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首页 >> 自贸区 >> 列表

专家:探索建立大湾区“港澳+深穗珠”自贸区联盟

时间: 2018-06-14 10:06:47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网友评论 0
  • 粤港澳大湾区在推进基础设施联通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大都市圈通勤的标准要求,打造世界级空港群,加强湾区内机场的协调和交通的联通,争取空域资源的开放。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郭万达

    

    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五点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在推进基础设施联通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大都市圈通勤的标准要求,打造世界级空港群,加强湾区内机场的协调和交通的联通,争取空域资源的开放。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在面积、人口、机场旅客量、世界百强大学数等指标上已经位列全球湾区第一。未来大湾区可能是世界上最大体量的湾区和大都市圈,2050年人口或将达到1.2至1.4亿的庞大规模。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在规划方案即将公布之际,如何高质量、高起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引起了学术界、地方政府的充分讨论,成为目前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热点。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作了系列的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建设粤港澳世界级都市圈


国际一流湾区集聚世界级城市群,城市群演进的共同目标是世界级都市圈。纵观当今世界经济版图,活力最强、发展最快的区域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世界银行的一个数据显示,全球经济总量中的60%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世界最著名的湾区经济体有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这些湾区都集聚了世界级城市群,实际上是一个都市圈,如旧金山湾区拥有9个县市,700多万人口,主要有旧金山、奥克兰、圣何塞三个大城市,和众多各具特色的小城市,谷歌、苹果、脸书等互联网巨头和特斯拉等企业全球总部均设于此。在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旧金山湾区集聚了高校、高科技、高端人才、风险投资等核心要素资源,最终形成了一个世界级都市圈。城市发展的规律显示,湾区的城市群随着经济和人口急剧增长,城市空间向四周蔓延,产业发展与周边的合作不断深入,城市空间从单中心都市区向多中心都市圈以及大都市连绵带扩展,也促进了城市间的经济和公共服务的深入合作。


以世界级都市圈的标准要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通勤便利是世界级大都市圈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当各都市圈各区域之间的通勤率达到一定高度,都市区的联系便不容易被割断。国外都市圈经验表明,主城和周边城市之间一小时的通勤时间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据统计,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都市圈的单程平均通勤时间分别为43、40、38、69分钟。东京都市圈的平均通勤时间相对长一些,高峰时期,东京地铁的满载率高达200%左右,其都市圈路网至今仍在不断地完善之中。


粤港澳大湾区在推进基础设施联通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大都市圈通勤的标准要求,打造世界级空港群,加强湾区内机场的协调和交通的联通,争取空域资源的开放。加快高铁、城轨、地铁的有机衔接,以轨道交通为核心打造通勤都会区。积极推动面向泛珠三角的公路大通道建设,加强城市之间的交通衔接,提高湾区内的口岸通关效率。提升客货运服务的品质,促进交通便捷化顺畅化,消除最后一公里瓶颈。


以机场为例,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机场容量饱和,机场设施仍需扩建,空域资源紧张,机场间交通衔接主要依赖高速公路,通行效率低下,航空枢纽与高铁及轨道交通网络缺乏衔接,内地机场与港澳机场之间管理模式不同,缺乏协调。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体制的协同,需要各城市开拓更大的深度合作空间,共同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的通勤效率。


促进港澳“双转型”融入大湾区发展大局


现阶段,创新驱动与都市转型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一种双重“变奏”,其发展显示出明显的趋势:全球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转型,从单一大城市向大都市群转型。大都市与周边都市之间的关联,不能是自己单独一个城市与之关联。大都市的产业发展,都从相对单一的产业,转向相对复合的产业,需要向外突破与寻求外溢效益。因此,由金融中心向科技创新转型,由单一城市向都市群转型的“双转型”将获得更大的支撑。湾区开放包容的文化、自由创新的特质、灵活的体制机制、充分市场化的竞争、无障碍要素资源配置等,无不使这种双转型得以提升自身都市的体量与竞争力。


香港一直作为跻身全球第三的金融中心,同样面临双转型的问题,香港在金融、自由贸易、法律制度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面临经济增长动力趋缓、结构趋窄,贫富差距加大,老龄化社会凸显等问题,在转型过程中,香港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深港合作,打造大湾区国际创科中心。金融与科创的融合,以“香港+深圳+1-2个制造业城市”为载体推进产业链融合,加快制度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由此,香港作为单独城市经济体的发展瓶颈将逐步破除,香港法律制度的独特优势将充分释放,香港的核心竞争力将持续巩固和提升。


