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肖钢:让中行更有“全球范儿”

时间: 2011-12-27 10:23:26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网友评论 0
  • 中行入选全球首批29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名单,被业内认为主要得益于其在“全球活跃程度”这个指标上的加分。尽管其资产规模在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排名最末,但它全球化程度最高。
  和很多国企管理者一样,肖钢行事低调。

  2011年11月4日,国际金融监督和咨询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在法国戛纳发布了全球首批29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名单,中国银行(以下简称“中行”)作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唯一银行代表入选。

  当一些媒体想就此事采访他时,肖钢都委婉地拒绝了。在外界看来,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既是对中国银行国际影响力和综合能力的一种肯定,但同时也意味着未来的中国银行将接受更加苛刻的监管标准。

  为什么是中行?

  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标准,包括全球活跃程度、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复杂性等五个方面,每项权重均为20%,上述五个大指标,又被细分成多个子指标,同时辅以适当的监管调整。

  若以这些标准衡量,中行似乎并不是最佳候选者。

  从规模上看,拥有11.53万亿元资产的中行,其规模要小于未能入选系统性重要银行名单的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中行似乎也不太符合金融稳定理事会有关“复杂度”的要求;与中国多数国有银行一样,其业务组成平淡无奇,无非就是企业、个人和贸易融资。在“系统关联度”这条标准上,95%资产在大中华区的中行,显然是名单上隔离程度最高的一个机构。

  这也是肖钢心知肚明的事实。不仅如此,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银行还一直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中国银行要确保国际化银行的地位,另一方面在人民币升值和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化程度越高,风险就越高,盈利能力受到影响。

  为什么中行得以入选?

  业内普遍认为,中行此次入选主要得益于其在“全球活跃程度”这个指标上的加分。尽管其资产规模在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排名最末,但它全球化程度最高,曾经是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管理者。目前其境外资产仍占资产负债表约30%。

  中国银行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体现了中行相对于其他国内同业的重要比较优势和特色。

  从数据上看,中行无疑是中国商业银行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家。

  截至2011年6月末,中行在境外地区设有971家机构,约占其机构总数的9%,覆盖香港澳门台湾以及31个国家和地区。境外资产总额折合人民币为2.67万亿元,占其总资产的22.3%,利润贡献度也达到20%以上,比例明显高于国内同业。从这一点来看,中行的入选并不让人意外。

  就在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二十天后,中国银行神户分行开业了,这是中国在日本开设的第五家分行,由此,中国银行就业务规模、盈利水平而言,均为在日中资银行之首。在当天的开业庆典上,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清晰地向外界表达了中行的战略重点:“我们希望把海外的机构做得更加强有力,业务量更多,盈利水平更高。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增设分行,扩大业务量。”

  肖钢也曾意识到,过去,中行的业务主要局限于中资企业。但是,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也将跟随它们走出去,为其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同时,中行也主要需要拓展与世界500强企业、与当地优秀企业的业务往来,融入当地经济的主流社会,促进、带动和服务于境外企业到中国去投资、经商,拓展它们与中国的各种经贸关系。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吴凡 (责任编辑:于跃)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