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首页 >> 贸金专家 >> 列表

光大银行:在希翼与现实中拥抱未来

时间: 2018-08-20 23:30:28 来源: 《贸易金融》杂志  网友评论 0
  • 光大银行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围绕集团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战略目标,全力打造业内知名的阳光财富管理品牌,不断加快产品、渠道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打造“名品、名店、名星”的“三名”工程,形成各业务主线均衡发展、风险管理逐步完善、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的经营格局。

— 专访光大银行贸易金融部总经理姚宏宇

来源:《贸易金融》杂志2018年6月刊


光大银行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围绕集团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战略目标,全力打造业内知名的阳光财富管理品牌,不断加快产品、渠道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打造“名品、名店、名星”的“三名”工程,形成各业务主线均衡发展、风险管理逐步完善、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的经营格局。



《贸易金融》杂志:当前,保理行业面临哪些外部环境?这些环境对保理行业有何影响?


姚宏宇:我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从宏观看,主要经济指标走稳向好,稳中有进的基础不断夯实。从微观看,市场预期持续改善,好中趋优的格局有望进一步巩固。从风险看,掣肘经济平稳运行的风险在逐步暴露和释放中得到有效管控,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更趋增强。良好的基本面辅之以有利的政策环境,将为实体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在金融监管要求金融回归实体业务本源的大环境下,供应链金融基于实体产业产融深度融合,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供应链的创新与应用也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连续发布了包括《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应用的指导意见》等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要稳步推进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通过保理等形式为产业链提供金融服务,有效满足产业链条上企业的融资需求。


从国家统计局的公开数据来看,2017年末我国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13.4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从近5年的全国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年末余额来看,随着中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好转,应收账款的规模也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保理业务旨在向供应商提供集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账款收取和坏账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意识觉醒以及企业应收账款量的不断增加,我国保理业务必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贸易金融》杂志:近年来,保理业务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自身创新能力不足、保理产品有待丰富等等。从您的视角审视,当前保理业的发展面临哪些内外部的问题?


姚宏宇:保理业务是应收账款融资主要形式,解决企业资金占压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应收账款相关风险。近年来,我国的保理业迅速发展同时在一系列政策利好刺激下,中国保理业已经成为具有万亿级前景的“蓝海”大市场。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保理行业逆经济周期而行,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然而,保理业的发展仍面临部分内外部的相关问题。


1、我国保理业仍处于市场培育过程之中


保理行业在我国发展历程总体时间不长,产品认知度、接受程度有待提升,市场有待进一步培育。一方面,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金额迅猛增长,另一方面,保理行业总体渗透率依然较低。保理业资金渗透率一直不高的原因除了很多行业发票流程不正规、企业公私账户不分之外,物流仓储管理严密程度不够、很多行业信息化管理程度不够也是主因。


2、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规范保理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通过《民法通则》、《合同法》以及《物权法》中的有关条款对保理行业进行指导,我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上尚未建立一整套规范保理业务的法律法规。保理业务开展的前提是应收账款债权的转让,但我国法律对于未来应收账款、禁止条款的效力、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的冲突解决都没有明确规定。立法的空白使得部分业务在解决保理业务纠纷时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3、信用体系亟待进一步建立


保理行业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虽然近年我国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目前来看诚信建设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当前信用体系建设刻不容缓,信用服务产业亟需培育。通过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为保理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4、贸易背景核查手段缺乏


就核心企业需求角度来说,不同行业有不同供应链特征,交易模式、结算方式、基础交易涉及的基础交易材料各有差别。为更好适应行业特征、企业需要,金融机构需要深入了解不同行业交易习惯,落实风险防范措施。但目前常规手段只有通过发票核验等相对单一的手段来核实贸易背景真实性,手段相对较为匮乏。


但随着目前科技金融与供应链不断深入结合,随着金融科技如大数据风控模型、互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的创新型运用,保理业务迎来了一轮快速发展。一方面,对金融机构内部产品迭代,不断追赶市场、引领市场和创新产品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也对保理行业贸易背景真实性核查,风险控制提供了有效助力。


《贸易金融》杂志:光大银行保理业务目前发展情况如何?


姚宏宇:光大银行是国内最早开办保理业务的银行之一,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委员会首批成员,目前为其副主任单位。光大银行参与制订“中国保理业务数据统计和报送办法”、“中国保理业务信息交流工作规则”、《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自律公约》、《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中英文版等一系列保理规章制度,在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同时,光大银行也是国内最早一批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并开办国际保理和国内保理业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光大银行的阳光保理业务,从仅有国际保理业务,到国内保理业务占主流;从单纯货物贸易项下应收账款转让,到不断宽泛的工程、服务、租赁项下应收账款转让;从仅限标准保理产品,到现今已发展成为涵盖产品、解决方案、行业特色的立体交叉的产品服务体系。逐步打造成了财富管理银行中重要性基础对公产品,并在“阳光保理”品牌下逐步打造出了“阳光融e链”、“阳光再保理”等优势子品牌。近期在“2018年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上获得“十佳金融科技产品创新奖”。


