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汽车金融线下之重

时间: 2017-05-25 11:07:35 来源:   网友评论 0
  • 玻璃窗外,三五个晒得黝黑的纹身汉子,围在一辆银色捷达旁边,为了3000块钱讨价还价。

来源:金融科技新视角


玻璃窗外,三五个晒得黝黑的纹身汉子,围在一辆银色捷达旁边,为了3000块钱讨价还价。顾客们,想的是同一个问题:这辆二手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里程数造假了吗?是事故车、泡水车吗?


不论是法拉利也好,捷达也罢,进入了二手车市场,就如掉入黑匣子中,所有的人相互不信任,陷入猜疑链。而这种不信任,一直贯穿在所有的汽车金融链条之中,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汽车金融的模式。把市场上领先的汽车金融公司了解了一圈后,投资人方平面露不解:“这些公司,就不能把模式做得轻一点吗?”


不止一个投资人,提出了方平的困惑。


微贷网如今的员工数,已达1.5万;成立不到3年的美利车金融,目前员工超千人,合作经销商已达4000多家;大搜车的获客渠道,囊括了上万家二手车商。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很长,易鑫、第一车贷、优信二手车等等汽车金融的核心玩家,都选择重的模式和玩法。汽车金融,真的就


汽车,是一个体验型的消费场景。车和房,恐怕是人生最重大的两次购买消费。汽车的价格也不菲,这个重大决策,人们恐怕很难像其他网购一些样,看几张图片,就直接网上下单了。其次,汽车是一个极重体验的产品。外观、内饰、坐上去是否舒适,操控感如何,是必须在亲身体验之后,才能得出结论的。


这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汽车消费的场景,很难脱离线下。


而阿里的车秒贷,就在这上面交了学费。阿里试图用线上渠道,为用户提供新车的分期服务,在2015年7月,推出了车秒贷产品。曾有媒体描述这样一幅画面:“如果你想买车,在天猫看好车型后,申请阿里提供的贷款,用支付宝付清首款,上淘宝选好新车周边配件,或许当天你的 Dream car 就开到了楼下。”


车秒贷推出后快两年,多位业内人士称,市场反响不尽如人意。在知乎关于车秒贷的问题页下,不少用户都在抱怨,线上获得车秒贷的贷款审批后,一到线下,问题就层出不穷。


目前,知乎上用户抱怨的问题主要有:4S店销售引导顾客弃用车秒贷的分期,转用自家汽车金融公司的金融产品;线下销售嘴里却变着法儿,让本应4S店承担的利息,又让用户买单。


实际上,车秒贷提供了一个获客引流的渠道,也提供了贷款审批的信用工具,而消费者最终还是要走进4S店,才能完成这笔交易。但车秒贷,恰恰就是缺少了对线下场景的掌控力。一旦缺乏了线下场景,再好的模式都难以推进——这也是为何汽车金融选择沉下去的第一个核心逻辑。


检测之难


二手车之乱,早就不是新闻。去年年底,人人车经历了一次危机公关。重庆的雷先生在网上发了一封“控诉信”,称他在人人车买了一辆车,到车管所验车时,警察掀开引擎盖后发现,这是一辆事故车。而在此之前,车辆经过了所谓人人车的“249项检查”。此后,人人车CEO李健在朋友圈承认:“人人车在其中担有99%以上的责任”。


广州的孙刚则更惊险。他从瓜子二手车买了一辆宣称“里程9166公里的准新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车辆时速由110公里突降至60公里,车辆变速箱突发故障,险些酿成后车追尾事故。孙刚事后发现,这辆车实际行驶里程已超5万公里,曾作为滴滴网约车使用。如今,人人车、瓜子、优信等二手车电商平台,仍不断曝出用户买到事故车、涉水车的新闻。


“99%的二手车都会调表”,周瑜直指行业痛处,“检测是二手车行业最大的痛点。”


