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首页 >> 消费金融 >> 列表

国际化互联网 消费金融抢滩中国市场

时间: 2017-09-05 17:15:16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网友评论 0
  • 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潜力巨大。随着行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中国企业有后发优势。

  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潜力巨大。随着行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中国企业有后发优势。

  本报记者 唐福勇

  当我们仍沉浸在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规范的同时,一家起家于美国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开始瞄向了中国市场,并已经在中国运营一年之久。在9月3日北京的一场“科技赋能金融觉醒——2017一本财经智慧金融年度峰会”上,明特量化联合创始人兼CEO李英浩所作的一场《全球化战略下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知与行》演讲引起了业界关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发现,明特量化是2016年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家以国际化互联网消费金融为战略定位的公司,随后,本报记者就国际化下的互联网金融消费问题专访了李英浩。在他看来,中国目前还少有国际化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但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甚至远超美国等发达国家。

  中国经济时报:作为一家国际化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你认为目前全球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如何?中国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国外又有什么样的差异?

  李英浩:总体来看,中国还是处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早期阶段。但潜力非常大,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中国企业有很好的后发优势,从目前来看,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世界上都走在前列。

  美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其数据和行业基础设施要比中国好,监管也比中国规范。基于美国处于相对比较严的监管环境,中国和美国相比市场空间更多,虽然数据量可能差不了太多,但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体量很大,增长很慢;而在中国,不仅技术有后发优势,互联网能够代替传统的线下消费,同时中国还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消费型市场,蛋糕在不断增大,而美国的蛋糕是相对稳定的。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在2016年开展了网贷市场的规范化整顿,网贷市场出现了巨大分化,有人认为这将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寒冬,也有人认为是一个新的春天的来临,你怎么看?

  李英浩:我觉得随着监管的规范,促进了行业的成熟,实际上是利好。这会让之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没有真正实际能力的公司,也就是想赚快钱的公司,空间会越来越少。对于新进入中国市场的公司来说,中国现在的需求很旺盛。总体来看,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实质性受监管加强的影响,反而理财端越来越表现出旺盛的需求。

  中国经济时报:明特量化的战略定位是做全球化的网络信贷公司,目前公司如何区分运作国外与中国不同环境下的消费信贷?未来三到五年想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

  李英浩:我们的后台研发、产品研发以及大数据模型,都是统一的部门在做,前端则根据市场状况可能有一些调整和优化。但是基本的金融产品形态和流程与线下小额信贷相似,我们尽量把差别做到最小,能够通过统一的后台管理方式去获得其他市场。目前,公司先后在美国、中国、东南亚分别设立了分公司,为三地的用户带来网络智能信贷服务。仅以中国为例,截至2017年7月底,注册用户超过1000万人,单月放款超100万笔。

  对于具体目标,将稳固并不断扩大国内用户的占比,以专业的金融底蕴和超前的科技力量,为用户与科技金融架起一座桥梁,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同时,未来一年内,明特量化将引用美国和中国业务发展中的风控核心技术优势,持续发力东南亚这片蓝海市场的业务。

  中国经济时报:明特量化在中国的消费信贷对象是那些没有信用登记和记录的人群,这部分人群虽然风险较大,但成长潜力巨大,你怎么看待客户风险?

  李英浩:我觉得其实没有记录并不等于风险高,因为中国特殊的国情,央行的征信数据库还有大量的人群未真正录入,我们将其称为空白用户,空白并不表明他们信用差。另外,如果风险高,企业服务的定价也会高。整体来看,我们认为这部分客户很多是很好的,完全可以配备信用卡,但是银行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没有涉及到这一块。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唐福勇 (责任编辑:dk123)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