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林毅夫:中国不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时间: 2012-09-18 15:00:2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网友评论 0
  • 比如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在国际贸易不平衡的讨论当中,国外的理论一致认为问题出在东亚、出在中国就是一个例子。最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目前仅为5400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接近10000美元,与美国的48000-50000美元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008年6月我接受任命,到世界银行担任首席经济学家。履新之前,我对未来四年想达成的目标有所准备。2007年,我曾经在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上发表演讲,就我对经济发展和转型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一个国家如何加速其现代化等的思考,做了详细的阐述。世界银行是国际上最为重要的多边发展机构之一,其首席经济学家的工作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寻找走向繁荣之路。接受世行的任命,我希望能在这个平台上,继续将我的观点与学界进行交流,并希望利用此平台,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瓶颈、障碍,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经过四年的交流,我的这一认识更为深入,同时我也更有信心。四年后,我带回了两本书,一本是《新结构经济学》,就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发展政策提供一个反思的理论框架;另一本是《繁荣的求索》,这本书阐述了“新结构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并与我在世行作为首席经济学家四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结合。

  到世行之后,有些事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全球金融危机突如其来,这场危机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最严重、涉及面最广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2008年6月我抵达华盛顿的时候,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还集中在粮食价格、石油价格的飞涨,以及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这种输入型通货膨胀给其发展带来的挑战。我向同事提出:在通货膨胀得到遏制后,接下来是否会发生通货紧缩?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不以为然,因为他们相信的是“大缓和”,认为发生通货紧缩是无稽之谈:基于此前20年的成功经验,欧美发达国家的政府都认为,他们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平缓经济的周期波动。不幸的是,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治理通货紧缩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挑战。

  其实,在危机爆发之前,我们对此也有过一次讨论。每年8月底,美联储都会在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召开年度会议,邀请全世界最顶级的银行家、金融学家参加。2008年会议期间,我应邀去参加世行前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在其庄园举办的小型晚宴。出席这场晚宴的是几位欧美财经货币政策的最高负责人。在晚餐上,大家讨论的一个主题就是当时最关心的次贷危机。其中一个问题是:30年以后,人们会不会记住这场危机?讨论的结果让我感到非常惊讶,他们普遍认为,30年后人们基本上会忘记这场次贷危机;这次危机顶多只是将来大学金融教科书里面的小专栏而已。

  当时我和伯南克临位而坐,我问他,你何以对此有这样的信心?他的回答是:我们对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原因非常清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对拉丁美洲债务危机情形非常清楚,不会犯同样错误;我们对1991年之后日本房地产、股市泡沫破灭,经济长期萧条的原因非常清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对东亚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也非常清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我反问他,回顾他所谈到的每次危机,确实,我们对这些危机发生的原因都很清楚,不会犯同样错误。但是,由于危机触发的原因都有所不同,我们如何保证这次危机没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因素,使其成为一个巨大的危机呢?当时在座的世界经济的领导人们对此一笑置之。

  三个星期之后,2008年9月,次贷危机演化为全面的金融危机。我认为,这场危机的爆发,整个西方世界对此几乎是毫无准备的,而且可以说是未预期到的。被称为“末日博士”的鲁比尼,由于在次贷危机前预测了危机的爆发而声名大噪,我却认为他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他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会引发美国、全世界的危机。他的预测机制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大家对美元失去信心,大量抛售美元,从而造成国际经济大混乱。而我们看到的情况是,美国房地产泡沫后,美元地位不是减弱而是加强了。所以,我并不认为他真正地预测到了这场危机。对于危机机制的认识是重要的,因为认识的不同,开出的药方也就不会一样。

  当9月份危机发生的时候,作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我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帮助世界银行制定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措施。这个应对措施在内部有很大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这场危机持续的时间,以及因时间长短所需采取的不同措施。当时普遍的看法是,这场危机最多会持续三个季度到七个季度。因为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生在发达国家的危机最长的也就是七个季度;尤其是经过20年的“大缓和”,对金融货币政策的运用自如,时间不可能超过七个季度。如果危机持续时间在七个季度之内,当时他们提出的办法就是应该使用“自动稳定器”。也就是,危机过程中政府的收入会减少,失业增加,财政支出增加,经济增长速度会放慢,所以政府就会有赤字,而这个赤字本身就是一个自动调节器。

