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首页 >> 消费金融 >> 列表

监管趋紧敲击消费贷流向风控痛点

时间: 2017-10-16 14:51:39 来源: 长江商报  网友评论 0
  •  异常短期消费贷款半年新增3700亿,多头借贷或引发坏账和不良率走高

 异常短期消费贷款半年新增3700亿,多头借贷或引发坏账和不良率走高

    □本报记者 但慧芳

    在迈过培育市场、开发用户、做大业务这些门槛后,“野蛮生长”的消费贷市场迎来一连串监管政策。

    10月初,银监会对外公开表示,银监会将消费信贷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作为监管检查重点,加大对违规行为问责力度。此前,银监会曾表示,要严厉打击“首付贷”,严查挪用消费贷款资金,防范房地产泡沫风险。

    “这是‘消费贷’市场一直难以解决的痛点:以消费名义贷出的资金,很多并不用于消费,但各金融机构很难跟进资金的具体流向,对信贷的真实性用途进行核实。”10月14日,一位银行高管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直言。

    事实上,多位行业人士表示,除了资金流向问题,从市场准入门槛、信贷风险监管到抗风险能力、风险损失准备等一整套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消费贷市场还需加强。

    “留给各运营机构的时间并不多,预计合规经营要求将会很快落地。能掌握强大金融消费数据库和数据处理技术的机构,长期来看更具竞争优势。”一位互金领域人士指出。

    “红海”搏杀

    各金融机构各显神通

    从手机短信、电话营销到微信营销,受影响的普通白领人士小李近期开通了好几家平台和银行手机APP的账号或信用卡。“并不急着使用,但想着‘有备无患’。”

    “我在淘宝上都是先用消费信贷‘花呗’付款,按期再还款,反正按时还款也无需利息。”武汉的白领张先生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在采访过程中,一位豪车4S店销售人员极力向记者推荐其车贷分期和汽车美容分期产品。“很多老板都是做消费分期而不是一次性付清,现款购车越来越少,因为企业一般都缺现金流,消费分期利息实际不高,只比银行略高一点,客户可以省下一大笔充足的现金用来做生意或投资。”

    从渠道营销到场景营销,各类消费贷机构对市场进行的开发越来越深。

    “电商有场景优势、客户流量优势,消费金融公司有汽车、美容、教育、旅游等行业开发优势,银行有客户基础优势,现在几乎绝大多数能做借贷的金融机构都进入消费金融市场‘分一杯羹’。而且都容易赚到钱。”一位曾从事白领消费贷市场的金融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正式启动消费金融试点。2010年,首批4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牌照。2013年11月,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截至目前,国内已经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21家,总计发放牌照23张。

    除已经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国内各类银行主体均依托于信用卡、信用贷款等业务资质,开发了属于自己的消费信贷产品。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过去几年国内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增长呈上升趋势,2016年上市银行口径(剔除次新股)消费信贷(含信用卡分期)增速接近20%,银行之间竞争也趋于激烈,类似浦发、中信、兴业等原先以对公业务见长的银行也开始加大对消费信贷的倾斜。

    此外,各类电商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在金融创新背景下,先后开发了消费贷和消费分期产品。

    “消费贷市场公认现在到了‘红海’阶段,能覆盖的人群和地区基本已经覆盖到,机构主体也多不胜数。”上述人士表示。

    行业潜藏过度开发、借贷欺诈多重风险

    火爆繁荣背后,警钟已然敲响。

    根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近期统计显示,2017年3月以来,全国短期消费贷款同比走势大幅攀升,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约3700亿元,估计其中至少有3000亿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30%。德银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流入中国楼市的消费贷高达4000亿。

    长江商报记者采访过程中从银行人士处得知,随着消费贷大增,资金很容易通过消费贷流入楼市、投资和用作过桥。“跟2015年大量资金进入股市一样,今年以来资金进入楼市现象也较为突出,在银行借贷体系,这涉及一定程度的借贷欺诈行为。”

    该人士说,消费贷本质上是一类信用贷款,基于个人信用记录、所在公司实力、收入来源情况、个人资产等维度做出偿还能力判断和偿还预估。在这一评估体系下,借款人被默认为根据诚信原则做出借款申请,贷款机构以其历史信用体系做出还款能力估算,进而核定借款额度和借款利率。若用款方式由消费变更为投资房产或其他生意,则信用评估体系需要重新核定,此前的贷款额度很有可能会被取消。借款人若以消费名义进行消费贷申请,却并不用做消费,就涉及欺诈行为。

    多位行业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称,目前的金融体系下,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很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来追踪借款人资金的流向。“跨行倒几次手或者取现等,银行系统就没法追踪。”

    除欺诈风险之外,有金融人士表示,蜂拥而至的各金融主体对市场的挖掘,也产生了一定程度潜在的过度开发和过度挖掘的风险。“有些用户可能并没有借贷真实需求和足够的还款能力。在众多机构的鼓动下,容易产生一些不理性的借贷行为。”