但现状是,国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具备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而商家喊出的数百项专业检测往往沦为走过场,买卖双方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在美国,每辆车都有一份档案,包括了下厂后的每一次维修、保养、出险等记录。在二手车交易过程中,根据档案信息,就能得出一个公允的价格。但中国,并没有这套体系和标准。


如何给二手车定价?各家都是自建体系和堡垒。诸如优信瓜子等二手车电商平台,都是自建的检测团队。各家对外宣称的上百项检测标准,既不透明,也没打通。实际上,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出现一个大家公认的独立第三方。


而行业的尴尬是,监管和行业巨头还未出现,没人一统江湖。而像精真估、车鉴定、车300等第三方检测机构,都还属于起步阶段,江湖地位未稳。因为没有行业的统一标尺,汽车的流通黑匣子难以打破。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有的检测只能依赖于线下实体评估。


风控之痛


汽车金融的链条过长,很多线上风控的操作,在此时失效。实际上,二手车金融和融资租赁中,很多属于“次级客户”,或是“零征信人群”。“这些用户,没用过信用卡,也没有支付宝,甚至都不上网,线上没有数据”,解淳说。


对于这些群体,纯线上风控,可能难以走通。其次,针对行业中存在的骗车骗贷现象,线下风控可以有效遏制。


“有经验的人,只要和租车的人聊上一会儿,就能看出他是不是要骗车。”从事多年汽车金融风控的赵鹏说,“这可需要多年的经验,被骗过几次后才有的。”


而这些经验,并不能传输给一个聊天机器人,让它线上解决。最关键的是,汽车是流动资产,纯线上操作,很难控制车的流动。美利车金融副总裁王国光讲了一个风控的细节:“我们线下的金融顾问,在完成订单之后,有规定动作。添加他的QQ或微信,和他要保持每个月两次以上的交流。”


这样做,就是为了试探对方是否正常。比如,问车最近在哪里开,如果回答是北京,而车的GPS显示,车已到了河北,用户就可能撒谎,甚至已将车拿去抵押。


车的状况一旦失控,就只能通过线下追回。所以,贷前的风控审核,贷中的监测管理,出现违约骗车后的追车,都需要强大的线下能力,才可以驾驭。


未来之路


如此来看,不论是场景还是风控,汽车金融都无法脱离线下。这个领域,难道就只能变成拼规模、拼运营、拼资本的巨人游戏了吗?也不尽然。“5月底,保监会的数据就会向北京的一些企业开放。”业内人士向一本财经透露。如果属实,这对于二手车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保监会的数据,涵盖了各家保险公司关于车辆出险情况的统计。如果这些数据能够向企业开放,就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事故车、涉水车、过火车等有过保险记录的车辆,能够快速地检测出来。


但解淳对数据开放后所能起到的作用,并没有太乐观。“保监会也不是有全部的数据,更多的是每一家保险公司(数据)。但是它能做到什么深度,不好讲。”解淳指的深度,一是值保监会向企业开放的数据能达到什么深度;二是,各保险公司提供给保监会的数据,又能达到什么深度。


这两个深度,就决定了这次的数据开放,对二手车检测的影响,能有多大效果。不论是数据的打通,还是风控的深入,未来的汽车金融,都会慢慢往线上迁移。五年还是十年?业内人士大都认为,这恐怕还要经历漫长的跋涉。


结语


场景之困、检测之难、风控之痛,这些造成了如今的线下之重。汽车的交易流通环节中,充满了人与人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是由不法的骗车贼、图私利的车商、追求规模的平台造成的,也是由贪便宜的消费者助长的。解决信任问题,除了行业自律的觉醒,更多的,是用制度和规则去约束……


近日,从不缺新闻的校园贷又掀起一轮**,起因是中行和建行这两家国有大行宣布推出校园贷产品,开正门,堵偏门。这也是继2009年银监会“禁止向未满18岁学生发放信用卡”通告导致所有银行“一刀切”关闭大学生信用卡业务后,国有银行再次进军校园贷。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反思校园贷恶性事件,要求“把正门打开”