据相关数据统计,到2017年末中国企业互联网使用比例首次接近九成,开展在线采购企业的比例31.50%,开展在线销售的企业比例32.60%,47.40%的企业布置了信息化管理系统。2014年,光大银行顺势推出了在线保理产品。客户在线提交各项业务申请,银行进行业务审批后实时传输与展现业务处理进度与结果,通过在线保理平台完成所有操作。在线保理系统提供包括账款在线转让与确认,在线融资,综合信息查询,业务数据分析等多种功能在内综合性供应链融资服务。2017年,光大银行“阳光融e链”保理业务覆盖了10多个行业,与众多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契合,全年合计转让光大银行应收账款近百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


《贸易金融》杂志:保理业务通常面临哪些风险?在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方面有何宝贵的建议?


姚宏宇:1、保理业务相关风险


客户方面风险。一是买卖双方信用风险。国内保理业务的第一还款来源是买方依据商务合同按期支付的应收款项。如果出现买方经营失败、破产、倒闭、无支付能力或恶意拖欠,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足额付款情况时,银行将面临资金损失。


二是交易背景不真实。应收账款真实性审核是保理业务风险防范的第一道关卡,若客户利用伪造、变造发票、旧票新用、一票多用、虚假合同等方式套取银行信用,银行经办人员又未能认真核查相关合同、发票等交易背景资料,会直接导致第一还款来源的落空。


三是上下游企业关联交易风险。如果上下游企业之间互为关联方,一旦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成为买卖关系,则容易出现货款互抵现象。如此一来会加大银行应收账款资金回款的风险。


银行方面风险。在保理业务办理中未能严格审核合同、发票等重要交易背景资料,从而出现基于虚假交易及或存在瑕疵的应收账款办理保理业务。


法律方面风险。保理业务实质是一种“债权”的转让,一旦债权本身或质押效力出现问题,会导致银行增加实现债权的难度或无法实现债权。


2、保理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


风险与收益并存,虽然保理业务存在各种风险,但商业银行不能因噎废食,而是应积极采取多种风险防控措施,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保理业务。


完善风险调控机制,防范客户风险。


一是审慎选择客户。要通过审查买卖双方历史交易,选择履约能力强、商业信誉较好的客户。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由于更加复杂,其潜在风险更加隐蔽,因此要通过对买卖双方交易行为的审查,判断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易及结算方式是否正常,应尽量选择非关联企业交易的客户。


二是加强贷中核查,确保交易行为的真实性。要加强对商品交易背景及合同真实性的审查,主要审查商品交易合同条款,如对商品有关描述、合同金额、付款方式、付款日期、交货时间等是否有明确规定,还要核查发票的真实性,发票的主要内容是否与商品交易合同及货运单据一致,发票开出时间是否合理等,防止开票后注销或交易双方合谋先开票后退货骗取资金的行为。


加强银行的自身建设,防范银行自身风险。


一方面要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交易识别能力,从而尽量防止欺诈性交易的发生。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客户背景,正确选择适用保理业务类型。商业银行在开展国内保理业务时,应对比分析出哪个交易主体的履约能力更强或由哪个交易主体履约更具效益性,正确选择和适用保理业务类型。


严格合同条款审查,防范法律风险。


商业银行在开展国内保理业务时,应设立专职的法规岗位,严格合同的条款审查,防范因合同瑕疵带来的法律风险。


同时,光大银行积极探讨通过运用科技手段防范风险。通过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防范可能潜在的风险。例如,通过直接对接税务部门系统,利用系统实现事前审查,事后跟踪,防止出现发票等交易单据出现瑕疵。同时,光大银行也正在探讨与人行征信系统、工商税务等第三方信息进行直连或采集,实现对客户风险的动态监控。


《贸易金融》杂志:贵行在保理产品创新方面有何新的探索与尝试?在科技与保理的融合方面有哪些典型的创新应用?


姚宏宇:随着互联网金融以及供应链金融的不断发展,光大银行积极探索“互联网+”概念在线供应链服务的创新模式,顺势推出了“阳光融e链”在线供应链保理,将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成功结合,通过网络化、电子化的手段实现产业合作,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电子化供应量金融服务创新产品。


阳光融e链在线供应链保理是在光大银行网银端在线保理产品上的整合升级的创新金融产品。2014年,光大银行首次推出了以网银为前端平台的在线保理产品,为客户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在线保理服务。目前光大银行在线保理业务,与众多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在线应收账款转让近百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服务产品由保理业务延伸到供应链各类产品,系统平台满足各类核心企业的标准化、个性化、平台化的不同需求,推出包含“e网赢、e企赢、e共赢”三种模式。


阳光融e链在线供应链保理是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有利探索,既契合国家支持服务实体经济以及加大供应链创新的国家战略,同时有效提升了业务处理效率,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TCL、蒙牛、中建等龙头企业以及中企云链、银企链通等供应链平台纷至沓来,与光大银行洽谈合作事项,探讨深度对接,实现全流程在线供应链业务合作。


光大银行将继续秉承服务实体经济,践行供应链金融创新与运用的国家战略,通过场景化、模式化服务核心企业,加大科技创新,不断推动在线供应链金融创新。


《贸易金融》杂志:贵行今后还有哪些新的应用值得期待?