    一位消费贷行业资深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称,最担心的是借款人因多头借贷引发的坏账上升和不良走高。“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客户借贷信息独立,机构之间很难判断某一借款人是否有其他借款记录,除非问题大面积爆发出来,这时已经晚了。”

    不过,从2016年开始,监管机构严查资金用款用途,如果查到一笔用途违规,有的银行要被监管部门罚款。而许多银行自身也加强了内部监管,自己监测到哪笔钱用途违规,会要求立即还款。

    未来消费信贷

    将由单一化模式走向多元

    事实上,今年9月以来,对消费贷风险管控的步伐,已经在监管和金融机构层面“多管齐下”。

    9月5日,北京银监局、央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辖内银行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并且要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深圳人行也已对辖内银行作出风险提示,要求银行对个人非住房类信贷资金用途开展自查。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监会广东监管局,也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个人消费贷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

    9月底10月初,银监会相关人士先后公开表示,将消费信贷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作为监管检查重点。目前主要采取的监管方法有三种:一是开展风险排查。北京、广东、上海、广西、贵州等银监局迅速部署开展消费信贷资金流向排查。二是加强规范管理。福建、深圳、广西、江苏、内蒙古等省(区、市)出台多项监管政策,重申监管要求。三是加大监管问责。江苏、上海、福建、重庆等银监局针对消费贷款用于个人购房首付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督促整改落实,部分银行也对违规挪用资金做了收回处理。

    “所在银行目前已经从总部层面下达了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市场监管的要求,近期银行对消费贷的审批流程和贷后管理上,均有所加强。”10月14日,一国有行银行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称。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多家银行都开始要求申办消费贷的客户提供消费发票、贷款资金流向等消费贷消费凭证。

    “对消费贷行业的行政监管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趋于严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冀志斌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强调,“过去未制定规则的监管空白点将会逐步完善,跟P2P一样,行业从业门槛也将有所提高。”

    冀志斌认为,目前一时兴旺、火爆的平台或机构并非是一定是未来的“赢家”,只有不断符合监管合规经营、注重风险管理的金融机构才能走得更为长久。

    “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注重消费贷业务充分与场景结合,如教育、医美、购物等场景;二是要掌握丰富的数据库和数据处理技术,不断完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三要看风控能力和持久运营能力,做自身擅长的领域。”有金融行业高管对长江商报记者说。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未来消费信贷市场将从原来单一化的信用卡分期模式走向多元,产品体系的丰富性、获客渠道的广泛性以及审批放款的时效性,都会成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异常短期消费贷款半年新增3700亿,多头借贷或引发坏账和不良率走高

    □本报记者 但慧芳

    在迈过培育市场、开发用户、做大业务这些门槛后,“野蛮生长”的消费贷市场迎来一连串监管政策。

    10月初,银监会对外公开表示,银监会将消费信贷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作为监管检查重点,加大对违规行为问责力度。此前,银监会曾表示,要严厉打击“首付贷”,严查挪用消费贷款资金,防范房地产泡沫风险。

    “这是‘消费贷’市场一直难以解决的痛点:以消费名义贷出的资金,很多并不用于消费,但各金融机构很难跟进资金的具体流向,对信贷的真实性用途进行核实。”10月14日,一位银行高管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直言。

    事实上,多位行业人士表示,除了资金流向问题,从市场准入门槛、信贷风险监管到抗风险能力、风险损失准备等一整套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消费贷市场还需加强。

    “留给各运营机构的时间并不多,预计合规经营要求将会很快落地。能掌握强大金融消费数据库和数据处理技术的机构,长期来看更具竞争优势。”一位互金领域人士指出。

    “红海”搏杀

    各金融机构各显神通

    从手机短信、电话营销到微信营销,受影响的普通白领人士小李近期开通了好几家平台和银行手机APP的账号或信用卡。“并不急着使用,但想着‘有备无患’。”

    “我在淘宝上都是先用消费信贷‘花呗’付款,按期再还款,反正按时还款也无需利息。”武汉的白领张先生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在采访过程中,一位豪车4S店销售人员极力向记者推荐其车贷分期和汽车美容分期产品。“很多老板都是做消费分期而不是一次性付清,现款购车越来越少,因为企业一般都缺现金流,消费分期利息实际不高,只比银行略高一点,客户可以省下一大笔充足的现金用来做生意或投资。”

    从渠道营销到场景营销,各类消费贷机构对市场进行的开发越来越深。

    “电商有场景优势、客户流量优势,消费金融公司有汽车、美容、教育、旅游等行业开发优势,银行有客户基础优势,现在几乎绝大多数能做借贷的金融机构都进入消费金融市场‘分一杯羹’。而且都容易赚到钱。”一位曾从事白领消费贷市场的金融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正式启动消费金融试点。2010年,首批4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牌照。2013年11月,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截至目前,国内已经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21家,总计发放牌照23张。