去年年中,互联网爆发有史以来最恶劣的「裸贷事件」,多达10G的女大学生裸照和视频被上传到社交平台,原因是这些女大学生向非法校园贷平台进行借款,被要求拍裸照和视频作为借款的「抵押」。


但实际上,这些非法校园贷平台的利率超乎寻常,致使不少大学生到期还款的实际金额翻了很多倍,不合理的校园贷服务充斥中国大学生信贷市场,也促使了中国各地监管部门对校园贷的集体整治。


2017年4月21日,在银监会召开的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在对银行业布置的六大任务中,第五条明确规定,在加强互联网金融与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持续推进网络借贷平台风险专项整治,做好清理整顿工作的同时,加强商业银行对大学生的金融服务。


引媒体报道,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曾对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进行反思,痛定思痛,并要求研究如何让银行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贷款服务,要求“把正门打开”。


中行、建行的校园贷怎么玩


在银监会的号召下,中行、建行相继在这几天推出了针对大学生信贷服务的产品。其中,由中国银行总行统一推出的“中银E贷·校园贷”,最高贷款金额8000元,针对高校学生经济状况推出中长期贷款服务,贷款周期最长可达12个月,未来有可能延长3至6年,覆盖毕业后入职阶段。


而建行广东分行推出的金蜜蜂校园快贷,授信额度在1000元至50000元之间,按照利率5.6%执行,日利息万分之一点五,可以全额提现,要求1年内还款,按使用天数计算利息,纯信用无抵押。


形式意味重,不一定有实效


虽然中行、建行这样的国有大行进军校园贷,一片看好,但是否有实效,还是持谨慎态度。


首先,从层面上,中行是由总行推行的,份量较大。建行推行的金蜜蜂校园快贷,实际上是由广东分行推出的,有“试水”的意味。


这也造就了两者在放贷条件上面的差异,中行的授信额度较低,甚至不如多数高校学生的白条。虽然中行的校园贷服务是面向全国,但初期依然以部分合作高校试点为主,尚未快速普及,只能说,有待观察。


其次,从审核机制上,由中行总行推行的校园贷服务,采取与高校深度合作模式,由高校和银行共同审核学生借贷需求,校方可以完全掌握学生的借贷行为。虽然这样的做法有利于降低风险,但也可能导致只有少部分学生愿意。


因为大多数90后高校学生,个人意识较强,对贷款消费这样的行为,并不希望学校知道,一旦涉及大额贷款,可能还会引起学校的特别关注,对学生来说,这无疑是非常反感。


再者,从宣传途径来看,中行和建行的校园贷服务入口均在各自银行的手机APP,因为它们自身定位的原因,并不允许做过多的线下宣传。而互联网平台的校园贷宣传,大肆印发传单,由校内人员做代理,深入各大高校。两者相比之下,大多数高校学生对校园贷的了解,还是停留在“编外”平台上。对此,建行的金蜜蜂校园快贷将尝试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但这种校园金融知识推广活动,实际上每年都有,收效甚微。


总体来说,中行、建行进军校园贷是在监管政策要求下的一次有益尝试,但碍于自身定位的原因,仍然是以一种缓慢速度推进,是否能真正打开校园贷的“正门”,是否有实效,还有待观察。


“嫁”给金融机构,将成为校园贷平台唯一出路?


在监管高压之下,多数校园贷平台悉数退出市场,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正规的校园贷平台仅剩70家,退出市场似乎成为校园贷平台唯一选择。


但现在中行、建行进军校园贷之后,这些平台又看到了希望。因为无论是互联网推广能力,还是获客能力,传统银行都难与校园贷平台相竞争,那么,传统金融机构是否能够与校园贷平台开展合作呢?


以传统金融机构的校园贷服务平台为入口,借助现有市面上正规校园贷平台的获客能力,引流到金融机构,强化合作。


当然,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校园贷平台的价值也会缩减。但是,总比全部退出强吧?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