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4S店销售欺诈车主案例同比增长2成

时间: 2016-07-25 15:39:24 来源:   网友评论 0
  • 据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车质网对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的数据统计发现,销售欺诈类投诉信息达1487宗,同比增长20.9%,从范围上看,共涉及300个车系,94个汽车品牌,与去年同期相比,车系增加了24个,品牌增加5个。

来源:车质网


据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车质网对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的数据统计发现,销售欺诈类投诉信息达1487宗,同比增长20.9%,从范围上看,共涉及300个车系,94个汽车品牌,与去年同期相比,车系增加了24个,品牌增加5个。

“销售人员会把更高的价格报给砍价可能性最小的客户,这些客户一定是信息渠道最闭塞的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伊恩·艾瑞斯和彼得·希格曼发表在美国经济期刊上针对美国购车者的研究测试结论。而上世纪美国销售歧视在现今中国汽车市场中同样盛行,更有甚者将其演变成销售欺诈行为。

位于乌鲁木齐市高新区的某汽车贸易公司已运营5年多,很多人都会将其作为第一选择,因为这里能够提供让人放心的最优质服务,然而现今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今年6月16日,来自乌鲁木齐市的李先生购买了一辆某韩系轿车,订车时经销商销售人员建议其直接上牌照。回到家后李先生发现,急匆匆上牌并非是销售人员对自己的关爱,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圈套”。当看到合格证上赫然写明生产日期为2015年7月21日,才知道自己“被”买了辆库龄近一年的“新车”,此时购车之初的愉悦心情顿时全无,人生的第一辆车就这样被忽悠,除了后悔还有丝丝恨意。这不是李先生一个人的遭遇,这是目前汽车流通行业的真实写照,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被各种圈套套牢。

从投诉内容看,除在销售过程中存在销售欺诈外,售后服务过程中同样也存在欺诈行为。车质网数据显示,有1230宗是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另有257宗是在售后服务过程中产生,占投诉总量的17.3%。

销售过程中,常见的欺诈行为导致的客户投诉包括售卖超龄库存车、经销商无法提供车辆合格证、市场活动经费或补贴不兑现、收取不合理费用以及事故车翻新销售等。售后服务过程中,常见的欺诈行为包括销售非原厂配件,养护品不符要求。

车质网数据显示,2016年售卖超龄库存车和经销商无法提供车辆合格证的客户投诉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15%,且销量欠佳的品牌车型被投诉的概率更大。类似李先生购买超龄库存车的投诉占到客户投诉总量的32.7%。售卖超龄库存车的现象,不能单方面归咎于消费者的疏忽大意。据车质网投诉客户反馈,有很多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已明确强调购买某个时间段生产的商品车,但最终也会被经销商有意忽略,甚至某品牌经销商以虚假合格证、摘掉车辆铭牌等方式欺瞒消费者。当消费者发现并提出异议时,经销商便以各种理由搪塞或者给一点补偿息事宁人,消费者除了心中不满别无他法。

出现售卖超龄库存车现象并不稀奇,未来类似的客户投诉可能还会更多。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显示,经销商的库存预警指数为59.7%,处于警戒线以上,这就意味着全国大部分经销商是高库存风险运营状态。库存量大意味着存在更多超期库存车出售的可能性,非畅销品牌出现超期库存车的概率更大,车质网的投诉数据也印征了这点。如果消费者不期望购买到超期库存车,那就增强自己的警觉性,或者祈祷自己真有一双火眼金睛的眼睛吧。

车质网收到经销商未能提供车辆合格证的客户投诉位列销售欺诈类投诉排名第二位,占整体客户投诉的30.4%,主要原因是经销商将车辆合格证抵押给银行申请贷款,时间最长的消费者自购车之日起未拿到车辆合格证达一年之久。虽然汽车厂家极力扼制经销商采用银行抵押贷款方式,但销售压力下也只能默许。随着库存压力的增加,经销商营运成本增大,未来此类投诉还会增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中虽已有明确规定,从法律层面消费者举证自己遭遇销售欺诈并不难,但维权道路中消费者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消费者选择隐忍和抱怨或许是无奈的选择。经销商是主机厂筛选后的合作伙伴,注重其实力和规模本无可厚非,而忽视商誉、信任等企业社会责任要素,最终却伤害到品牌自身,反而得不偿失。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黄婷婷)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