增加到5366亿元,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规模从152亿元增加到759亿元。其中,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从951亿元增加到3212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的人民币结算规模从333亿元增加到2154亿元,对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规模从17亿元增加到156亿元,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规模从135亿元增加到603亿元。

  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的路径

  尽管如此,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人民币国际地位还很低,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澳元、加元仍有差距。根据SWIFT的2014年4月报告,这些国际支付货币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0.19%、31.78%、9.24%、2.49%、1.84%、1.83%。未来,作为国际支付货币,中国人民币支付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中国经济、贸易、投资实力不断增强,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国际支付能力。当前,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与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并不相对称。2013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占世界贸易份额超过13%,但是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重较低,2011年-2013年期间的比重分别为6.6%、8.4%、11.7%,而且这11.7%中有一半不是以人民币计价;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家,2011年-2013年期间,使用人民币的对外直接投资比重分别为4.2%、5.3%、15.3%。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提升,深化改革人民币利率、汇率制度,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地位将凸显。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到2015年,中国三分之一的国际贸易将以人民币结算,这将使人民币跻身全球三大贸易货币之列。尽管这一观点较为乐观,但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支付能力不断提升是不可否认的,而且将是波动中逐步提升。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FTZ)建设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国际支付能力。试验区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先行先试,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可以预见,一个“境内关外”的在岸“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将逐步形成。离岸市场规模的扩大必然提升人民币在境外的流转使用水平,将跨境人民币使用推升至新的台阶。

  市场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看好人民币预期。2013年,汇丰集团委托国际知名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针对全球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汇丰的《全球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调查报告》显示,人民币认知度较为广泛,有接近半数(48%)受访企业表示它们对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有较为足够的理解,其中中国香港和英国的比例最高,分别达72%和56%,美国和德国也都达到了44%;人民币跨境业务增长前景依然乐观,使用人民币的受访企业中,73%表示未来5年预计跨境人民币业务将会得到增长,其中,预计跨境人民币业务增幅超过20%的企业占到近30%;使用人民币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贸易伙伴、降低风险的需求两大方面,其中,48%的受访者把可以降低外汇风险或者成本作为主要原因,46%的受访者收到贸易伙伴提出使用人民币的要求,而42%的受访者认为可以提升在日常业务或会计操作中的便捷性,可见贸易双方均能够体会到使用人民币的好处。这些发现有力地论证了人民币具有越来越强的国际货币支付能力,并将不断提升。

  胡江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