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首页 >> 消费金融 >> 列表

牌照抢手并购迭起 央行新规搅动第三方支付江湖

时间: 2018-01-03 13:42:05 来源: 时代周报   网友评论 0
  • 第三方支付牌照火热,一方面由于支付行业高速增长。中金公司研报指出,2016年第三方支付整体交易规模同比增长73%至87万亿元,未来10年有望保持27%的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监管趋严,央行曾明确表示,“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支付机构”,牌照稀缺性进一步凸显。

  时代周报记者 曾令俊 发自广州

  第三方支付牌照火热,一方面由于支付行业高速增长。中金公司研报指出,2016年第三方支付整体交易规模同比增长73%至87万亿元,未来10年有望保持27%的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监管趋严,央行曾明确表示,“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支付机构”,牌照稀缺性进一步凸显。

  行业并购潮

  高鸿股份2017年11月1日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高阳捷迅拟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一九付全部股权,转让底价不低于3亿元。12月19日,高鸿股份公告披露,一九付股权受让方为滴滴出行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时园科技有限公司。

  苏宁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薛洪言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互联网企业要实现集团式发展,必须要以第三方支付来建立账户体系,形成客户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沉淀,因此,支付牌照是绕不过去的坎。

  公开资料显示,一九付成立于2010年,2012年6月获得互联网支付业务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并已成功续牌至2022年。目前一九付处于亏损边缘,且缺乏平台业务,业务竞争激烈,同时市场发展空间受限。根据公告,截至2017年9月30日,一九付净利润为-479.27万元。

  近两年来,第三方支付企业被上市公司、互联网企业等收购的现象频现。2016年8月央行在公布首批27家支付机构牌照续期结果的同时,明确表态称,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而事实上,自2015年3月发出最后一张新支付业务许可证后,央行再未通过任何新机构的审批。

  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对现有牌照的监管。在2015年8月,央行注销3张支付牌照,结束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只发不撤”的历史。而在过去两年多时间,央行合计注销了24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有20张是在2017年注销的。

  截至2017年12月,央行网站公布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共计247张,其中有108张带有互联网支付业务资质的牌照,而拥有“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三项业务牌照仅25张。

  随着收购案例增多,支付牌照的市场存量越来越少,这也导致了支付牌照的价格水涨船高。相关数据显示,一张经营范围为互联网支付牌照的市场价格约为5亿元,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两项经营业务牌照则可能超过6亿元,而拥有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三项业务牌照价值则超过10亿元。

  薛洪言此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目前监管机构暂停发放新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情况下,可通过收购一家持牌机构解决持牌难题。从目前的市价看,相对还不错的标的总价约在10亿元,要控股的话,也至少需要5亿元左右。”

  “网联”上线

  2017年,第三方支付行业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017年年中,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及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等45家机构签署了《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设立协议书》,拟共同发起设立“网联清算有限公司”。

  在全部45个股东中,央行下属7家单位共同出资7.6亿持股比例达到37%,其中,第一大股东为央行直属的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占12%股份,第二大股东是国家外汇管理局直属机构东梧桐树投资平台,占10%股份。

  时代周报记者近日从网联股东单位获悉, 2018年6月30日之前,所有支付机构都要完成与网联的对接及迁移工作。作为网联的股东,需要在2017年年底之前便完成对接及迁移的工作。

  对于外界而言,“网联”颇为神秘。简单点说,网联并非支付机构,而是清算平台,角色类似于银行间的清算系统—主要是在各金融机构之间办理资金调拨、划拨支付结算款项,并对由此引起的资金存欠进行清偿。

  网联不仅将作为第三方支付清算直联模式的终结者,也被业内人士视为摆脱了现有格局之外的“大破大立”。有业内人士认为,网联上线会给中小支付机构带来新机遇。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27.1万亿元,其中具有经济效益的交易规模为19.7万亿元,支付宝的市场份额达到了63.1%,财付通次之,占比29.0%。

  理论上而言,网联上线后,一是一点接入即可对接所有接入银行,中小支付机构不再有逐一对接银行的压力,也不再因支持银行数量有限而受到商户和用户排斥;二是联网互通破除网络效应,线下二维码标准的统一将成为可能,会给中小支付公司拓展线下场景带来更公平的竞争机会;三是支付机构系统建设与银行对接的压力大减,也可专注于产品创新与客户服务。

  连连支付副总裁郑箭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对于一些已经有很多直连银行合作的支付机构来讲,接入网联后,对他们现有金融渠道迁移会有一个短暂的影响,但这个影响也只是暂时的。

  “接入网联后,支付公司的数据不会共享。在我们理解看来,网联只是提供一种基础的金融设施服务,为支付机构提供的是清算服务。这个服务从任何一笔交易来看,仅限于这笔交易发生的机构与网联之间的关联,其他支付机构之间是不参与这个过程的,所以理论上其他支付机构也不会掌握到这笔交易信息的。”郑箭说。

  网联一股东单位人士告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网联在相当长的一段过渡期内会免费提供清算服务。理论上讲,在过渡期内,支付机构仍然按照以前与银行合作的方式,支付给银行相应的手续费不变。“过渡期后,支付机构应当会支付给网联相关的手续费,网联与银行对手续费进行二次结算。”该人士称。

  央行出台条码支付新规

  2018年的移动支付市场格局或将迎来不小的变化。

  2017年12月27日,央行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下称《规范》),不仅对业务资质要求、规范条码生成等进行明确,也对扫码支付进行了限额管理,同时对“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作出警示,上述规范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央行在答记者问中介绍,这三份通知和规范主要措施有五条,首先就是确立资质门槛,强调业务资质要求,明确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的付款服务时,应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支付机构为实体特约商户和网络特约商户提供条码支付收单服务的,应当分别取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和网络支付业务许可。

  同时央行要求,银行、支付机构应根据规定中关于风险防范能力的分级,对个人客户的条码支付业务进行限额管理。归纳来说,风险防范能力分为A、B、C、D四级,最高的是A级,可与客户通过协议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限额;最低的是D级,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B、C档的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上限分别设定在5000元和1000元。

  500元的最低限额对普通用户的影响并不大。市场统计表明,条码支付业务量的95%是单笔500元以下的小额交易,2017年上半年笔均百元左右。数据充分体现出条码支付小额、便民的特征。

  在本次新规中,央行明确提出“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市场份额,采取‘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薛洪言表示,支付本就是微利业务,中小支付机构无力补贴市场,站在监管机构角度,部分机构采取“烧钱”“补贴”等方式拓展市场不利于整个支付生态体系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新规实施有利于市场参与者之间展开公平竞争,但支付宝和微信恐受较大影响。“之前某支付巨头在2016年下半年几乎也要处于被边缘化的地步,2017年做了整年的补贴,使得重新做回来。”一位不便具名的第三方分析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支付宝表示,认同央行一直以来为规范条码移动支付所作出的努力。会持续收集用户和商户的实际需求,继续积极研发新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微信支付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公开资料显示,拥有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腾讯财付通目前旗下有微信支付、QQ钱包两大产品,用户数已超过8亿,日均交易笔数已超过6亿笔。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