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开始,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出现了下滑,市场持续低迷,新车销售出现疲软。伴随着新车销售的高速发展和市场消费的不断进步,汽车金融经历了黄金十年,汽车金融服务体系日趋成熟。汽车消费金融是消费金融和汽车金融的交叉领域,是指为支持消费者购买汽车而对汽车消费的售前、售中和售后全过程提供的融资支持,以及与此相关的汽车消费保险(车贷履约险)、担保等一系列金融服务,汽车按揭贷款和汽车融资租赁是主要的业务方式。据第三方数据,2019年新车行业总体汽车金融渗透率应已达到48%甚至更高水平。但2018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汽车市场需求走弱,新车销量出现28年来首次下滑。伴随我国人口结构变化,80后、90后逐渐成为汽车消费主力,80后、90后购买汽车选择贷款消费意愿较高。尽管我国汽车消费金融发展迅速,但是仍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取消二手车限迁和双录等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地、汽车估价和残值预测缺乏准确数据、政府部分数据无法查询等汽车消费金融共性问题。在新能源汽车消费金融个性化问题方面,主要面临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和二手交易发展缓慢、新能源汽车消费金融参与主体较少、难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有效风控、新能源汽车车贷履约险服务匮乏等问题。政策对汽车消费金融监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资金供给、贷款比例、风险管理与合规等方面的规定。在资金供给方面,各汽车消费金融参与主体可通过股东存款、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信托、P2P等方式筹措资金。自2016年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政策以来,银行、信托、民间P2P资金逐步收紧,导致汽车消费金融市场融资成本上涨。2017年,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对2004年版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对五种车型的贷款发放比例进行了规定。新能源汽车的首付比例整体低于传统动力汽车,同时二手车的首付比例由2004版的50%降至了30%,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和二手车信贷规模的增长。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目前只有少部分车企推出了新能源汽车消费金融产品。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推广新能源汽车电池租赁等车电分离消费方式,降低购车成本。 | | |
商业银行、汽车集团财务公司、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以及互联网公司 | | |
从市场参与主体来看,我国汽车金融市场正逐渐形成由汽车金融公司、商业银行、汽车集团财务公司、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以及互联网公司等多元主体并存的局面。汽车金融公司拥有业务模式和金融产品的灵活优势,以及整车厂渠道支持,预计仍将是未来汽车金融市场的主流力量。商业银行凭借传统资金优势和广泛的渠道网点布局,主要依靠信用卡车贷的模式,是目前国内汽车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参与方之一。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以及互联网公司也凭借灵活的市场策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商业银行汽车按揭贷款或信用卡分期购车是借款期限一般12-36期,利率相对低,年化利率4%-12%。可选车型也多,需要办理抵质押流程,审批流程和时间较长,而且审批较为严格。申请车贷一般会要求你提供身份证、房产证、社保基数、银行流水等,银行会评估你的信用情况和还款能力。厂家背景的汽车金融公司,包括上汽通用金融、宝马汽车金融、大众汽车金融、福特汽车金融、东风日产汽车金融等,这些公司的优势是销售渠道成熟,而且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利润大部分在生产环节,因此厂家为了促销可以拿销售利润来补贴购车贷款。汽车金融公司的购车产品期限12/24/36,36期为主,年化利率5%-12%。融资租赁以及互联网汽车金融公司主要是提供的是车融租-直租和回租两种,期限为12/24/36/48期,以36期为主,直租的年化利率在12%-18%,回租的年化利率18%-24%。近年来兴起了新车直租产品、新能源车分期和二手车金融产品等消费金融新势力。新车直租降低了消费者购车门槛,同时适应了年轻人群购车决策周期变短、换车周期快的特点。二手车金融伴随近年来二手车交易火热而兴起。相较于新车,二手车单车价格低、估价难、风控难、客群质量差,因此二手车金融风控要求高,这也是目前二手车金融渗透率远低于新车的原因。汽车消费金融评估风控能力主要从客群质量、风控标准和手段、不良贷款率等方面来衡量。其中不良贷款率是以风控结果来反映风控能力强弱的核心指标,不良贷款率越低,风控能力越强。商业银行往往通过中间方实现放贷,不直接面对客户,同时可依托担保公司兜底,风控能力强。持牌汽车金融公司背靠主机厂,主机厂掌控着4S店,因此持牌汽车金融公司有4S店作为渠道,贷款质量较高。据统计年我国持牌汽车金融公司平均不良贷款率低于商业银行个人汽车贷款平均不良率。二手车贷款人群和直租产品人群的信用质量一般不如4S店购新车人群信用质量;同时在风控技术能力、专业人才队伍等方面,第三方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整体弱于汽车金融公司、商业银行,因此第三方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的客群质量与风控能力不如汽车金融公司、商业银行。同时,金融机构会根据申请人的信用等级情况,提供相应利率的汽车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控制坏账风险。(1)汽车消费金融增长更多将来自下沉人群:人群下沉和地域下沉是驱动汽车消费金融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力。在人群下沉方面,从我国汽车消费金融发展历程来看,伴随汽车消费金融参与主体逐步增多,行业对坏账的忍受程度逐步增加,风控标准相对降低,因此早期贷款买车的消费者信用相对较优。随着三线以下中小城市的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和一二线城市限牌,三线以下城市和农村地区将成为汽车消费增长主要地区。
(2)严监管下,行业将引来洗牌。非持牌机构往往为追求规模而降低风控标准,给予渠道的佣金也越来越高,为追求规模扩张甚至不惜亏损。而枉顾利润的扩张在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同时,也衍生出许多金融市场乱象,如各式各样的“套路贷”。部分消费金融机构给渠道高返点或采取价格战,存在随意收取各种名目的金融服务费、“砍头息”等违规行为。在监管严格、资金来源向银行集中的趋势下,汽车消费金融行业将迎来洗牌期,部分机构可能面临出局风险。(3)新技术的运用。大数据对汽车消费金融风控具有重要影响,包含反欺诈、信用评估等方面。汽车消费金融机构一般依托大数据风控手段,搜集来自运营商、地理位置、多头借贷、关系网络和互联网行为数据等多维度数据,综合判定贷款申请者是否有欺诈风险。大数据对汽车消费金融的影响还表现在市场营销方面,借助大数据分析,可以更精准地掌握客户群,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服务。物联网技术主要被应用于贷中资产监控和贷后资产保全。汽车消费金融企业借助GPS、ETC、T-BOX、RFID等硬件设备,实现对车实时监测;一旦汽车贷款发生违约,车辆上的物联网装置则为资产保全提供了保障。突破新能源汽车直接租赁与二手交易市场的发展。阻碍新能源车消费金融发展,主要是:1)由于主流新能源汽车3年平均保值率32.3%,低于同级别燃油车保值率(一般在50%以上)。2)新能源车评估难,新能源汽车的残值评估体系需在构成传统燃油车残值评估模型因素的基础上还要额外增加三电系统性能(如电池使用寿命、电池能量密度)、充电服务(如充电时长、是否提供充电或换电服务)等因素。这些因素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融资租赁和二手交易。这需要由政府牵头,加快“车电分离”,依托商业银行、汽车公司、科技公司等汽车消费金融市场主要参与主体,搭建新能源汽车使用生命周期评价追踪体系,建构科学合理的新能源汽车估值体系。在车险方面,一方面保险公司与整车企业、商业银行等联合起来,建立新能源车贷履约险数据池,共同设计开发新能源汽车车贷履约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