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构建企业“走出去”金融支持体系

时间: 2011-02-14 23:43:13 来源: 上海金融报  网友评论 0
  •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目的在于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商业银行提供跨境金融服务也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需求。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目的在于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企业跨国经营是一项高风险经济行为,一些国际经验较为欠缺、竞争优势并不明显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资金实力较弱,难以解决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为帮助“走出去”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做大做强,我国应从制度和政策层面入手,加大企业跨国经营的金融支持力度。这既是世贸规则下所允许的政府干预与扶持行为,也是“走出去”战略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境内母公司向境外子公司在境外融资提供担保的审批门槛较高。目前实行的对外担保额与企业外汇收入挂钩以及部分财务指标限制等规定,是在外汇短缺形势下制定的,已经远远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制约了企业的境外融资活动。外汇管理现行政策中对被担保人的资格条件要求,使部分企业间接控股的境外公司开展业务受到了限制。由于政策的门槛较高、外汇审批时间相对较长,企业对外投资公司的后续资金,特别是补充境外企业流动资金遇到很多困难,有的企业甚至丧失了发展机会。

  二、商业银行全球授信体系尚还不完善。尽管国内一些商业银行在海外设立了分支机构,然而,目前尚不能向客户提供全球性的金融服务。譬如,很多商业银行尚未真正建立起全球授信业务体系,企业的境外子公司不能利用国内母公司的信誉与授信额度,国内母公司不能为其境外子公司在我国商业银行境外机构贷款提供担保(内保外贷),企业跨国经营形成的资产不能作为抵押担保在境内贷款等。尽管个别商业银行开展了全球业务,然而审批手续复杂,操作时效性差,特别是担保费用较高,增加了境外投资的财务成本。

  三,对境外投资的政策性金融支持服务尚欠完善。政策性金融不能满足企业境外投资的长期稳定资金需求。我国“走出去”政策性金融服务集中在中国进出口银行。近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对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服务发展迅速,也有很多创新的金融品种,但提供的海外投资融资目前规模仍然较小,在其业务总量中占比较低,未能对境外投资提供充分的金融支持力度。相形之下,如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多年来境外投资贷款都占其业务总量的40%以上。同时,政策性融资以及融资便利的投向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就行业来讲,目前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侧重于国家确定的一些境外投资重点行业及项目,对其他行业的投入较少。就企业性质而言,对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的支持相对较多,而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活动提供的金融支持偏少。并且目前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条件和程序仍然较为严格,很多有志于海外扩张的企业很难真正享受到上述机构提供的金融支持。譬如,进出口银行对境外投资项目的贷款政策非常诱人,不但额度大、利息低,而且时间长。企业只要拿出30%投资,则可以获得其余70%本外币贷款。但从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许多对外投资主体很难找到符合A级以上资质并愿意提供低费用担保的企业,以致再好的信贷扶持政策也难以发挥实效。此外,由于我国政策性银行资本金依赖政府注资或政府担保下的债务融资,单一的资本补充渠道使其资本充足率随着银行贷款规模的增加而降低,直接影响了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规模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商业银行提供跨境金融服务也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需求。商业银行的境外分支机构能力不足,布局不合理。从规模上看,我国银行在境外的分支机构网点少、规模小,且增长缓慢,目前尚不具备承担支撑我国境外企业融资的能力;从地区结构来看,我国的银行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分行,与我国企业在新兴市场国家投资增长迅速存在错位。特别是近年来,企业在金融资源较为匮乏的非洲、东南亚等地进行资源开发、设立经贸合作区后,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从行业结构来看,境外机构贷款主要分布在消费信贷、房地产等行业,而我国企业跨国投资主要集中在服务贸易、工业生产加工、矿产资源开发等行业,存在资金分布不合理的问题。

  5、资本市场不成熟制约企业跨国经营。跨国经营离开了资本市场,靠单个企业自身的行为,往往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我国现行的企业跨国经营活动受到国内贷款额度的限制与审批限制,使不少企业坐失跨国经营良机。我国资本市场结构也不完善,对股票市场过分依赖,债券市场、场外市场发展滞后。资本市场的内生缺陷,使得国有企业拥有在资本市场上优先获得融资的权利,而大量有活力的本土民营企业却不能进入资本市场。一些企业跨国经营时只能借助国际财团的力量,结果不仅肥水流了外人田,而且在效率方面还要打折扣。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也仅停留在国际证券市场筹资上,难以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解决融资问题并提供完善的服务。

  6、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及对外投资的支持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中国3%-5%,韩国14%,英国45%,日本50%)。由于我国只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从事这方面业务,缺乏竞争、非商业化经营,因此,出口信用保险总体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不强,所支持的境外投资项目不多,境外投资保险覆盖面较窄,并且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目前的业务范围狭窄、业务规模较小、保费费率过高,这都制约了其对境外投资提供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保费费率高,加大了企业经营成本,使企业竞争力减弱,结果造成企业宁愿舍弃国际业务,也不愿承担过高的保险成本,从而使开拓国际市场的规模和力度下降。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陆宇生 (责任编辑:bizcom)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