    除已经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国内各类银行主体均依托于信用卡、信用贷款等业务资质,开发了属于自己的消费信贷产品。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过去几年国内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增长呈上升趋势,2016年上市银行口径(剔除次新股)消费信贷(含信用卡分期)增速接近20%,银行之间竞争也趋于激烈,类似浦发、中信、兴业等原先以对公业务见长的银行也开始加大对消费信贷的倾斜。

    此外,各类电商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在金融创新背景下,先后开发了消费贷和消费分期产品。

    “消费贷市场公认现在到了‘红海’阶段,能覆盖的人群和地区基本已经覆盖到,机构主体也多不胜数。”上述人士表示。

    行业潜藏过度开发、借贷欺诈多重风险

    火爆繁荣背后,警钟已然敲响。

    根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近期统计显示,2017年3月以来,全国短期消费贷款同比走势大幅攀升,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约3700亿元,估计其中至少有3000亿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30%。德银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流入中国楼市的消费贷高达4000亿。

    长江商报记者采访过程中从银行人士处得知,随着消费贷大增,资金很容易通过消费贷流入楼市、投资和用作过桥。“跟2015年大量资金进入股市一样,今年以来资金进入楼市现象也较为突出,在银行借贷体系,这涉及一定程度的借贷欺诈行为。”

    该人士说,消费贷本质上是一类信用贷款,基于个人信用记录、所在公司实力、收入来源情况、个人资产等维度做出偿还能力判断和偿还预估。在这一评估体系下,借款人被默认为根据诚信原则做出借款申请,贷款机构以其历史信用体系做出还款能力估算,进而核定借款额度和借款利率。若用款方式由消费变更为投资房产或其他生意,则信用评估体系需要重新核定,此前的贷款额度很有可能会被取消。借款人若以消费名义进行消费贷申请,却并不用做消费,就涉及欺诈行为。

    多位行业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称,目前的金融体系下,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很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来追踪借款人资金的流向。“跨行倒几次手或者取现等,银行系统就没法追踪。”

    除欺诈风险之外,有金融人士表示,蜂拥而至的各金融主体对市场的挖掘,也产生了一定程度潜在的过度开发和过度挖掘的风险。“有些用户可能并没有借贷真实需求和足够的还款能力。在众多机构的鼓动下,容易产生一些不理性的借贷行为。”

    一位消费贷行业资深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称,最担心的是借款人因多头借贷引发的坏账上升和不良走高。“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客户借贷信息独立,机构之间很难判断某一借款人是否有其他借款记录,除非问题大面积爆发出来,这时已经晚了。”

    不过,从2016年开始,监管机构严查资金用款用途,如果查到一笔用途违规,有的银行要被监管部门罚款。而许多银行自身也加强了内部监管,自己监测到哪笔钱用途违规,会要求立即还款。

    未来消费信贷

    将由单一化模式走向多元

    事实上,今年9月以来,对消费贷风险管控的步伐,已经在监管和金融机构层面“多管齐下”。

    9月5日,北京银监局、央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辖内银行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并且要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深圳人行也已对辖内银行作出风险提示,要求银行对个人非住房类信贷资金用途开展自查。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监会广东监管局,也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个人消费贷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

    9月底10月初,银监会相关人士先后公开表示,将消费信贷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作为监管检查重点。目前主要采取的监管方法有三种:一是开展风险排查。北京、广东、上海、广西、贵州等银监局迅速部署开展消费信贷资金流向排查。二是加强规范管理。福建、深圳、广西、江苏、内蒙古等省(区、市)出台多项监管政策,重申监管要求。三是加大监管问责。江苏、上海、福建、重庆等银监局针对消费贷款用于个人购房首付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督促整改落实,部分银行也对违规挪用资金做了收回处理。

    “所在银行目前已经从总部层面下达了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市场监管的要求,近期银行对消费贷的审批流程和贷后管理上,均有所加强。”10月14日,一国有行银行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称。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多家银行都开始要求申办消费贷的客户提供消费发票、贷款资金流向等消费贷消费凭证。

    “对消费贷行业的行政监管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趋于严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冀志斌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强调,“过去未制定规则的监管空白点将会逐步完善,跟P2P一样,行业从业门槛也将有所提高。”

    冀志斌认为,目前一时兴旺、火爆的平台或机构并非是一定是未来的“赢家”,只有不断符合监管合规经营、注重风险管理的金融机构才能走得更为长久。

    “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注重消费贷业务充分与场景结合,如教育、医美、购物等场景;二是要掌握丰富的数据库和数据处理技术,不断完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三要看风控能力和持久运营能力,做自身擅长的领域。”有金融行业高管对长江商报记者说。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未来消费信贷市场将从原来单一化的信用卡分期模式走向多元,产品体系的丰富性、获客渠道的广泛性以及审批放款的时效性,都会成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 (责任编辑:dk123)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