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首页 >> 消费金融 >> 列表

10万亿元蓝海有待开发 技术驱动推动消费金融行业发展

时间: 2019-01-23 11:44:39 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网友评论 0
  • 近日发布的《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截至2018年10月,我国消费金融规模已达8.45万亿元,而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空间仍然巨大。多方预测显示,2020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将达到10万亿元级的规模。

近日发布的《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截至2018年10月,我国消费金融规模已达8.45万亿元,而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空间仍然巨大。多方预测显示,2020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将达到10万亿元级的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以来,与中长期消费贷款变化曲线逐渐平缓相比,短期消费贷款比重仍保持上升态势,说明在金融业整体去杠杆背景下,消费金融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车道。


  马上消费金融首席技术官蒋宁强调,“消费金融市场是个增速足够快、市场空间足够大但供给明显不足的市场。”在他看来,在当前庞大的市场中,消费金融行业的集中度还不高。从消费金融公司角度来看,即便是名列前茅的机构,交易规模也尚不足2000亿元。这说明消费金融市场的集中度非常低。


  消费金融仍大有可为


  消费金融公司凭借审核快、授信灵活等特点,满足了消费者的即时与潜在需求。


  数据显示,我国短期消费贷款已由2004年的1253亿元增长至2018年9月的8.23万亿元,增长近66倍,而同期中长期消费贷款仅增长15倍。仅消费金融部分,其规模已由2010年1月的6798亿元攀升至2018年10月的8.45万亿元,占境内贷款的比重由1.7%上升至6.3%。


  但与其他国家对比来看,2015年,国内消费金融产业消费信贷(除房贷以外)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仅为20%,低于韩国的41%和美国的28%,可以看出,我国消费金融发展较发达国家滞后较多,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表示,随着我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消费贷款在贷款总规模中比重增加、消费贷款中房贷车贷等中长期贷款比重降低,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凭借其自身优势,大力拓展与商业银行错位发展的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使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在消费贷款中比例大幅上升,未来消费金融公司或将迎来万亿元级蓝海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消费金融将继续处于增长期,行业整体将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场景、风控能力、获客能力和资金端获取能力将成为消费金融平台的核心竞争因素。而政策的完善也将成为关键,不管是行业的统一监管、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还是个人征信系统的完善,都将成为促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成破局关键


  在上述背景下,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科技元素的驱动。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认为,从业务本质层面来看,金融科技驱动消费金融发展的的规律和趋势是不可逆转和逐步加深的,所以对任何一个机构来讲,对金融科技的投入都需要持续加大。消费金融的发展需要金融科技的投入与支持,最典型的金融科技集中在大数据风控相关领域,包括构建信用风险评分模型、反欺诈、账户预警、指纹识别等。


  “消费金融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需要跟执行不同规则的机构快速适配,这就需要不断地技术创新以支持模式的快速迭代。”蒋宁介绍,目前,马上消费金融在大数据风控、反欺诈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马上消费金融现在做的就是通过对2000多万名活跃用户服务中产生的基础数据,自主研发人脸识别系统,并通过生产实践和理论基础进行迭代,对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标准化。”他表示,这是从业机构在展业过程中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结合产生的结果,不但能提高平台的运营效率,而且会减少行业的欺诈风险。


  蒋宁强调,身份识别是反欺诈的第一道防线。由于线上消费金融服务的虚拟性,给客户身份认证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该研究解决了人脸识别技术中的活体检测、噪声消除以及人脸比对等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一套识别准确率高、运行速度快的线上身份认证系统。


  不仅是马上消费金融,多数消费金融公司均开始深耕技术层面,以跨越行业发展壁垒,更好更快地“破局”。例如,捷信正在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提升金融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并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优化金融服务渠道、创新手段,通过手机APP、网上直销、电子商务平台等渠道,构建线下网点和线上补充的业务网络体系。


  捷信集团首席执行官翁德雷·弗里德里奇表示,在一系列决策背后,捷信消费金融运用的是大数据、运算力、人脸识别等技术。一方面,要收集大量数据以鉴别客户群体质量;另一方面,针对初进职场没有信贷记录的客户,需要对其在日常生活中所留下来的电子痕迹进行分析,例如手机流量、漫游业务等。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金融科技正在从后台向前台转变,形成对外输出的开放能力。蒋宁表示,马上金融正在向一些金融同业提供包括刷脸支付、智能客服、线上信贷服务、智能营销等的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科技对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深度赋能。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张末冬 (责任编辑:dk123)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