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影子银行”阴影难去 银信合作伤不起

时间: 2011-06-28 16:39:41 来源: 投资者报  网友评论 0
  • 发行提速,规模加大,短期化收益提高,银行理财产品整体呈现了急剧“井喷式”增长。种解读表示又是银信合作又是银行理财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也都逐渐需要被全部转入表内;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格外惹眼。

  发行提速,规模加大,短期化收益提高,银行理财产品整体呈现了急剧“井喷式”增长。

  钱!钱!钱!让人看花了眼。

  银信合作产品,作为银行理财的一种特殊形式,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信托理财的方式,部分或全部地运用信托平台来进行投资。

  经历了去年下半年的发行低点,以及今年春节期间的短暂停留之后,目前,银信合作理财已开始逐步回暖。

  “在调整期过后,包括未披露的数据,可以猜测,银信合作产品基本上已经恢复到了调整之前的一个水平。”一位业内人士对《投资者报》的记者说。

  对抗通胀伤不起

  自今年2月春节之后,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发行不断扩大,数量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35家银行截至6月17日,年内共发行银信合作产品2627款,其中,95%以上针对预期收益目标数据进行了披露。

  在发行银行中,以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的发行势头最为迅猛,发行数位列前三,而三家的发行数之和则占据了全部发行总量的半壁江山。

  面对市场资金偏紧、央行不断加息的现实,银信合作理财的各类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是,“负利率”下,受银行理财整体抗通胀乏力的影响,银信合作的表现却不能令人满意。

  根据近半年的发行数据统计,银信合作理财的平均收益率约为4.05%,兴业银行以6.5%的平均最高预期收益率排名第一。

  在年内投资并到期的1217款银信理财产品中,约93%的产品披露了到期收益率。

  与预期收益目标相比,披露产品基本达到了预期最高收益。

  其中,来自华夏银行的“华夏理财增盈增强型1093号理财产品27天”超预期完成0.3个百分点。

  《投资者报》记者研究年内发行和年内投资到期数据发现,杭州银行和北京银行表现不俗。不论是产品的设计发行,还是到期统计,其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均跻身前十。

  只是,在年内投资并到期产品中,只有平均收益居首的杭州银行勉强爬上了前5个月CPI平均线。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当下与通胀赛跑的命运中,负利率落后的现状依旧难有改观。

  组合调整伤不起

  自去年银监会发文限制银信合作以来,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投资策略也发生了转变,产品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组合运行的道路。

  今年前5个月,组合类产品的占比逐月上升。5月份更是达到了年内最高,约92.5%。

  “对于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产品的类别上。”普益财富研究员陈朋真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与之前的单一投向不同,组合类的产品主要采用资产池的运作方式。也就是说在产品发行时,先界定一定的投资范围。但实际操作中,资产池内的资产并非必选项,可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调整。

  “一般而言,银信合作的信托产品规模较大,募集难度较高。但是,银行自身的客户渠道较多,产品消化吸收能力强。”

  一位信托业资深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通过银行的拆分,能让更多的老百姓有机会接触到信托产品。只是银行也要从中分一杯羹的,这样,收益自然没那么高了。”

  “影子”特征伤不起

  影子银行,又称“影子金融体系”或者“影子银行系统”,一般是指有着部分银行功能却不受监管或少受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金融行为。

  在中国,“影子银行”一般主要体现在“银信合作”和地下钱庄等金融形式上。

  单就符合“影子银行”特征一说而言,银信合作目前的规模与位置多少有些尴尬。

  不监控,难防系统风险;监控过严,又恐怕愈控愈恐。

  年初,银监会发布通知,重申各商业银行应于2011年底前将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表外资产转入表内。众所周知,巨额的表外资产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往往容易成为监管漏洞,增加信贷隐患,对资产质量监督的难度加大。

  今年以来,刘明康已多次在公开场合下表达了对“影子银行”和银信合作之类问题的关注,这不能不引起行业的警惕。

  银信合作本身是个大词,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转表内,转哪些?又将如何转?

  带着疑问,《投资者报》记者进行了多方咨询,结果发现银信合作理财针对转表内的具体细节,各方说法不一,模棱两可。

  第一种通常的解读为,银信合作的信贷剥离类型贷款业务、房地产业务和地方融资平台业务等应逐渐纳入表内;

  第二种解读是,现在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资金投向中,具有融资类特征的投资标的例如信贷资产、信托贷款、票据资产和部分股权等项的资产也需要转入表内;

  第三种解读表示又是银信合作又是银行理财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也都逐渐需要被全部转入表内;

  而第四种解读则认为,就目前而言,归属于银行理财体系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与一般银行理财产品一样,无需计入表内资产。但是,如此这样,这类庞大的表外资产便很难说清楚。

  看来,银信合作理财的尴尬地位还将持续。

  信托代销伤不起

  现如今,贷款难出,存款搬家,银行“抢”钱,已遍布大街小巷。

  在银信收紧之后,另类的银信合作又开始了新的信托代销之路。

  “银行代销信托产品。” 高级理财顾问陈力(化名)不止一次地向《投资者报》记者提及,“为了吸引投资者存贷款,增加中间收入,笼络资产量较大的客户,银行也会自己去信托公司找一些项目,代销信托公司的产品。”

  “现在有些银行或个别银行以支行的名义也有这样的项目,但是数量还不是非常多。”陈说。

  据了解,在这种新的合作操作模式之中,银行充当类似中介的角色,将企业(或客户)同信托公司联系起来,由信托公司量身订制资金信托计划,再由银行去代销,以此获取一些中间收入。

  如此这样,不仅满足客户融资或收益需求,购买信托的钱需要专门的银行账户管理,这也间接帮助了银行吸收存款,将钱留在了银行。

  “你不抢自然有人抢,利润并非最大,可是,为了业务创收和揽住客户却也不得不做。”陈力说,“负利率下的银行里里外外越来越忙活,出新也是无奈,银行代销等各种赢利模式可也真是伤不起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占昕 (责任编辑:赵静)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