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首页 >> 国际结算 >> 实务 >> 列表

人民币国际化需进阶 中韩货币互换12月启动

时间: 2012-12-10 10:19:46 来源: 华夏时报  网友评论 0
  • 400年前,中国的铜钱曾与金银一样,成为世界贸易圈的通行货币。”  2012年对人民币国际化动作多多,除了韩国,中国同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和巴西签订了多项货币互换协议,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也已使用人民币向“金砖国家”提供贷款。

  本报记者 唐玮 北京报道

  400年前,中国的铜钱曾与金银一样,成为世界贸易圈的通行货币。而今,人民币正努力重塑辉煌,而这份努力渐渐有了回报。

  韩国财政部和韩国央行最新发布的公告称,将在12月后期启动早前中韩签订的36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额度,两家央行将通过银行向贸易企业发放人民币和韩元贷款,用于贸易结算。

  中国央行并未就此置评。但央行的一位副巡视员告诉记者,韩国是主动向我国提出签订互换协议的。通过双边互换协议,一些国家可以获得人民币投资,支付来自中国的进口,减少美元储备。总体而言,促进了区域金融稳定。

  货币紧随的是贸易的脚步,而目前亚洲货币与人民币的交易都比与美元的交易多。花旗银行发布的报告称,经济优势显然已经从日本转向中国。因为亚洲的决策者更关心他们的货币同人民币而非日元的相对力量。而苏格兰皇家银行研究员则认为,在今后10-20年内,人民币将在“国际舞台上变得引人注目”。

  但已经启动半年的日元与人民币之间的直接交易却进展缓慢,交易员们仍习惯于先把日元和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尚未真正“直接”交易。

  而只发挥结算功能的货币,不可能成为国际货币。一种货币是否成为国际货币要看其在计价结算、金融交易和储备货币中的地位如何。人民币国际化目前仍仅限于货币跨境结算这个单一的层次。

  韩国积极促进货币互换

  此次启动的货币互换额度是中韩两国于2011年签署的,当时两国同意将此前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规模,从原来的1800亿元人民币扩大到3600亿元,协议将于2014年10月25日到期,此前均未动用该安排。

  韩国央行12月4日发布的声明中提道,虽然中韩双边贸易迅猛增长,但两国使用韩元或人民币结算的金额还非常小。而目前,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根据韩国海关部门10月份的统计数据,今年三季度只有大约2%的韩国出口以韩元结算,以人民币结算的只占0.2%。据韩国媒体报道称,中韩两国间的贸易结算95%以美元进行,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很大。

  韩国政府为此在12月5日修改了外汇交易条例,允许中资银行无需向韩国政府报告就可以向中资企业发放韩元贷款。

  在此框架下,中国央行可以向国内商业银行借出韩元,以支持中国企业在与韩国企业进行贸易结算时支付韩元。类似的,韩国央行将可以向韩国当地的银行借出互换的人民币,而韩国的各大银行也可以进一步将人民币借给当地企业,以支持韩国企业在中国贸易中的支付结算。

  除韩国外,中国已签署了一系列双边货币协议,央行货币政策二司副巡视员王丹介绍说,目前与中国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地区)已达18个,总金额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

  “金融危机之后,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重点一方面转向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尤其对于货币无法完全兑换的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旨在促进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人民币境外市场的流动性,满足境外人民币流动性需求。”王丹表示。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预计未来人民银行将签订更多的货币互换协定,由于人民币的“最后借款人”成为可能,与中国签订本币互换协定的国家因此可以允许当地的商业银行提供人民币相关服务,这也逐步提升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的可能性,最终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三大贸易结算货币,根据SWIFT的相关数据,4%的信用证使用人民币支付,只低于欧元(7.0%)和美元(84.4%)。

  国际化需“进阶”

  积极的不仅仅是韩国,伦敦多家投资银行也要求英国央行提供与中国央行的货币互换额度,英格兰银行12月4日称已经收到来自伦敦多家银行的请求,希望能增加在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的机会。

  伦敦相关银行正试图说服客户更多使用人民币,他们预计人民币将在未来10年里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货币之一,各银行正力求置身于人民币交易的最前沿。

  而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也表示,在伦敦建立人民币交易中心,是英国财政部的一项重点任务。

  建行也于11月30日在伦敦启动了一项人民币债券,成为首家在伦敦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的中资银行,乔治·奥斯本表示,“中国建行带头在伦敦发行人民币债券,表明伦敦作为西方世界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正在巩固。”

  2012年对人民币国际化动作多多,除了韩国,中国同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和巴西签订了多项货币互换协议,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也已使用人民币向“金砖国家”提供贷款。

  但另外一项也曾被誉为“突破”的业务却未能真正“腾飞”——已经启动半年的日元与人民币之间的直接交易却进展缓慢。据上海的交易员们估算,人民币与日元交易的沪市日均成交量约为4.5亿美元,但东京的交易量只有9000万美元。总体而言,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在中日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到1%。

  国际问题专家赵庆明对记者表示,人民币与日元互为“货币锚”依然难以实现。目前,做市商报价的依据还是美元,银行与非金融机构之间将实现直兑;但在银行后台操作层面,依然习惯于先把日元和人民币兑换成美元,继而再换算成其他货币。

  只发挥结算功能的货币,不可能成为国际货币。“人民币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货币,随着我国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人民币的使用必然会相应增多。”中行总行战略发展部李建军认为,而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实体经贸的结算交易之中,更加会体现在金融市场之中。在肯定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取得成绩的同时,需要未雨绸缪,找到能让人民币发挥投资功能的渠道,创造出更多的类似于人民币期货产品或者争取推出大宗商品定价权的举措。只有这样的金融创新,才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向纵深发展。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