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陈四清: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下的贸易金融发展走向

时间: 2014-01-09 00:02:58 来源: 中国银行业杂志  网友评论 0
  •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贸易金融必将迎来全新机遇,贸易金融将越来越成为后危机时代金融创新的重要源泉。我国现有的大宗商品交易所已经开始国际化的拓展,商业银行将伴随大宗商品交易所“走出去”而实现贸易金融的全球服务。

  因势利导不断推进贸易

  金融服务升级

  在新的趋势下,贸易金融将成为中国金融市场未来发展和创新的重点。商业银行应把握机遇、积极应对,做好业务创新,政府和监管层面也应持续推进金融市场改革,为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快推进银行国际化经营

  美、欧、日等国银行业跨国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银行业的跨国发展进程与各自货币的国际化过程是相吻合的。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将有助于该国金融业获得更多业务增长空间,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也有助于该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以美元的国际化为例,美国银行业大举国际化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导了三次全球海外并购浪潮,这与美元确立国际货币领导地位的历史过程相一致;欧元的出现推动欧元区银行业呈现“本土集中—跨境渗透—泛欧经营”的跨国发展进程,大规模并购频频发生;在日本,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元国际化的发展,日本银行业跨国并购热情高涨。1984年,三菱银行收购加利福尼亚银行部分股权;1988年,东京银行收购加州银行65%的股权,并将其并入东京银行在当地的分行,成为美国的第十五大银行。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国家、全球最主要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之一。在《银行家》杂志2012年评出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四家跨入前十名,但在海外市场的资产规模、机构数量、客户基础、服务能力方面与国际一流银行仍存在显著差距。在目前以美元和欧元主导的国际金融市场中,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发展水平还较低。未来中国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的拓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必然要求中资银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推进。具体来说,应做到“两个结合”:

  第一,与人民币的“走出去”相结合。从长远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将促使我国境内形成一个以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和交易货币的、面向全球、高度开放的在岸国际金融市场,这个市场将与多个离岸人民币市场形成良性互动。中国的商业银行作为国内金融体系的主体和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最为广阔的客户基础、机构网络和人民币资产等,具备参与这一国际金融市场的先天优势,商业银行应借此契机,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经营能力,尤其是在香港、新加坡、伦敦、台北等地,借助人民币的大量积累和人民币市场的形成,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第二,与中国企业的“走出去”相结合。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进出口贸易、对外劳务和工程承包、股权投资、项目投资、兼并收购、境外上市、建立国际营销网络等多元化“走出去”格局;“走出去”的各种方式之间关联性增强,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成为国际贸易增长不可或缺的促进因素;企业“走出去”金融需求更广泛,囊括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性融资、直接融资、国际组织基金等。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全球服务网络,加快形成对我国主要经贸往来地区的全覆盖,构建起全球化全能化的金融服务链条,使机构设置、资源布局与企业“走出去”格局匹配,引领和推动企业“走出去”。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银行业杂志 作者: (责任编辑:bizcom)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