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为防“裸贷”事件再次发生,互联网现金贷平台应当怎么办?

时间: 2017-07-24 09:36:23 来源: 未央网  网友评论 0
  • 2016年,“裸贷”一度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热词,厦门某女生陷入裸贷自杀身亡等事件层出不穷,对社会风气造成严重影响。

作者:周攀、项益鸣(Lighthouse互联网实验室)

来源:未央网


2016年,“裸贷”一度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热词,厦门某女生陷入裸贷自杀身亡等事件层出不穷,对社会风气造成严重影响。社会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一度让“裸贷”事件频发的互联网现金贷平台受到了致命性的打击。但是这难道全是现金贷平台监管不力导致的吗?作为一个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者,我认为我们有必要从“裸贷”问题的本质出发理性的分析现金贷平台在事件中所充当的角色,并通过“裸贷”所暴露出的问题探究未来现金贷平台的发展趋势。首先我们得明确“裸贷”是现金贷平台背后的风险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简单来说说爆发“裸贷”事件的现金贷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并从中分析爆发“裸贷”事件的原因。

数据显示,“裸贷”被爆使用最频繁的是“今借到”和“借贷宝”两家主打熟人借贷的互联网现金贷平台。在“借贷宝”中,平台要求借款人将熟人关系导入平台,借款人在平台上发起自己的借款需求,包括借款金额、借款时间、借款理由等等。借款人的熟人担任出借人这一角色,基于熟人之间的了解程度和个人判断决定是否出借,并设置借款利率。借贷双方达成协议后,平台会自动生成电子借条保证借贷关系的合法化、透明化。

通过上述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借贷宝”相比于其他借贷平台,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用户筛选和资金来源上。

第一、“借贷宝”并不审核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而是交给出借人基于熟人关系进行判断。

第二、“借贷宝”并不是自寻资金端,而是聚集借款人的好友成为资金端,但平台同时也没有对资金端的信用做出审核,而是将这判断交给借款人。

从始至终,平台起的完全就是借贷双方的撮合作用,而在对于金融平台最重要的风险控制上,却将核心因素的判断交给借贷双方,平台并不具备控制能力,这也就难怪不法分子可以在平台上称霸为王了。根据“借贷宝”的说法,其本身就不承担催收责任,那么风险控制就无从谈起了。

从平台的角度看,平台的确是不愿承担这部分责任的,验证借贷双方的相关资质需要耗费极大的成本,不然平台也不会利用熟人关系来省去上述环节中的资金消耗,但微信好友能够证明双方是熟人关系吗?显然这个逻辑也不成立,所以为了避免“裸贷”等风险事件的发生,平台只能从两个角度进行考虑:

第一、平台需多维度验证双方是否真的是熟人关系,可从微信好友时间超过一年等等维度提高“熟人关系”的达到标准。但是到底哪些维度的数据可以确保双方是熟人关系呢?这个问题的回答十分非标,还需要依靠大数据分析寻找联系,从这个角度来解决“裸贷”等风险事件需要较长的时间。

第二、平台需要加强借贷双方相关资质的审,这可以从借贷环节上进行考虑:

1
限制借款人准入门槛

目前大多平台的做法是停止对23岁以下在校生的借款服务。但这种方法其实是用最简单的方式粗暴地“解决“问题,难道23岁的在校生一定足够理性?23岁以下其他理性的大学生的借款权利凭什么被一棍子打死?

2
限制出借人准入门槛

以往的借贷平台其实更多的是需要维护出借人的权益,比如借款人换不上款怎么办?这就需要平台设置一系列机制去降低这种风险以及具有高效地坏账处理方式。但是在裸贷事件中,借款人固然不够理性,但是在事件中她们被“裸贷催收”压迫,事实上平台对出借人设置的准入门槛也十分重要,目前已经有一部分平台开始验证出借人的信誉,例如“今借到”平台上只有通过9.9元/人次的信用报告评估后才能使用去出借功能。

3
限制借款人在本平台上的借款次数

产生一次借款行为尚未付清前不能再次借款,一些平台并不对借款次数进行限制,之后产生的借款实际上是未付借款产生的利息而平台并不具备审核“是否为借款”的能力。

4
人性化地风险事件处理方案

如果借款人为了还本平台贷款,去另外平台借款从而身陷多头借贷,平台需要提供一定的帮助计划。

而在“今借到”平台中,“裸贷”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它增加了线下借贷的补充玩法:线下发生的借贷关系可在双方同意后到平台上补办电子借贷将借贷关系合法化,从而有利于监督借款人的及时还款。

电子欠条的产生让借贷具有法律效应,但平台设置的程序并不完善,存在借款人并没有真正收到出借人的贷款或者借款人还上贷款后出借人否认其还款行为的问题。在无法保证平台中的借贷双方真的是熟人关系的情况下,只能加强线下交易的相关证明审核的监督,不让出借人占据借款的主导地位。

作者认为,“裸贷”事件的实质是平台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不法分子趁机钻空子的野心两者权衡之间的矛盾。事件爆发后平台一切的“喊冤”申明其实只是平台为了逃避责任而撇清责任之举,互联网现金贷平台如果想要做好“裸贷”等风险事件的防范工作,还是需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对借贷双方做出更多审核,在保证出借人权益的同时不要给出借人太多权利,以免“裸贷”悲剧地再次发生。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未央网 作者:周攀、项益鸣 (责任编辑:七夕)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