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首页 >> 消费金融 >> 列表

消费金融的风口上,飞起的为何是信用卡?

时间: 2018-03-13 14:35:20 来源: 中经金融   网友评论 0
  •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金融迎来巨大发展空间,吸引了大量机构入场争夺。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机构等都在介入这一市场。

消费金融的风口上,飞起的为何是信用卡?1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金融迎来巨大发展空间,吸引了大量机构入场争夺。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机构等都在介入这一市场。

 

站在消费金融的风口上,传统信用卡业务既有挑战又有机遇。一方面,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新兴支付手段的兴起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传统信用卡客源被分流。另一方面,作为消费金融参与主体的主力,银行纷纷加强在资金端、资产端、场景端的布局,依托不同的消费场景,积极打造差异化的服务,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中国经营报》的《问道》系列访谈将连续两期聚焦消费金融爆发式增长背景下的信用卡升级和转型。

 

消费金融主力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及相关研究专家在该《报告》发布会上致辞表示,2016年底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不含房贷)接近6万亿元,其中信用卡规模约为4万亿元。

 

《报告》指出,随着消费金融的兴起、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征信体系的完善,消费金融市场结构也逐步发生转变,由原先的银行消费信贷一家独大,发展为现在的银行消费金融、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及其他机构百花齐放的格局。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看,过去一段时间银行信用卡部门的盈利状况非常可观。”

 

“虽然信用卡业务发展稳健向好,但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挑战主要来自于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等机构。比如,网上购物时,淘宝的花呗,京东的京东白条等都会为消费者提供信用支付渠道,因此很大程度上分流了信用卡客户源。”曾刚补充道。

 

近年来互联网巨头进军消费金融领域,推出类似信用卡的金融业务,这些创新业务基于互联网平台,在获客渠道、风险管控、业务体验上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正成为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有力竞争对手。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卿对记者表示:“银行信用卡业务对于客户而言,最大的两个功能一是透支消费;二是通过分期或者取现等方式间接实现信用借款。当前兴起的各类消费贷款以及消费分期业务,直接嵌入各类消费场景当中,对信用卡业务产生了一定挑战。”

 

但在资深信用卡研究人士董峥看来,新兴支付方式的兴起不足以撼动信用卡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地位。“可以说信用卡是消费金融的基础,信用卡可以推动消费金融的发展,因为它是通用的支付工具,在客户黏性、使用便利度和发展的成熟度方面都优于消费金融公司或互联网消费金融。”

 

马上消费金融CTO蒋宁表示,目前消费金融领域竞争非常激烈,但大家的定位能力优劣各有不同,银行系具备资金优势,但营销、运营等方面相对比较弱;电商系的消费金融业务以场景取胜,其优势核心是场景的获客能力,但由于依赖闭环的电商生态数据,风控能力较弱。

 

“银行信用卡依据已有数据积累进行授信的热启动方式,而互联网消费金融是冷启动方式,平台往往对用户的了解非常少,且面对的客群定位较下沉,导致其风险相对信用卡要高。”蒋宁表示。

 

创新经营模式

 

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各大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结合具体的支付应用进行场景化布局。

 

“信用卡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并完成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这也促使发卡银行不断对产品升级换代,以及精准的市场细分,争夺用户。”董峥认为,“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也促使信用卡营销场景化渐成趋势。能够为信用卡用户提供具有鲜明个性化的产品是获得市场成功的首要因素,其次就要考虑到如何快速获得用户并调高用户黏性。”

 

另外,信用卡经营应找准自身的定位。“银行信用卡用户与互金领域的消费贷款或是消费分期等业务的客户群体,存在一定差异性,很多难以获得信用卡授信的客户会选择互金消费金融产品。所以银行信用卡业务,可以对用户进行分层,对高端客户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增加客户黏性。”赵卿说。

 

积木盒子CEO谢群表示:“传统信用卡客户有两大类:便利型使用者和借贷需求型。针对便利性客户,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对接消费场景时相对灵活高效,特别是在利用非传统大数据作为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的判别工具受到的限制较小、收效更大,并且还能抢夺先机转化便利型客户为借贷型客户。”

 

“相对于信用卡的服务,互联网金融切入场景自然流畅,且善于用场景和大数据来过滤风险,从而可接受的客户群更广,包括一些传统标准下视为较高风险的群体。但互联网金融资金成本相对银行较高,故贷出利率较高,造成一定的‘逆向选择’,即优质客户在有选择时会首选银行。”谢群表示。

 

据了解,目前国内信用卡在细分客户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细分了年轻客群、时尚女性客群以及高端商务客群等有网络习惯且超前消费意识较高的群体。通过精准地将信用卡服务嵌入到这些细分客群的消费场景中,而大大增加了客户的黏性。

 

“消费金融的发展对信用卡来说肯定是利好的。消费金融兴起后,个人对消费借贷的需求迅速扩张,信用卡透支余额会迅速的增长,而透支余额又是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消费的兴起必然带动消费融资的需求,而信用卡是消费融资最主要的方面。” 曾刚认为。

 

谈到信用卡如何依托消费金融进行更好地转型升级时,曾刚表示:“信用卡发展应该融合到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当中,积极跟互联网企业合作,把银行服务嵌入到客户在互联网的经济活动中去。”

 

“其次,在风控方面,传统的评分、风控方式不是不好,但有可能不适应现在消费场景中的一些新变化。所以,需要根据客户的消费习惯建立大数据,并逐渐改变原有的发卡流程。运用大数据以及互联网场景相结合的风控手段,将有助于降低信用卡的门槛,同时有效地提高自身的风控能力。”曾刚表示。

 

最后,曾刚认为,除了风控,在风险定价方面,信用卡也可以学习互联网企业,根据大数据做更加精准地探索。“互联网企业对不同类型客户的风险等级定义会有很大的差异,而现在信用卡的罚息或者是透支的利率都是既定的,银行与银行之间差异不大、不同客户之间的差异也不大。应该实行差异化的风险定价,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信贷需求、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经金融 作者: (责任编辑:dk123)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