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首页 >> 消费金融 >> 列表

监管要求公开贷款年化利率,蚂蚁、微众、度小满、360金融带头

时间: 2020-07-15 13:19:44 来源: 消费金融频道  网友评论 0
  • 让贷款套路无处藏身

贷款年化利率是否透明,综合息费是否处于红线以内,是判断一个现金贷平台合规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借款人能公平地参与信贷市场的关键。这次,监管要求花呗、借呗、微粒贷、有钱花等头部现金贷产品打头阵,披露贷款年化综合成本。



消费金融市场经过前几年野蛮扩张后,进入合规调整阶段,其中贷款利率的合规设置及透明化管理成为核心内容之一。


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称,在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持续推进互联网贷款综合年化成本披露和明示自律工作,并已经组织蚂蚁集团、微众银行、度小满、360金融等行业头部机构召开线上会议,就头部机构落实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关建议进行交流。


利率可谓是现金贷产品的基本要素,也是关联现金贷平台与借款人之间最敏感的神经。在短期消费贷款增速最狂热的年代,哪怕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难以抵挡高息诱惑,综合息费频触监管红线,更不消说互联网金融公司和网贷机构了。


当前,部分投诉网站上仍能看到借款人对消费金融公司的投诉,内容多为涉嫌高利贷、砍头息等,而这些贷款的授信时间很多都聚焦在两三年前。聚投诉信息显示,在2019年年度投诉排行榜单中,钱站、拍拍贷、玖富、你我贷、闪银等位居前列。


为了牟取高额利息,现金贷平台一般会在信贷产品中嵌入多个收费通道,以服务费等形式提高贷款综合息费。这样一来,贷款合同中约定的利息及年化利率看似在合规范围内,但实质上贷款综合成本已经超出36%的范畴。


「消费金融频道」注意到,贷款息费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多半发生在助贷领域。以往助贷平台采取固收模式,由于资金成本、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同时承担资产风险,助贷平台就会通过搭售保险、评估费、担保费、服务费等形式,赚取更多利润。


141号文前后,现金贷领域掀起狂欢后的第一轮严厉整顿,一些现金贷平台开始收敛,纷纷下调贷款综合年化成本,以适应监管要求。关于此前监管对现金贷整顿的规划,行业内流传两种形态监管方案。


其一为微额短期产品,借款金额不超过2000元,借款周期不超过30天,每日收费不得超过1%,即不得超过20元,还款宽限期7天,债务封顶为总收费不超过借款本金的50%。


其二为微额分期产品,借款金额不超过5000元,借款周期不超过12月,每日收费不得超过0.3%,即不得超过20元,还款宽限期7天,债务总额不得超过借款本金的1.5倍。


这套整顿方案后来并未落实,但一些现金贷平台开始纷纷下调贷款年化利率。2017年,玖富集团旗下的小贷产品玖富叮当APP宣称,将30天小额短期现金贷业务的综合年化借款成本下调至36%以下。


掌众金服也对外公布,旗下全线小额现金贷借款产品的综合利费率均降至年化36%以下。而支付宝要求所有入驻商家的贷款产品综合费率不能超过年利率24%,同时蚂蚁金服旗下芝麻信用取消了与部分利率过高、催收不当的现金贷平台合作。



不只是现金贷平台,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因乱收费被监管点名。2018年5月,上海银监局对中银消费金融进行处罚,罚没合计人民币138.68万元。罚单显示,中银消费金融在2016年办理部分贷款时,存在以贷收费的行为。


据法院判决书,法院对中银消费金融合同约定的贷款动用费收取、滞纳费及利息棘手总计年利率超24%的情况不予支持。法院在审理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时,认为中银消费金融收取的动用费性质属于当扣利息,应从借款本金中扣除。


去年年底,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从业者透露,部分消金公司接到地方监管的窗口指导,要求调整现金贷利率至24%以内。部分头部消金玩家,在与助贷平台合作时,也应要求合作方贷款年化利率在24%以内。


强力整顿之后,现金贷领域中乱收费、综合息费不合规现象得到改善,头部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和互金平台也对贷款息费明细进行公示,并维持在合规水平。


捷信消费金融将“三个透明”的产品理念落实到消费信贷服务环节,通过动态评分自动定价承保系统等体系,科学、规范地调整各产品的费率,实现“费率透明”;在开展业务时充分履行告知义务,让客户明确了解贷款金额、相关费率、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内容,做到“内容透明”。


公开资料显示,微粒贷在利率公开和产品合规方面做得比较透明。以日利率0.045%为例,微粒贷在借款界面上方标明对应的年化利率为16.425%,年利率是基于合同签署日前一工作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最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2.75%形成。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明确要求,各相关会员机构应及时、全面、规范落实互联网贷款综合年化成本披露和明示自律要求,行业头部机构应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监管持续整治现金贷业务以来,不具备放贷资质的已停止非法放贷行为,而具备合法放贷资质的机构,也必须适应合理定价、确保息费定价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消费金融频道 作者:陈大柴 (责任编辑:lihuiqin)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