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五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首页 >> 消费金融 >> 列表

捷信、招联、马上、兴业、中银智能风控比拼

时间: 2021-01-09 18:14:23 来源: 消费金融频道  网友评论 0
  • 风控是消费金融公司展业的核心与底线,更是对抗骗贷的关键防线。在数据和技术推动下,头部消费金融公司的风控趋于智能化,发展态势也呈现你追我赶的局面。

风控是消费金融公司展业的核心与底线,更是对抗骗贷的关键防线。在数据和技术推动下,头部消费金融公司的风控趋于智能化,发展态势也呈现你追我赶的局面。



五年前,消费金融行业骗贷乱象横行,骗贷中介与消费金融机构员工勾连实施欺诈的案例不胜枚举,最终导致行业不良暴涨。如今,各家机构投重金研发风控黑科技,骗贷已不再是易事。

2019年以来,头部消费金融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或从第三方引入的方式,发力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等智能风控技术,在海量数据和算法的基础上,实现多重变量模型核验反欺诈信息。
 
尤其在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消费金融行业被重挫,风险识别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信用卡资产,还是消费金融公司资产,都深陷以贷养贷、多头借贷漩涡。部分借款人甚至在中介帮助下,通过包装身份和财务流水,试图绕过消费金融机构的风控套取资金。也正是这一年,行业智能风控建设逐渐迈向成熟阶段。
 
根据消费金融从互联网至金融科技的发展阶段划分,智能风控也经历了两次迭代。早期的智能风控仅依靠简单的短信验证、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初级方式,而后伴随金融科技兴起,演进为多种生物识别方式并存的个性化智能风控模式。

消费金融公司的个性化智能风控,主要基于大数据风控模型,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全方位评判。同时,用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方式,判断借款人真实身份,确保三查落地。
近两年,消费金融公司加强技术投入,提高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金融模型开发和应用能力,反欺诈水平增强,不良率有所降低。头部消费金融公司把智能风控列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课题,整个持牌消金行业风控能力提升。

以头部消费金融公司为例,风控实力与行业地位相辅相成。近两年,老牌消金公司捷信为了降低资产风险,强化反欺诈能力,逐步布局智能化风控体系,从IT版本向数字化、智能化版本迭代。
捷信目前已经对贷前评估、贷中监测、贷后反馈等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升级,通过对客户的信贷行为、信用特征进行分析和画像,再向用户授信。捷信对已贷项目进行实时监测,严防欺诈风险。

此外,捷信还引入国际大数据信用评分服务商FICO的信用评分系统,对客户在服务全过程中的信贷行为、信用特征进行分析和画像,在更全面细致地分析、评估甚至预判消费者行为及其潜在风险。

据悉,FICO评分系统帮助捷信把销售点(POS)贷款和在线贷款的信用风险分别降低了25%和15%。此外,捷信还利用人脸识别、OCR光学字符识别和大数据等技术,检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特别是对征信数据较少的新客户。

同为头部机构的招联消费金融业务以纯线上、轻运营的模式为主,这也决定了招联必须具备较强的风控体系。在智能风控方面,招联金融应用反欺诈机器学习模型“GPS渔网技术”,可实时管控数万个高风险区域,能够对欺诈行为进行精准防控和快速智能拦截。

招联旗下还拥有毫秒级风险识别的智能风控应用“图谱风控技术”,能够管控客户的全流程事件风险,可拦截85%以上的关联团伙欺诈,欺诈认定率达到人工判定欺诈识别率的25倍以上。

在马上消费金融董事长赵国庆看来,随着金融服务的便捷化、场景化、智能化、个性化需求持续增强,运用好大数据分析、金融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风控科技手段,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公开资料显示,马上消费金融拥有一支300多人的大数据风控团队,积累了亿万级数据源,建立了智能化的风险管理能力,构建了10万多个风险特征变量、毫秒级的实时数据获取和加工以及2000多种风控决策策略、决策流、数据模型人工智能算法。
 
马上消费金融自主研发的声纹识别技术已成功在智能呼叫中心语音质检、智慧双录、线上风控反欺诈、智能语音客服等业务中应用落地。该技术是传统的原始交易密码身份核实和问题提问身份核实方式的重要补充,即能够简化核身流程,又能有效的防范冒充身份等电话欺诈的风险。
兴业消费金融的拳头产品在于家庭消费贷,金额大、期限长,更需要智能风控保驾护航。兴业消费金融表示,已将风险管理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建立了成熟、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在“亲核亲访”的同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借助大数据平台和决策引擎,自主研发自动化审批模型并持续推动更新迭代,有效降低欺诈风险、准确评估违约概率。
 
与其他头部机构相比,中银消费金融由于以往业务模式偏线下,在智能风控方面可能较弱,但自去年转型以来,正全力打造智能化风控系统,研究制定场景风控模式,制定差异化的风控模型。

据了解,中银消费金融已建立起统一的客户管理平台,联通内部数据与外部合作方数据,从身份属性、金融属性、行为属性、风险属性等多个维度建立庞大的客户标签体系,衍化出丰富的客户画像,形成完整的智能风控体系。

智能风控对用户的信贷行为和信用特征进行分析和画像,不仅能提升反欺诈能力,而且能为借款人提供差异化的授信额度和贷款方案。数据显示,持牌消金行业多数机构2019年全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达到了5%以上,几乎全数机构实现了智能化营销和贷后管理以及大数据化的风险控制。

后疫情时代下很多机构对消费金融的运营、管理认知发生变化,数字化的获客、风控能力需求变得更加迫切。首先在消费金融服务渠道上,各家急于打通线上线下场景。
 
然而消费金融机构的定位是与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立足的市场更为下沉,场景更加垂直,这对风控要求更高。在线上化的信用风险叠加之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必须依靠数字科技打造核心风控能力,摒弃“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粗放风控模式。
 
据统计,从2012年到2017年之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0.95%上升至1.74%;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贷款款率从0.56%上升至6.62%,不良率上升近10倍。消费金融公司的风险承压和风控成本相比银行,明显高出许多。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0)》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26家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达4988.07亿元,同比增长28.67%;贷款余额4722.93亿元,较上年增长30.5%。

消费金融公司业务体量增加的背后,行业平均不良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019年消费金融公司平均不良贷款率为2.63%,远高于信用卡的平均不良水平。

在监管层面,监管要求消费金融公司把逾期60天作为不良率统计口径,便会增加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资产风险暴露水平。由于部分消费信贷产品周期较短,以60天统计的话,核销速度加快,不仅影响利润,而且可能使部分机构的不良率相比以往上升30%以上。这会促使消费金融公司加强风控建设,来降低财务不良指标。

捷信消费金融首席财务官王涛认为,随着消费金融行业正式转向平稳发展的下半场,“创新”、“风控”、“融资”才是优秀消金企业赢得这场没有硝烟战役最终胜利的三大关键要素。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经过十年发展,已迈入数字消费金融时代。在持牌合规前提下,金融、科技、消费相互交融,智能风控成为核心竞争力,消费金融市场将被重新塑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消费金融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lihuiqin)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