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农业银行王艳:紧跟政策、贴近市场推进跨境人民币新发展 | 贸易金融杂志

时间: 2019-07-28 00:13:40 来源:   网友评论 0
  • “中国是贸易大国也是经济强国,理所当然,我们应在金融方面特别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面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 王艳一语道破跨境人民币业务乃至人民币国际化的深远意义。

—访农业银行国际金融部高级专家王艳


来源:《贸易金融》杂志 2019年 7月刊


中国是贸易大国也是经济强国,理所当然,我们应在金融方面特别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面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 王艳一语道破跨境人民币业务乃至人民币国际化的深远意义。


回顾美元、英镑、欧元等国际储备货币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一个国家的崛起之路,必然伴随着其货币的国际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区域走向全球扩展,最终成为全球普遍接受的“硬通货”。


2009年7月,国务院批准开展跨境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此举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征程自此启动。


从2009年至今,十年期间,跨境人民币结算走过了怎样的成长之路?商业银行作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主要推动者和见证者,对人民币十年“出海之旅”有着怎样的思考与认识?站在新起点,他们对跨境人民币业务今后的发展有何建议?为此,《贸易金融》近日专访到农业银行国际金融部高级专家王艳。


贸易大国、经济强国的使命与责任


“早在推出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之前,我们就发现在云南、广西、内蒙古等边境地区的贸易活动中,既可以外币结算,也可以人民币结算,而且境外居民持有人民币的意愿比较强烈,人民币在周边的使用也形成了一定规模。” 王艳从2009年开始就在农业银行国际部从事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可以说是人民币国际化征程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回顾当时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推出的宏观经济背景,王艳分析道,2008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转变为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美元在多元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导致其危机迅速转嫁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这次危机让各国意识到对现有以美元主导的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迫切性。


从宏观层面审视,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受到质疑;从微观层面看,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市场需求升温;在此背景下,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王艳分析道。


此外,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后,贸易保持了比较快速的增长,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二大国,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伴随着货物流的变化,中国开始思考资金流多元化、货币流多元化的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2009年,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


启动跨境人民币结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不仅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更意味着中国为探索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全球货币体系的再调整迈出了重要一步。”王艳表示。


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农行特色”


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政策的落地,作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主要参与者,各大银行开始客户的准备、产品的准备、制度的准备、系统的准备、人员的培训等全方位的准备工作。


“农业银行非常重视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的相关工作,我们在同业率先完善组织架构的建设——在国际部设立专门处室,统筹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我也有幸也成为当时筹建初期的主要人员。”据王艳介绍,农行总行高度重视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出台了若干支持和推动业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推动各一级分行成立专业跨境人民币业务科室或团队,目前,该行已形成了一批专业人才从事跨境人民币业务。


此外,农行还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和管理,先后多次修订制度文件,明确以“本币优先”等原则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同时利用各种平台积极宣传跨境人民币政策和业务,让境内外企业体会到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好处,进而形成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良好氛围。


我们看到,本币优先原则体现在多项监管政策中,例如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跨境存托凭证等监管政策中,都明确鼓励使用人民币开展跨境结算。”王艳表示,本币优先的监管政策导向是明确的,作为商业银行需要积极落实。


谈及农行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特色,她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农行具有本币大行优势,可以积极发挥境内外联动作用,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企业跨境结算提供便利,降低融资成本,规避汇率风险。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也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农行的客户群以中资企业为主,与中资企业合作密切,在为中资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服务时注重推广人民币业务产品,同时充分把握全口径跨境融资政策红利,为根植境内业务发展的中资企业拓展了全球人民币资源配置的新渠道。


其次,农行跨境金融服务资格较为完备。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深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开始加快,资本项下的人民币投融资需求开始提速,农行在继续保持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同时,主动参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深度挖掘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业务机遇,成为“沪深港通”首批结算行,“债券通”首批做市商等。在欧洲大陆、中东地区成功发行中资银行首笔人民币债券。


最后,该行还积极布局基础设施建设。2015 年, 农行成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首批直接参与行,进一步提升了跨境人民币清算能力。2016年,农业银行迪拜分行获人民银行授权成为阿联酋人民币清算行,服务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


基于这些特色,农行始终保持跨境人民币业务主流商业银行地位,并建立起了集结算清算、投资融资、交易承销、现金管理、电子商务、资管托管于一体的全方位跨境人民币产品和服务体系。


十年磨一剑,十年新征程


十年期间,跨境人民币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它的迅速发展遵循了客观规律,取得了全方位的成效。”王艳认为,促成这十年来人民币跨境业务较快发展的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跨境人民币政策体系不断建立完善。自2009年以来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跨境人民币政策从最初的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再到全部经常项目,大部分资本项目,不断进行着优化完善。2018年进一步明确,凡依法可以使用外汇结算的跨境交易,企业都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说在政策方面已经基本没有使用门槛了。


其次,跨境人民币的基础设施功能不断提升。多地人民币清算行的设立和CIPS清算体系的上线运行,让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结算清算更加便利。


其次,跨境人民币的基础设施功能不断提升。多地人民币清算行的设立和CIPS清算体系的上线运行,让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结算清算更加便利。


总而言之,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我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将非常广阔。”王艳认为。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人民币全球使用程度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的投融资功能不断深化、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功能正在显现。


根据SWIFT统计,2018年年末,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中的份额为2.07%,为全球第5大支付货币,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未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将更加美好。


面对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新形势,商业银行应当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回应市场需求,适应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服务模式变革。”王艳表示,未来银行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推动业务发展。


以创新转型为手段,做好业务综合营销。推动跨境金融产品由以传统贸易融资产品为主向涵盖货贸、服贸、资本等综合金融产品转型。抓住自贸试验区改革机遇,探索自贸区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模式。


以新兴市场为方向,构建业务新平台。扩大境内外联动产品覆盖面,深耕跨境资本市场,金融要素市场,自贸区市场,推动证券投资、债券融资等新业务工具的应用。客群方面,推动由以境内企业客户为主转向涵盖境内外企业客户、机构类客户的综合发展。


以线上金融为路径,增强客户服务体验度,提升数据新支撑,使业务数据更好地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撑。


人民币“出海”十年来,王艳最大的感受是一种日渐增加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特别是人民币纳入SDR之后,越来越多与中国有业务往来的企业愿意以人民币作为结算和交易货币,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以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人民币逐渐融入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化步伐不断加速,中国在世界舞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


目前,中国是贸易大国也是经济强国,理所当然,我们应在金融方面特别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面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王艳一语道破跨境人民币业务乃至人民币国际化的深远意义。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