  当时我开玩笑问他们,会不会像圣经里面说的,跟随七年丰收之后的是七年的灾荒,这场危机的持续会不会不是七个季度,而是七年?当时大家都认为我太悲观。但是,我认为危机可能旷日持久难于摆脱,“自动稳定器”远远不够。政府应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用于在短期内创造就业、创造需求,长期内能够增加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率的项目上。2009年2月,我公开提出,为了走出这场危机,应该有一个全球的“马歇尔计划”,在全球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以帮助发达国家走出这场危机。人们在当时对这一看法普遍持保留态度。

  另外一场辩论是在2010年10月份。通过20国集团采取协同刺激措施,且各国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世界经济在2010年上半年出现了“复苏的绿芽”(green shoot)。据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秋季年会时,建议那些受危机困扰的国家退出积极财政政策,通过紧缩财政、减少赤字,恢复民间投资和消费的信心。他们认为,发达国家如果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政府负债会增加,进而会影响民间投资的信心,经济复苏前景渺茫。

  而我的看法却恰恰相反,我认为如果政府退出积极财政政策,目标是减少政府的公共负债,但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我当时指出,这样的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增加,财政赤字反而会激增,给经济复苏蒙上一层新的阴影,进一步降低民间投资的意愿。这一担心不幸再次被证实。我当时提出财政政策的重点不在于如何减少短期赤字,而在于提高政府财政支出的质量,使其在短期能够创造需求、增加就业,在中长期提高生产率、经济的增长率和财政收入,实现中长期的财政平衡。这个观点在2011年秋季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的主要政策方向。

  全球失衡的根本原因

  从这些经验来看,我认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发达国家是没有心理准备的,而发生之后所采取的措施也是不到位的。我在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位置上面对的最艰难的问题还不是这些争论,而是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的争论。我们都知道,在这次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之前,国际收支有一段时间处于不平衡状态,美国的贸易逆差急剧增加,中国贸易顺差和外汇积累急剧增加。在这场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后,国际上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认为这场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中国和东亚某些经济体通过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然后用这些储备去购买美国国债,压低了利率,从而导致了房地产泡沫,泡沫破灭以后,就出现了2008年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

  也就是说,不管是在学界还是理论界,在国际上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这场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国际收支不平衡。按照他们的认识,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东亚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产生了大量贸易顺差;二是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经济体吸取了危机的经验教训,为了自保,积累了大量外汇,而要积累外汇,就必须增加出口,从而创造贸易盈余;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认为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造成中国巨额贸易顺差。也就是东亚,尤其中国,是这场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这些假说在理论上都是说得通的,但它们与经验证据是否一致呢?

  作为首位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而且是来自中国的经济学家,当我同别人就此问题进行争论时,总被认为是在为国家利益辩护。如果进行认真分析,这些说法的内部逻辑似乎是自洽的,确实可以建立一个理论模型,并根据这个理论模型推出那样的结论。但与经验事实是否相符却值得商榷。

  首先,东亚经济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采取了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战略,至今已经推行了超过半个世纪。事实上,一个可持续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战略,并非建立在不断扩大贸易顺差这一目标的基础上,这一战略的立足点其实是融入国际市场,从而使进口和出口都实现增长,并在贸易部门创造比以往更优质的就业机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一进程成功地使东亚地区的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同时贫困率也被迅速削减。特别是在2000年之前,东亚经济体的贸易收支其实是大体平衡的。因此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战略,不可能是导致2000年及之后全球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

  第二,如果说国际贸易不平衡是东亚经济为了积累外汇而“自保”所导致的结果,那我们如何解释发生在日本和德国的情况?因为对于日本和德国这样的国家而言,它们的货币是储备货币,完全可以靠印钞票来支付各种需要,因而并不需靠积累外汇来自保,但2000年后,它们的贸易盈余增加的幅度和速度也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相当。同时,1993~1994年,日本的外汇储备只有1000亿,到2006年,其外汇储备也急剧增加到一万亿美元。当然这一数值比中国要少,但是增加幅度很高。这些完全没有自保需要的国家,外汇储备何以增加如此之多?可见这一理论同样不具有说服力。

