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影子银行”成中国金融体系新考验

时间: 2013-05-27 12:54:0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网友评论 0
  • 即便对这个从美国“舶来”的概念还存有很大争议,但在中国这种银行业“独大”的金融土壤中,“影子银行”仍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在最近两年里茁壮成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用“野蛮生长”来形容中国“影子银行”这两年的发展态势。

  中国金融体系正面临新的风险考验——“影子银行”的泛滥。

  即便对这个从美国“舶来”的概念还存有很大争议,但在中国这种银行业“独大”的金融土壤中,“影子银行”仍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在最近两年里茁壮成长。

  一个普通的储蓄者,当他不愿意忍受长期压低的银行存款利率,而把目光投向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时,就有可能参与这个正在生成的泡沫。

  他可能不完全明白这些收益率5%上下的新型理财产品如何运作,而这正是所谓“影子银行”体系高速扩张的基础。

  神仙还是妖怪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界开始把那些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各类信用中介机构,统称为“影子银行”。

  在美欧国家,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结构性投资工具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构成了“影子银行”的主力军。他们靠经营证券化金融衍生品,吹起了一个又一个金融泡沫。

  在中国,金融市场环境与国外不同。广义地说,“影子银行”包括所有经营非信贷类产品的信用机构。这中间,传统银行业本身创新出来的“理财业务”,包括银行与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合作开发出的各类理财、信托产品,可算是“影子银行”的大头儿。

  “影子银行”的另一部分,是各类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私募基金、网络信贷、地下钱庄等民间金融机构。它们发展也很迅速,但由于体量小,影响力相对有限。

  中国银行前任董事长肖钢(目前任证监会主席)曾批评,某些银行的理财产品是靠“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这本质上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庞氏骗局”。他呼吁必须加强“影子银行”监管。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两会期间公开表示,下一步将严格监管理财产品设计、销售和资金投向。

  话音未落,3月29日银监会就专门下文,严格规定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上限,有人说这是给银行理财产品戴上了“紧箍咒”。银行类股票当日暴跌。

  不过,有业内学者认为,不能盲目夸大“影子银行”的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巴曙松认为,多数理财产品都处在监管范畴内,在中国信贷投放存在严格管制、不同金融市场存在严格分割的情况下,“影子银行”本来是金融家们“发挥聪明才智开发出来的产品”,对市场是“有益的补充”。

  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在最近一个论坛中为“影子银行”做辩解。他认为,由于“影子银行”具有高杠杆率、高风险等特点,容易被公众误解为“投机性融资工具”。而许多金融业内专家的认识却是,“影子银行”符合中国实体经济发展需求,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

  根据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的评估,目前全球“影子银行”的总规模近70万亿美元,占金融中介总资产的1/4。王东明估计,中国“影子银行”总规模大概是23万亿到25万亿元,占到国家金融总资产的1/4左右。

  其实,由于定义和统计口径差别,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到底多大,目前仍无统一说法。

  安邦咨询的报告称,截至2012年年底,银行理财的规模总计7.4万亿;同期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近7.5万亿。两类资产规模合计不到15万亿,这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该机构认为,“影子银行”绝不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毒瘤”。

  瑞信亚太区首席经济师陶冬用“未来中国经济最大的定时炸弹”来形容“影子银行”。据他估算,目前中国的信贷总量达80万亿元,官方的银行借贷有47万亿元,两者相减,可粗略算出中国“影子银行”产品规模约为33万亿元。这大概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测算值。

  折中的说法是,不能把“影子银行”比作“神仙”,也不能完全看作“妖怪”。倾向于夸大“影子银行”风险的人,有时候忽视了“影子银行”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动力。

  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晓蕾综合央行及其它权威数据计算,国内“影子银行”资产总量约在17万亿至19万亿左右。她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很像“一本不断膨胀的糊涂账”,“糊涂账”仍在“不断膨胀”。

  在中国,银行信贷是经济运行主要融资渠道。不过2012年社会融资总额中,银行信贷从91%下降到58%,这说明“影子银行”的信贷融资规模,包括债权和股权融资,还有银行表外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融资规模都在快速增长。这中间,民间融资并未计算在社会融资总额之中。

  左晓蕾强调,让人忧心的是“影子银行”市场呈现的无序状态。比如,有些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根本不清楚产品的投资结构;而理财产品的投资人只关心收益率高出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多少。

  “不知道风险有多大是最大的风险”,她说。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