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天使”还是“魔鬼”——金融科技热潮思辨

时间: 2017-09-30 14:39:51 来源: 新华社  网友评论 0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金融科技而言,大胆创新、小心求证、智慧监管,也许是应有之义。

来源:新华社  记者:刘云非 刘轶芳 许苏培

上篇


手机扫码走天涯,“无现金”社会惹人羡。与此同时,ICO(首次代币发行)遭禁,一些代币交易平台停摆在即。二者背后蕴含的金融科技(FinTech)利与弊、真与假以及创新与监管更是引发热议,成为全球性焦点。


虚拟货币及其依托的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也嵌入金融科技,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引起的“化学反应”正加速重绘金融图谱。


纵观金融史,发端于十七世纪初荷兰的现代金融,其“技术”基因随银行、股票和证券交易所出现而尽显,电报电话、电子技术和互联网相继应用令金融运行模式不断变幻,成为市场经济演进的重要“因子”。技术迭代更快,而金融的本质——资金在短缺方和盈余方之间的高效流通、以及对风险的辨析和管理诉求未曾改变。


近几十年来,科技成为金融发展的重要推手。有专家这样描述:如果以上世纪50年代第一张信用卡出现为金融科技1.0起始的话,之后标志性事件有60年代第一台ATM机诞生、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I)系统和POS机等技术服务在70年代出现、80年代应用大量计算和模型以及英国提出金融工程概念、90年代以银行客户管理系统为代表的银行内部管理信息化、集中化技术在互联网上实现。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5年左右可以称之为金融科技2.0阶段,其间移动终端、互联网金融兴起,进入以网贷、第三方支付、众筹、互联网保险为标志的新发展阶段。


2015年起金融科技进入3.0阶段,恰逢互联网跃至物联网过渡时期,第四次工业革命呼之欲出,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感知技术等,金融市场中人与人、人与平台、平台与平台以及数据流和信息流互联,新一轮金融科技演进中,“智慧”金融有望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馈赠”。


眼下,技术让金融更智慧、更开放之势已露端倪。比如定价,车联网公司通过收集车主驾驶行为数据,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差异化车险,对驾驶习惯良好的车主给予保费优惠。比如支付和结算,区块链技术对改造金融交易体系、构建新一代以支付清结算为核心的金融基础设施意义重大。比如风控,无论是消费贷还是现金贷,利用数据积累和大数据技术可建立有效的智能化风控体系。


此外,征信、反欺诈,营销和智能投顾等领域也是金融科技主要应用场景。可以说,新的金融生态系统正在形成中。


美联储经济学家约翰·申德勒认为,诸多因素促成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机构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金融机构惜贷令新兴机构推出创新产品弥补缺失。此外,低利率环境压缩金融机构盈利空间,金融机构借助区块链等技术压缩成本。移动互联网和年轻人新金融消费需求更是“推波助澜”。


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经理刘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从金融实践看,市场需求激发了金融科技发展,成熟金融市场在借贷和支付等领域仍存在痛点,技术变革带来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不啻一记良方。从中国的情况看,金融覆盖率有待提高,潜在的市场需求给金融科技提供了广阔空间,而金融科技恰好“唤醒”了休眠群体,让金融更具普惠性。


她认为,从更广的视角看,金融科技将成为市场经济前行的重要“推手”。得益于金融科技,市场配置资源的“无形之手”将至为关键,资金贷出方有更多途径发现市场价值以及辨识客户,而需求方资本转化效率则更高,金融供与需都更接近于真实的市场,市场要素藉此更优配置。从长远看,金融科技对经济运行乃至经济制度和社会治理的影响不容小觑,比如众筹给所有权带来新意。


下篇


对ICO(首次代币发行)“博傻”乱象,中国监管层按下了终止键。ICO能快速解决区块链初创企业融资难题,但却由最初的融资之举渐变为投机甚至金融欺诈之所。监管层此举并不意味着在金融科技研究与应用方面裹足不前,同时,技术衍生出的利弊之争、创新与监管之间的权衡,加之金融自身的风险属性,使得金融变革之途引发更多思考。


有学者指出,从产品、服务到组织框架,从运营模式再到生态,金融正经历“颠覆性”变革,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特征重塑金融的中介职能与定位,甚至重构金融体系的基础设施,比如货币体系,这些都将金融科技引向更多未知领域。


一般认为,区块链技术提供一套全民共享的分布式记账簿,完整记录个人、企业日常交易数据等信息。通过共识协议和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形式,将原本更多依赖个人信用实现的商业条款以数字密码形式进行自动执行,利用技术维护契约精神,健全全社会信用机制。


此外,区块链还作为一种全新的数字支付系统协助客户无需中间权威仲裁的点对点交互,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汇款速度。对于跨境侨汇服务,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会有高额“电讯费”和24个小时以上的延迟。世界银行表示,如果汇款手续费降低5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每年将节省超过160亿美元。


但是,区块链技术本身也存在不少隐患。有专家指出,区块链交易中存在物理空间身份和数字身份(密钥)分离的实际情况,理论上其他人可通过窃取密码等方式执行区块链交易。


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业界人士表示,如果设计者开发的恶意智能投顾被采用,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可能会出现异动。此外,依靠大数据反映的行为特征建立算法模型做出的自动信贷决策,有可能因算法模型的固有程式放大对弱势群体的偏见,系统性使某些群体陷于劣势,产生数据鸿沟加剧贫富分化。


根据美国国会下属政府问责局的分析,金融科技面临三大风险:网络和信息安全风险,分布式账户等新技术要求互联网上共享数据,风险敞口大,一旦发生网络故障、技术破译、黑客攻击,短时间内即能造成系统瘫痪;数据不准确或不全面、数据分析不当会导致营销决策、风险管理偏差,进而引发市场风险;过度技术依赖潜藏风险。


由此可见,道德、操作、信用以及流动性等风险,金融科技可能难以“脱敏”。美国金融科技领头羊借贷俱乐部凭借大数据风控技术风光无限,但一起贷款违规出售令其蒙羞。传统意义上的风险在金融科技领域仍可能重演。


鉴于金融自身风险属性,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催生了监管科技(RegTech)。以英国推出的“监管沙盒”为例,在“监管沙盒”内,金融科技企业可测试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而监管者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严防风险外溢的前提下放宽监管规定,减少金融科技创新的规则障碍,鼓励更多的创新方案。


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表示,监管机构既要推动金融科技产品的创新以确保其发挥更大的社会公共效益,同时也需要确保金融科技产品的风险得到控制,尤其是在数据安全和消费者保护方面。


有专家指出,金融科技发展需要监管规范,原则导向监管在现阶段比规则导向监管更适合。原则导向易于明确底线,易于兼顾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不囿于具体的机构和平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金融科技而言,大胆创新、小心求证、智慧监管,也许是应有之义。


(参与报道:雷显轶,参与记者:俞懋峰、帅蓉、梁淋淋、胡小兵、王乃水、邓茜、温希强、张家伟、李晓渝、江宇娟)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新华社 作者:刘云非 刘轶芳 许苏培 (责任编辑:hello123)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