  第三,将责任归咎于中国则更为奇怪。认为人民币币值低估,最早是2003年春季由日本提出的,当年秋天,美国也加入这个“大合唱”。众所周知,2003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比1997、1998年还要少,而在1997、1998年,整个国际社会都认为中国的货币币值是严重高估,而不是低估。那么,为何贸易顺差变小,反而认为币值严重低估呢?而且,中国直至2005年才出现较大的贸易顺差,而那时美国的利息已经升高。如果说中国利用人民币币值低估来增加出口竞争力,从而赚取了更多外汇,那么相应地,其他同中国竞争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顺差就应该减少,甚至变成贸易逆差,且其外汇积累也应该减少。但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不仅中国的贸易盈余在增加,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盈余都在增加,而且大部分国家的外汇积累也都在增加。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累加尚不到1万亿美元,到2007年则已经增加到5万多亿美元。发展中国家自己不能印外汇,如果说中国把外汇都抢到自己国内来,那其他国家就应该减少外汇,为什么反而会大量增加呢?这跟经验事实是完全相悖的。

  上述三种假说都暗示,是东亚经济体在推动全球经济的失衡。然而,这条故事线并不符合基本的统计数据。虽然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大幅增加,但美国对整个东亚经济体贸易赤字所占的份额却在显著下降。

  上述三种理论如果是逻辑自洽的,不管哪个,或者哪几个是真的,东亚经济在美国贸易逆差中所占的比重都应该是增加的。但事实是,1990年代,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中国等东亚经济体在美国贸易逆差中所占的比重是51%,也就是说美国半数以上的贸易逆差来自东亚经济体。从2000到2008年,东亚经济体在美国贸易逆差中所占的比重从51%下降到38%(见图1),这样来看,造成美国贸易逆差增加的东亚经济体在其逆差中所占的比重反而变小了。所以,虽然国外、包括国内的很多人都接受了以上三种理论,但这些理论同经验事实是完全不相符的。一个理论如果真能解释某种现象,不仅其内部逻辑必须自洽,且其推论也应该与所看到的所有外部现象相一致。而这三种理论同外部现象却是矛盾的。

  发生这场危机的根源究竟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根源在美国。众所周知,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动金融自由化,允许各种金融机构进行创新,导致了高杠杆。而高杠杆也就意味着允许商业机构创造货币,创造流动性。过去五块钱只能作为五块钱进行放贷,现在却可作为十块钱、甚至二十块钱进行放贷。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格林斯潘为了避免美国经济可能出现的萧条和衰退,对利率进行了大幅下调,18个月连续降息26次,从2001年的6.5%急剧降至2003年的1%。在低利率高杠杆的状况下,带来了过度的风险投机,导致美国流动性过剩,进而在住房和股票市场上出现泡沫。这些泡沫的财富效应以及金融创新,允许家庭将其在房地产市场获得的财富增值进行套现,导致美国家庭过度消费。由于美国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并没增加,但财富增加,通过套现增加消费使得家庭的负债急剧增加。连同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所增加的公共债务一起,美国政府从克林顿时期的平衡预算变成巨额的财政赤字。民间的过度消费、政府的过度消费,自然导致美国贸易顺差的急剧恶化。

  美国之所以能够将这种贸易逆差急剧恶化的情况维持如此长的时间,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元是储备货币,美国可以靠印钞票来支付其购买行为。由于这种高杠杆、低利率,也鼓励了很多短期投机行为,不仅造成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同时也鼓励了大量投机资本的外流。2000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入的资本是2000亿美元,到2007年已经猛增至1.2万亿美元。产生的结果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过度消费和股市、房地产泡沫,另一些产生了过度投资,当然也必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繁荣。

  但是,发展中国家不管是通过经常账户赚取到的美元,还是通过资本流入赚取到的美元,在国内都是不能流通的,只有变成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兑换为本币才能在国内使用。中央银行如果将取得的外汇存放在保险柜里是没有任何回报的,所以必然结果是,央行将这些外汇拿去购买美国国债,或者进行一些投资。现在国际上流行的说法是,这些国家用外汇去购买美国国债,但他们没有看到的是,这些外汇都是美国通过印钞票购买东西和作为外国投资流动过来的。我的看法是,如果在2003年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的苗头时,美国学界、政界、理论界能够很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委过于人的话,也许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可以避免,至少其危害程度能有所降低。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林毅夫 (责任编辑:wmy521)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