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首页 >> 消费金融 >> 列表

消费金融 万亿市场“竞逐战”

时间: 2018-01-15 13:22:55 来源: 新金融观察   网友评论 0
  • 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消费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而作为助力消费结构升级的抓手,消费金融如何适应这种趋势至关重要。

   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消费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而作为助力消费结构升级的抓手,消费金融如何适应这种趋势至关重要。

  人群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此前对国内109个城市进行了调查。这当中,不仅包括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还包括部分三四线城市。他们发现,消费信贷的客户偏向年轻群体,18—29岁在校及刚毕业的群体占比将近一半。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则很少使用消费信贷。

  当然,在上述人群的收入分布上,也呈现明显的区间特征。

  根据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上周发布的《2017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月收入在2000—4999元的群体占样本总数的70%。

  作为一家外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在中国已经耕耘多年。捷信曾以深耕驻店式消费贷款为业界熟知。这种模式主要通过在零售商店设置POS终端,为消费者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授信的一站式消费贷款服务。上述报告显示,捷信的主要客户也集中在中低收入群体。其80%的客户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

  捷信中国相关负责人曾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捷信主要向信用记录缺失或很少的人群提供负责任的贷款和简单、方便、快捷的消费金融服务。通过提供安全和优质的贷款体验,捷信积极推动并扩展普惠金融覆盖传统银行服务覆盖不到的人群,让中低水平收入者同样可以享有高品质的生活。

  经过多年的发展,捷信通过积累的用户数据,形成了稳定、可靠、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交易做出评估,如通过、待审核、拒绝等,从而在短时间内为客户购买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等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服务。

  消费金融贷款申请过程中,不同消费信贷机构在申请方式和申请效率上表现不一。前述报告显示,所有样本都需要身份证,将近90%的样本需要工作证明和收入证明,对户籍和资产证明的审核较少。目前,身份证、工作和收入证明大都可以通过在线审核或消费金融机构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手段监测。

  比拼

  面对万亿级的市场蛋糕,消费金融参与主体早已多元化。不仅有传统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还有大量的非持牌机构,例如电商、上市公司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等等。

  目前来看,对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各类机构而言,竞争范畴不仅在营销获客等层面,融资成本的比拼同样是决定可持续发展与否的关键。

  2016年,央行和银监会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其中除了鼓励符合条件的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或通过同业拆借市场补充流动性等,还要求大力发展个人汽车、消费、信用卡等零售类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信贷存量,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提升消费信贷供给能力。

  北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资产证券化不仅能拓宽公司融资渠道,还可优化资产结构,改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情况,提升资产流动性。按照该公司的计划,将首先启动资产证券化的系统搭建与制度建设工作,按计划、分步骤推进资产证券化项目落地,最终实现资产证券化业务常态化,实现轻资产转型,提升盈利水平。

  一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负责人也表示,随着消费金融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即便股东实力雄厚,也需要谋求“轻资产转型”,利用消费金融的客户和资产特点。“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风险偏好与客户层次差异较大,风险也相对分散,适合构建差异化的资金池,资产证券行将开展的流动性资产转化为高流动性资产,有利于拓宽资金来源,降低融资负债,将是消费金融的主流融资方式之一。”他说。

  事实上,随着资产证券化风行,持牌机构和非持牌机构在资金成本上的差距将大大减小。

  规范

  伴随大量主体跑步进入,消费金融市场如今也出现一些问题。近来颇受争议的“现金贷”,更是被打上了高利贷的烙印。

  在去年12月下发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中,监管部门直言,具有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等特征的“现金贷”业务快速发展,在满足部分群体正常消费信贷需求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过度借贷、重复授信、不当催收、畸高利率、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十分突出,存在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隐患。

  为此,监管部门暂停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暂停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已经批准筹建的,暂停批准开业。除此之外,监管部门还要求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逐步压缩存量业务,限期完成整改。应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借款人“以贷养贷”“多头借贷”等行为。禁止发放“校园贷”和“首付贷”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本次规范整顿“现金贷”活动,便是让“现金贷”业务开展规范化,回归普惠金融,以其快捷性等为有临时性日常支出需求的居民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填补传统机构的服务空白区间。

  而为了促进消费金融行业未来健康发展,有学者建议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小额信用贷款搭建催收或资产处置绿色通道、行业内黑名单共享机制。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线上欺诈管理,加强牌照管理。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