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中行拟新工具 试行海外融资

时间: 2011-12-16 10:05:0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网友评论 0
  • 消息人士透露,近日在银监会监管一部召开的中行监管工作会议上,中行副行长祝树民提出建议,希望结合中行实际情况,探索试点新型资本工具发行,包括试行海外资本补充。

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中,作为中国乃至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唯一一家入选机构,中国银行(601988.SH,3988.HK)相对同业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监管。这对其未来几年的资本管理造成压力。

消息人士透露,近日在银监会监管一部召开的中行监管工作会议上,中行副行长祝树民提出建议,希望结合中行实际情况,探索试点新型资本工具发行,包括试行海外资本补充。

入选首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G-SIFI)后,中行将面临更高的附加资本要求。

实际上在首批29家G-SIFI中,中行资本充足率水平仅位于倒数第四,排名前三的道富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瑞士联合银行都超过20%。

截至2011年9月底,中行集团口径资本充足率为12.84%,法人口径资本充足率为12.3%,但核心资本充足率自2009年以来持续下降,9月末集团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92%。

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目前仍在征求意见中,按此前的安排将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办法》对各类资本工具的各个标准进行了审慎界定。

祝树民认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无符合新监管标准的非普通股外部资本补充工具,亟待推出新的资本工具,建立新的资本补充渠道以满足资本需求,建议监管当局允许中行在新型资本工具发行和海外资本补充等方面先试先行,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记者获悉,祝树民表示,中行将保持资产规模合理增长,优化资产结构,优先发展贸易融资、中小企业贷款、个人贷款等资本占用少、综合收益高的资产业务,逐步降低资产风险权重,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实现“资产规模增长-收益水平提高-内生资本积累-资产规模增长”的良性循环。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博客)(微博)8日表示,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方式,一些长期性、稳定性负债可作为资本,比如银行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他还建议,“考虑到未来我国银行业面临很大的资本压力,监管层可否根据第二支柱原则将银行中长期存款、比如5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列入附属资本?”

消息人士透露,中行有意申请海外发债筹资,以补充资本压力,但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行政许可,短期还未成行。郭田勇认为,境外发债涉及境外资金回流问题,这种资本补充的方式不是每家银行都可行,但可以在一定额度范围内,对个别行试点。

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要素包括:跨境金融影响力、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和复杂性,五个方面的比重各占20%。中行的海外资产、外币资产、海外利润贡献度等这些全球化特征明显的指标远高于其他大型银行,因而成为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到今年6月末,中行集团境外资产占比23.26%,海外利润贡献度20.31%,可比的是,工行尽管规模居首,但这两个数据分别为5.26%、2.96%。

中行行长李礼辉日前曾于北大一场演讲上表示,全球在实施新资本协议方面,“美国更活,欧洲更难,中国更严”。所谓美国更活是指,美国至今还未对实施巴塞尔Ⅲ提出具体目标;欧洲之难在于,欧债危机的风险损失尚未完全暴露,如果完全暴露可能会很大程度上侵蚀欧洲银行的资本、削弱其放贷能力。

“中国更严”在于,中国的金融监管无论标准的设定,还是范围的要求都比新资本协议目标更严,实施时间也更早。

李礼辉重申,中行2012年底前没有股权融资计划,但可能会有附属资本补充计划。

中行资本充足率在2006年-2008年期间曾高居五家国有银行首位,随后由于贷款快速增长,2009年度迅速下降,2009年9月末为11.63%,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37%。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责任编辑:于跃)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