姚宏宇:目前,光大银行“阳光融e链”在线供应链保理主要通过光大银行网银,对接核心企业、第三方平台,以核心企业为信用增级,批量导入供应商,在线获客;电子化获取交易信息,保证交易背景真实。


后续,光大银行将推出面向核心企业下游经销商的在线供应链产品,营销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全链条在线供应链全覆盖,整合核心企业上下游。


面对越来越多中小核心企业希望与银行合作,自建供应链平台的需求,光大银行将输出供应链金融平台,为大量核心企业搭建自有平台,为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上下游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光大银行将不断迭代升级保理业务产品,通过把握交易信息的大数据,建立供应商、经销商风控模型,由银行自担风险,实现供应链金融服务,基于历史交易数据和风控模型,真正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贸易金融》杂志:跨界融合是最近几年的热词。作为保理的两大分支——银行保理和商业保理机构,从保理到再保理,二者该如何不断合作,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光大银行是否有进行尝试?


姚宏宇:光大银行为顺应保理市场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保理业务新的增长点,加大产品创新,针对银行同业/商业保理公司推出了再保理创新产品。


再保理业务为标准保理业务中应收账款再次转让的模式,由保理商将其提供保理服务而获得的应收账款及该应收账款项下享有的全部权利转让给光大银行,由光大银行为其提供包括贸易融资、应收账款管理、账款收取及坏账担保等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光大银行推出再保理产品,目的是深化和大型产业集团内部商业保理公司的合作,在资金、产品、渠道、信息技术、客户资源等方面搭建与商业保理公司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平台,全新打造保理业务新的收入增长点。通过打通直接和间接融资通道,光大银行将保理服务主体由大型核心企业扩展到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目的是增强供应链客户的忠诚度和粘合度。


再保理产品打通了银行同业/商业保理公司和光大银行间的资产销售渠道,能够灵活调配资产配置,适用范围广泛。光大银行通过再保理产品获得了平常接触不到的银行同业和商业保理公司的优质客户资源,拓宽了光大银行优质客户的获客渠道。光大银行以再保理产品为切入点,与银行同业/商业保理公司携手,共同做大做强国内保理市场。


《贸易金融》杂志:今后保理业前景如何?您做出这样的判断的原因有哪些?又有哪些瓶颈亟待进一步破解?


姚宏宇:保理业务产品创新不断涌现,业务模式可圈可点,业务量稳步增长。展望未来,保理业务市场仍然广阔,保理业务与供应链融资将进一步融合,互联网技术在保理业务中进一步运用和普及使得电子保理将成为趋势,银行保理与商业保理双轮驱动的模式有望进一步平衡。


1、保理市场需求仍然很大


赊销已成为近几年最主要的贸易结算方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保理在规模以上工业类企业渗透率却不足20%。尽管银行保理凭借先发优势已获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比,但银行保理通常基于传统征信系统与抵押担保进行风控审查,仍然有大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需求亟待银行通过金融服务创新予以满足。


2、“互联网+”成为供应链金融新助力


在传统供应链中利用核心企业向其上下游渗透并提供保理融资的服务已较为常见,未来借助互联网金融,与在线供应链平台合作将成为保理创新发展的又一趋势。在线供应链平台沉淀了完整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信息,链接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后用户网络,可以为保理机构提供客户、贸易背景等基础信息,而保理商则可根据核心企业的信用增级,提供融资服务,从而优化整个链条。借助在线供应链平台,保理商可以深入了解企业运营、细化应收账款管理,扩大业务的同时更好把控业务风险。


进一步来说,随着“走出去”国家战略,在线供应链金融将突破地域的限制向国际化发展,国际保理也将受益于此。随着与沿线国家的互动融合不断增强,中国企业“走出去”规模、层次和水平也不断提升,预计到2020年亚洲每年需要开展大约75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到202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将突破8000亿美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不断提高,为保理融资服务提供了更广泛的客户群体以及难得的战略机遇。


光大银行贸金业务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充分发挥贸易融资产品轻资本占用、综合收益高、客户粘性好、风险可控的优势,践行社会责任,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致力打造阳光财富管理-阳光供应链“名品”,注重金融科技与贸易金融的融合与创新,构建覆盖境内外、区(自贸区)内外,包含本外币、融资及结算一体化的业务产品体系,以向对公客户提供综合化银行业务服务及平台支持为目标,充分发挥保理业务作为“阳光财富管理银行”基础型产品的优势作用。


光大银行将继续围绕集团提出的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目标,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阳光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升级打造品牌鲜明、客户追捧、同业领先的特色银行。光大银行将围绕“有情怀、有质量、有特色、有创新、有底线、有口碑、有活力、有责任”的八有银行建设目标,全力拼搏、锐意进取,向实现“建设国内一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宏伟战略目标不断迈进。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贸易金融》杂志 作者: (责任编辑:七夕)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