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陈四清:《贸易金融的趋势与策略》

时间: 2013-07-12 09:06:00 来源: 中国金融  网友评论 0
  • 贸易金融是银行服务于商品和服务交易、贯穿贸易链全程的综合金融服务,服务范围涵盖贸易结算、贸易融资、信用担保、避险保值、财务管理等各个领域,对于便利企业开展贸易、降低交易成本、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意义重大。
贸易金融是银行服务于商品和服务交易、贯穿贸易链全程的综合金融服务,服务范围涵盖贸易结算、贸易融资、信用担保、避险保值、财务管理等各个领域,对于便利企业开展贸易、降低交易成本、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意义重大。
 
国际金融危机后,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逐步深化、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逐步推进以及中国银行业在全球的相对地位逐步提升等大背景下,贸易金融不仅有效发挥着全球经济复苏“助推器”的作用,而且作为中国银行业的总体优势业务,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商业银行应深入洞悉、积极应对,准确把握贸易金融未来发展脉搏。
 
贸易金融业务的发展面临全新的市场环境
 
贸易结构升级。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对外贸易第二大国。进出口贸易额从2002年的6000多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3.87万亿美元。从贸易区域结构来看,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近年来需求不振,我国与东盟、金砖国家的贸易将成为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从贸易产品结构来看,受劳动和资源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要素驱动型”对外贸易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将是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目标。未来几年,我国对外贸易仍将保持稳步增长,外贸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地位也将继续保持。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升级的同时,国内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日益显著,为银行国内贸易金融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企业“走出去”范围拓展。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除了产品出口外,企业直接投资、承包工程等均呈现持续增长的局面。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企业共对超过2万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金额4400多亿美元;2000~2012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营业额近6000亿美元。“走出去”企业要求银行提供贯穿“走出去”全过程的综合金融服务,包括贸易结算、贸易信贷、交易咨询、风险管理、信用担保、现金管理、财务顾问等。除此之外,一些重大“走出去”项目的成功实施背后,往往都有配套的独具特色的贸易金融服务方案。
 
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此过程中,传统存贷业务利差空间不可避免要受到挤压。与流动资金贷款相比,贸易金融业务兼具资产业务与中间业务特征,综合性强,收益多元化,受利率市场化冲击较小。未来几年内,我国还将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并推进外汇市场发展,丰富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企业对外汇远期、期权等汇率保值避险类贸易金融业务将有旺盛需求。
 
人民币“走出去”步伐加快。当前,跨境人民币政策框架基本确立,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步增长。2012年全年,境内70余家金融机构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达到2.94万亿元,占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量的8.4%,资本项下人民币直接投资金额超过2800亿元。2012年末香港地区人民币存款余额约5600亿元,占当地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比重超过8%;新加坡、伦敦、卢森堡也在积极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商业银行通过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贸易融资、海外人民币存款、贷款、资金、清算等各项业务,可以满足企业多方位的金融需求,拓展海外客户基础,真正打入当地金融市场。
 
“金融脱媒”“产融结合”趋势明显。发达国家经验表明,金融脱媒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许多企业已通过参股、投资、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与银行等金融企业合作。传统金融客户开办财务公司,自行叙做结算和融资等业务。以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为代表的非金融企业通过强大的电子交易平台或物流配送平台,加快向传统的贸易金融服务领域渗透。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深度融合,在一定程度挤压了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空间,但也将为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的发展带来深刻变革。
 
新监管规则实施。近年来,全球银行业积极研究和推进实施新巴塞尔协议。新协议要求银行对风险进行量化、立体化、精细化的管理,贸易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它还要求银行建立更加科学的,综合考虑风险、收益、资本成本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轻资本、高收益的产品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部分领域和特定的实施阶段,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例如,在初级内评法下,合格风险缓释工具的认定范围相对较小,导致贸易金融业务的低风险特性无法充分体现,资本占用存在高估的现象;在杠杆率的计算上,一定程度忽略了表外科目中不同种类资产的根本区别,当银行面临杠杆率压力时,会倾向于挤压表外业务,从而对信用证、保函等传统贸易金融业务带来不利影响。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 作者: (责任编辑:bizcom)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