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汽车金融:悄然崛起的蓝海市场

时间: 2016-04-01 11:13:18 来源:   网友评论 0
  • 汽车金融是汽车贷款的三种方式之一。

 汽车金融是汽车贷款的三种方式之一。汽车金融是消费者在购买汽车需要贷款时,可以直接向汽车金融公司申请优惠的支付方式,可以按照自身的个性化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支付方法。目前买车贷款方式有银行汽车贷款、汽车金融公司和信用卡购车分期付款三种。


表1 三种购车贷款方式比较

1.jpg


 
资料来源:互联网资料

在我国汽车金融尚处萌芽阶段,而在国外,汽车金融公司早已在多年的市场考验中成熟壮大,欧美发达国家的贷款购车比例平均都在70%-80%,汽车金融公司已经成为汽车公司利益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汽车已进入普及阶段。自2000年以来,我国GDP增速持续维持在8%以上,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也在以每年平均约10%的速度增长。经济条件的改善为汽车在我国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消费者年轻化,80后成为消费的主流群体。随着汽车成为日常耐用消费品普及后,我们发现轿车消费的主流人群也发生了变化。根据深圳汽车大世界杂志作过的一份调查显示,20-30岁的人群对轿车有最强的拥有欲望。车主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我们预计在目前车主平均购车年龄已经降到30岁以内。

     

图1 有购车意愿人群的年龄结构


目前30岁以下的人群出生在1985年以后,这部分人群是中国首批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观念和消费习惯与父辈相比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信贷消费已经被这一代人所接受。


在中国市场逐渐成熟的背景下,汽车金融业务逐渐变得重要。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一方面轿车在我们国家已经从奢侈品变为普通的耐用消费品;另一方面80后逐渐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人群,信贷消费逐渐被大众接受。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认为汽车金融业务在国内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


目前汽车金融业务在中国的发展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我国的汽车金融业最初出现在1995年,当时的汽车信贷的主体还只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999年随着汽车消费信贷主体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扩展到股份制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占整个汽车消费总量的比例大幅提高,到2003年已经提高至20%2004年,轿车价格的下滑导致汽车信贷的坏账率上升,外加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加强管理,这期间汽车消费信贷余额出现下降。



图2 汽车贷款各年金额及增速

资料来源:CEIC

       

2004年后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开始在我国出现。专业化的汽车金融公司与银行相比,其监管系统与整车厂的销售平台互联,因此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与车厂关系更紧密,对风险的控制能力更强,对行业发展判断更准确。但从目前的汽车信贷规模看,信贷的主体仍然是国有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仅占到汽车信贷市场的14%,未来发展仍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20081月,银监会发布新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为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打开了政策瓶颈。该办法拓宽了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在传统的从汽车零售贷款业务、批发贷款两大核心业务外;增加了汽车融资租赁业务,从而形成汽车金融公司的三大核心业务;拓展了公司的融资渠道,新增加了允许发行金融债券、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等融资业务,以解决汽车金融公司业务发展的合理资金来源问题;减少授信限制,将原《办法》及《细则》规定的7个监管指标调整为5个监控指标。我们认为由于政策的松绑,与汽车行业联系更紧密的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会迎来快速的发展期。


汽车金融公司近年来陆续成立。截至2009年,我国共有汽车金融公司10家,资产总额为378亿元。2008年形成汽车消费贷款余额318亿元。其中,以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截至20099月,公司经销商批发贷款业务全国上线经销商达479家,业务覆盖181个城市,累计支持批发销车超过154万台;公司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全国上线经销商达1027家,业务覆盖190个城市,累计支持终端销车24.69万辆。

表2 主要汽车金融公司简介

2.jpg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图3 各国汽车贷款渗透率

       

汽车金融业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手。汽车金融的最大意义就是降低车主的购车负担,刺激人们的购车欲望使更多的人可以购买汽车。从宏观来讲,我国目前的汽车贷款渗透率仅为15%,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我国汽车金融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微观上看,由于习惯于信贷消费的80后成为了轿车消费的主力人群,因此汽车的信贷消费也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我们认为随着专业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未来5年我国的汽车贷款渗透率能达到30%的水平。


来源:新金融评论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黄婷婷)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