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走进大国金融

时间: 2011-07-07 09:34:32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网友评论 0
  • 一个经济大国如果金融很弱,就像“土财主”,容易受制于人。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她说,中国发展金融的传统思维需要向“大国金融”的战略思维转变,由金融弱国向金融大国发展,再迈向金融强国。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

  一个经济大国如果金融很弱,就像“土财主”,容易受制于人。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是世界上最大的官方外储。随着大国的崛起,金融业也应该相应崛起。

  然而,中国金融市场仍是国内市场;资金过剩而实体经济资金供给不足,中小企业和农村企业更为甚之;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非常弱。近日,中国概念股还因卷入美国“造假风波”而全线下挫。

  “十二五”时期,中国要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金融领域改革也势在必行。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她说,中国发展金融的传统思维需要向“大国金融”的战略思维转变,由金融弱国向金融大国发展,再迈向金融强国。因此,必须加快金融市场改革。

  金融实力和影响力与经济实力很不相称

  中国经济时报:与美国、日本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金融弱国的现状表现在哪些方面?

  张承惠: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和最大的债权国,但我国的金融实力和影响力却与经济实力很不相称,呈现出“经济大国、政治大国、贸易大国、货币小国、金融小国”的失衡状况。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金融领域的差距巨大。

  金融弱国的表现,主要是金融市场发展缓慢,市场效率不高,市场的广度、深度、弹性和创新力都不够。

  首先,国内金融市场管制过多,人民币不可兑换,外汇市场很难发展起来。目前全球外汇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量达4万亿美元,亚洲占小头,东京是3000亿美元,新加坡是2600亿美元,中国只有不到100亿美元,反差非常大。

  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缺乏影响力,无论在贸易结算、国际投资还是国际储备方面,人民币的作用都甚小。中国在国际金融制度和规则变革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与大国地位不相适应。

  其次,资本市场发展总体滞后,银行主导金融体系的本质特征并未改变。2001年—2010年,贷款一直占到非金融部门融资量的80%左右,股票和企业债融资比重最高也未超过20%。

  资本市场自身结构畸形,债券市场发展滞后。股票市场上市制度存在缺陷,上市公司行为不够规范,上市公司治理欠缺、投资者利益保护力度不足,导致市场长期投资性不足。

  再次,市场竞争不充分,金融监管过度与不足并存。一方面管制过多,金融市场存在主体和商品准入管制、竞争管制。另一方面监管软弱,金融机构退出机制欠缺、消费者保护机制薄弱,违法违规行为处罚不力。

  金融服务也“头重脚轻”。国内资金整体过剩,实体经济资金供给却不足,尤其是中小企业和农村企业融资难。现在的利率水平明显偏高,中小企业融资利率已达12%—15%。中国金融机构是在室内游泳池里竞争,而不是在大海里竞争,既缺少国际竞争力,也缺少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现在四大国有银行工、建、中、农总资产在全世界排在前50位;去年四大行保持20%以上的净利润增幅,但海外利润贡献率很低,建行只有0.9%,工行4%,中国银行如果扣除港澳也不到4%。国外跨国大银行的海外利润率在50%左右,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非常弱。

  国内金融机构主要依靠国内市场,依靠两个保护:一是市场准入保护,一般资本不让进入金融行业;二是价格保护,银行净息差接近3%,银行的高额利润增长是垄断造成的。由于金融效率低,难以集中更多的社会资本以更高效率投入需要配置的领域。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刘慧 (责任编辑:赵静)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