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首页 >> 贸金专家 >> 列表

CTB50成员雷鸣| 从1到N——供应链融资风控的过去与未来

时间: 2018-02-27 14:58:05 来源: 交易银行50人论坛  网友评论 0
  • 去中介化、低成本获客、信息高速传递与共享,使贸易更为顺畅,物流更为透明,供应链的交易可视度更高、运转更快,从而带来资产周转速率明显提高。

交易银行50人论坛:去中介化、低成本获客、信息高速传递与共享,使贸易更为顺畅,物流更为透明,供应链的交易可视度更高、运转更快,从而带来资产周转速率明显提高。


文 / 广发银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CTB50)成员 雷鸣

来源: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学术成果汇编(2017)


在供应链金融成为热点之际,深入剖析供应链融资风控的实质与变化,对于解开圈外人士的困惑,启迪业内人士思维,确保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极有意义。


10个银行有10个供应链融资的定义。不同的机构按照自己的风控能力、风险偏好、技术手段和目标客群定义其供应链融资的内涵和外延。传统的供应链融资定义为“依托核心企业的实力、产品和资信状况等因素,向其上下游企业发放授信,用于解决其上下游企业购销环节基于应收账款、预付账款而产生的短期贸易融资需求”。随着“互联网+一切”的深入发展,数据价值被深入挖掘出来,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商业业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供应链融资的定义逐步变为“基于对供应链企业间交易的分析,引入核心企业、交易平台、物流企业等多方参与管理,通过数据采集、信息反馈和流程控制实现资金流与货物流的闭环运行,从而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授信,支持供应链各环节交易的顺利达成”。不同的供应链融资定义反映了对供应链融资风险的不同看法和认识,从其定义甚至可以看出其风险控制的侧重点和技术手段,也可以看出供应链融资风控模式的演进。


风险转移模式:对供应链融资风控的传统理解


理论上来讲,贷款人一般可以采用转移、补偿、规避三类手段降低信用风险。因此,在供应链融资发展初期,绝大部分机构都将供应链融资理解为围绕着一个优质核心企业来开发其上下游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的授信需求,借用核心企业的信用缓释其上下游企业风险的融资方案或方法。“1+N”是传统供应链融资理念的典型图谱结构,近年来发展出“1+N+M”其实也没有超出这一理念范畴。这一方面是供应链给人的直观感受使然,另一方面也是传统信贷管理创新发展的必然逻辑。传统信贷管理依托企业的信用,强调担保第二还款来源的缓释作用,当信贷审批专家们接触到供应链融资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信用风险转移。通过核心企业对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增信,达到信用“出借”的效果。传统的供应链融资风控手段也源自这一逻辑。对供应商应收账款的“确权”实质是对第一还款来源的保证担保,对经销商融资的滞销货品承诺“回购”和“调剂销售”实质是对第二还款来源的保证担保,而传统银行信贷人员在核定供应链融资的授信时也会以核心企业作为主体核定供应链融资方案的总体限额。这些都源自传统供应链融资风控的逻辑一脉相承。


在供应链融资发展初期,“风险转移”的风控创新扩展的授信的空间,在传统信贷领域以外为供应链融资发展打开的大门。至今,供应链融资领域的90%以上的融资模式仍是“风险转移”。但“风险转移”的风控模式潜在风险也显而易见,那就是过度授信带来的集中度风险。如果供应链融资规模无法达到千亿级,那么任何一个供应链融资项目的失败都可能驱使金融机构全面退出供应链融资领域。因此,行业和核心企业的选择变得无比重要。目前国内供应链金融发展顺风顺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供应链金融基本没有涉足“两高一剩”等强顺周期行业。


“风险转移”模式的另一个潜在风险是侧重于对核心企业信用风险的分析和研判,导致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管控。供应链融资涉及主体多,关系错综复杂。对于核心企业,一个成功的供应链融资方案不但需要财务部门支持,还要得到采购和销售部门的大力配合;对于物流企业,责权利长期不匹配会制约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融资的积极性,造成物流监控形同虚设;对于上下游企业,因为有了融资资金,也容易对现金流疏于管理,更有甚者挪用资金导致正常经营难以为继。这其中的核心原因还在于,传统供应链融资围绕“风险转移”设计融资产品,本质上仍是主体信用融资,缺乏与供应链融资特质匹配的风控手段,没有体现出与流动资金贷款授信的本质区别。


风险隔离:供应链融资风控的本质要求


供应链融资的风控从本质上区别于传统信贷的特征,是“风险隔离”。所谓“风险隔离”指的是将融资对应的现金流与其他营运现金流分割开来,实现资金用途和还款来源的封闭循环,从而达到风险隔离的目的。同样的隔离也适用于货物流。


在商业实践中,即使不好的企业,也可能会有好的生意,“风险隔离”使得供应链融资可以针对企业拥有确定现金流的那部分生意提供融资,从而大大扩展了融资的潜在市场。这也是供应链融资在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它反映的是广大中小企业旺盛的资金需求。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讲,“风险隔离”是供应链融资的核心价值之一。即使采用“风险转移”模式,解决了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增信问题,但仍需要有效的隔离风险,否则“风险转移”也是会失效。对资金的挪用是所有供应链融资最常见的风险事件,如果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被上游借款人挪用,核心企业的付款保证也形同虚设,如果仓单项下的货物被私挪私售,那么核心企业调剂销售的承诺也就是一纸空文。因此,无论是传统的厂商银、动产融资或保理融资,任何供应链融资方案本质上都是要将好的生意和确定的现金流识别出来、隔离开来,将企业的高风险业务和低风险业务隔离开来。


传统信贷无法隔离风险,依赖于对直接授信主体的风险评估。一方面会大大缩小可融资的客群。另一方面,也使得风控的核心变为尽量提高企业的违约成本。因此,传统信贷具有重担保、重抵质押倾向极为明显。2008年以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空前膨胀,与之呼应的是不动产价格的空前高涨,当前的银行业的信贷风险基本都依附于土地和房地产。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围绕企业经营的融资日益萎缩,银行的客群越来越少,值得深思。


去中心化:供应链融资风控的未来


有效的风险隔离使第一还款来源有了切实保障,不但可以隔离企业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还可以使供应链融资“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通过对供应链的闭环管控,实现资金在贷款人构建的生态圈内循环,将还款来源从下游向下游的下游延伸,直至终端消费者。“去中心化”的供应链融资将改变传统信贷业务的单一层次和单一维度的经营模式,甚至对银行的对公、对私业务的组织架构带来的挑战。也正是因为这样颠覆性的创新,互联网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有了施展的空间,运用于零售金融领域的大数据、模型化风控手段可以得以运用,甚至AI的运用也将不会遥远。


未来供应链融资风控理念的实践,取决于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2010年前后,供应链融资的信息化初步启动建设,第一批供应链融资IT基础设施搭建起来,今天的互联网生态早已今非昔比。去中介化、低成本获客、信息高速传递与共享,使贸易更为顺畅,物流更为透明,供应链的交易可视度更高、运转更快,从而带来资产周转速率明显提高,与之相适应的资金融通也必将更加蓬勃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需要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手段迎接这片蓝海。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作者:雷鸣 (责任编辑:七夕)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