澳门其实同样存在着双转型,其发展面临多元化发展推进缓慢,发展空间不足、高端人才紧缺等问题,如何结合创新元素,发展飞地经济,和周边区域之间相互关联,推动经济适度多元的发展,成为澳门转型发展的突破口。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要素自由流动


促进港澳的双转型,要素流动是关键。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特点是“一国两制”,粤港澳分属三个单独关税区,三地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短期内要素流动仍会受到限制(广东城市之间要素流动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障碍),这是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他湾区最大的不同。只有要素自由流动,才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发挥资源的最大作用。在大湾区内推动货物、资金、人员、技术、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


首先,加快国家级研发中心进驻粤港澳大湾区。对新进驻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或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中心,在资金上给予大力奖励,用于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并优先给予项目支持。


其次,加强通关便利化硬件建设,大幅增加E通道,提高人员通关查验智能化水平。优化完善粤港澳人员签注政策,降低申请赴港澳商务签注门槛、简化审核程序,探索推行“回乡证”便利化改革。促进赴香港“一周一行”政策的弹性化,优化湾区居民尤其是有特殊或紧急需求人士往来澳门的签注政策。再次,提升粤港澳货物通关便利化水平,推进三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通关建设。设立研发“小物流”绿色通道,便利研发设备、标本、辅材、药物等的跨境流动。资金方面,争取与研发相关的资金跨境流动较为自由,放宽科研资金跨境使用限制,对跨境资本流动给予外汇管理便利,探索并建设适合港珠澳三地的FT账户体系。


第三,加快落实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同等待遇。落实大湾区内港澳居民的同等待遇,是促进要素流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经济领域,推动港澳居民在内地公司注册、准入限制、税收等方面的同等待遇。社会领域,加快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社保、医保、教育等方面的同等待遇,探索港澳居民在执业就业的深度开放,在前海蛇口、横琴、南沙等自贸区试点率先进行职业资格单方认可,以律师行业为试点,探索拓宽独资法律服务机构和港澳专业人士执业范围。允许港澳籍大学毕业生考取教师证并就业,探索港澳服务者举办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准入前享受内地待遇等。民生领域,促进港澳居民在内地购票、购房等方面的同等待遇。


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港澳+深穗珠”自由贸易区联盟


粤港澳大湾区区内有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而港澳本身已经是自由贸易港,如何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的情况下推进大湾区各地区之间的协同融合,成为发挥大湾区内贸易区制度的叠加效应与规模效应的重要路径,探索建立“2(港澳两个自由港)+3(深圳前海蛇口、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三个自贸试验片区)”自贸区联盟,可以在制度、法律、标准等方面从更高的层面推进区域融合发展。借鉴港澳特别是自由港的发展经验,探索“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等制度层面的全面对接与衔接。推动港澳作为三个自贸试验片区的标杆和带动作用,使三个自贸试验片区成为港澳自由港制度外溢的首要承接,形成“2+3”共同带动建设开放型湾区,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水平,为推动我国主导的更大范围的自贸区提供经验借鉴和制度框架。


大力推动自贸区联盟的制度协同,推动三个自贸试验片区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等尽可能与港澳协同,促进三个自贸试验片区与港澳之间的要素双向便利流动。促进三个自贸试验片区与港澳在标准、认证等方面的互认和对接。同时,成立自贸区联盟理事会,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大湾区城市群紧密融合发展,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


打造中国大湾区


在地理概念上,中国没有比这更大的湾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在面积、人口、机场旅客量、世界百强大学数等指标上已经位列全球湾区第一。未来大湾区可能是世界上最大体量的湾区和大都市圈,2050年人口或将达到1.2至1.4亿的庞大规模。


除了在体量上的独占鳌头,大湾区在质量上也有望形成世界一流湾区。目前湾区的产业结构高端化发展,创新能力突出也是大湾区的重要特征。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我国世界百强高校数量最多、高校人才最密集、创新龙头企业最集聚,PTC 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大、创新市场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区域,在全球范围内也表现出领先的创新能力。粤港澳大湾区从研发、募资、制造、产业化到贸易运输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日趋完善,科技创新开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正在打造层次更立体、覆盖更全面的“科技湾区”形态。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是世界上从体量和质量上看都是独一无二的湾区。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郭万达 (责任编辑:niyun)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