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供应链金融市场空间庞大 风口浪潮下两大趋势发展明显

时间: 2018-12-05 13:49:00 来源:   网友评论 0

2018年供应链金融站上风口 两大趋势值得关注


2018年供应链金融站上风口,传统金融机构、核心厂商、电商平台、物流企业等机构纷纷杀入,抢滩庞大的供应链金融市场。这一轮供应链金融热潮中有两大趋势值得关注,一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及核心厂商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其背后各有考量和动机。二是各参与方通过科技手段降低核心企业门槛、解决信用多层穿透问题,甚至“去核心企业化”来破解“链”上难题。


供应链金融风再起


2018年供应链金融站上风口,新老“选手”纷纷抢滩庞大的供应链金融市场。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各参与主体的动机不同,供应链金融的再度崛起,背后离不开政策驱动和庞大市场空间带来的吸引力。


政策驱动发展


2017年10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简称“84号文”),要求加快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84号文被业内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监管明确提出支持供应链发展,并设定了数量指标,各方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供应链金融市场空间庞大


除政策驱动外,供应链金融火爆背后不乏市场吸引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供应链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9月,我国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14.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8%。2017年底,我国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达13.48万亿元,比2016年底同比增长8.5%。  截到止2017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达到14.42万亿元,受到监管政策影响,互联网金融C端业务受到冲击,B端金融发展有望爆发,预计2020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7.01万亿元。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我国的海量中小企业未能得到金融资源的有效支持,国内贸易应收账款、存货以及预付账款规模合计接近110万亿,天量的贸易资产规模蕴藏的巨大金融价值未得到有效利用。


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及核心厂商成为供应链金融浪潮主角


今年核心企业搭建产融平台、进军供应链金融趋势最为明显,包括海尔、TCL、美的等大型核心企业都在抢滩这一市场。目前核心企业进军供应链金融的内生动力主要有三:一是核心企业通过支持自身供应链内成员企业,可以梳理并优化供应链管理节点,提升供应链整体经营效率;二是在现阶段,大型企业传统实业经营利润有所下滑,激发了其通过挖掘供应链金融价值、提升整体利润水平的动力;三是伴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要求不断细化,通过供应链金融安排优化财务报表,成为众多大型核心企业的共识及选择。


对核心企业来说,上游决定采购成本,下游决定销售。只有帮助整个产业链提高金融效率,才能和其他核心企业的链条进行竞争,这是核心企业介入供应链金融最大的动力。当前的竞争不是单个企业对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链条与链条的竞争。如果核心企业很强,但供应商很不稳定,会削弱核心企业竞争力。


过去中型股份行一直是银行业参与供应链金融的主力。由于供应链金融存在单笔贷金额小、操作环节繁杂等特征,相对属于劳动密集型业务,不太受大行青睐,而小银行受制于核心企业客户资源和供应链专业风控技术,参与程度也相对较低。


今年中小银行明显加大了供应链金融参与力度。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家政策鼓励,监管部门不断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供应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二是供应链金融通过嵌入企业日常经营流程提供服务,可以确保贸易背景的真实和资金的用途,风险相对较小,银行还可借此实现基础客群的稳定获取,有些外资银行将其喻为“银行业务稳定器”;第三,无论是授信资金规模还是价格,中小型银行都难以满足核心企业直接授信的要求,但可通过满足大型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需求,来拓宽、稳固与大型企业的合作空间。


破除“链”上难题 区块链技术来帮忙


以参与主体和增信模式来划分,目前供应链金融可以主要分为四大模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应收账款增信式、核心厂商的产业链增信式、电商平台的交易信息流增信式、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增信式。


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围绕核心企业展开,基于贸易真实背景(比如评估来自核心企业应收账款)为上下游企业放款,这种模式被业内称为“1+N”模式。


这种做法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对银行来说,一般只有特大企业才能成为其核心企业,但不是所有银行都有这类客户资源;二是核心企业的信用传导是有限的,参与主体只能局限于服务核心企业的一级供应商或经销商,难以触达其二级乃至N级需求。


从今年供应链金融发展情况看,一大新趋势是通过降低核心企业门槛、解决信用多层穿透问题,甚至“去核心企业化”来破除“链”上难题。


多元竞争格局逐渐成形


未来切入供应链金融的主体会很多,龙头企业、物流公司、供应链服务公司、B2C电商、B2B电商、SAAS服务商、ERP服务商等,各方会围绕自身优势整合商户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资源来切入供应链金融服务。


未来供应链金融发展关键在于商业模式和金融科技两个方面。商业模式方面,核心在于如何通过商业场景整合商户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商业资源,形成供应链金融的底层商业生态,实现对主体信用和货物的双重控制。金融科技方面,关键需要利用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去降低获客成本、运营成本以及风险成本,形成安全高效的供应链金融资产,例如区块链化的债权凭证或者智能仓储基础上的仓单质押等。


核心企业的核心优势终归是产业经营,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往纵深开展,其资金体量和金融风控能力都会面临瓶颈。因此,核心企业和银行未来很可能会形成同生共赢的深度联盟合作机制。核心企业专注于自身生产经营优化,并定向开放产业链相关资源,而银行则负责专业风控技术的注入和资金资源的提供。


相对于市场其他供应链参与主体,银行作为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商,在某些方面也具有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特定优势,包括:经营及牌照合规、公信力高、管理体系完善、资金动员及头寸管理能力较强等;尤其在业务实践和风控能力方面,银行可凭借多年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经验沉淀及成熟的风险识别、管控体系,实施有效的风险经营和业务创新。


中小微企业普遍抗风险能力较弱,提供供应链金融过程中要注重关注风控问题。小微企业出现风险问题大概有几种:一是盲目扩张,实行业务多元化,不踏踏实实干一件事情;二是上游的核心企业拖欠账期,把企业拖垮;三是其所处行业出现巨变,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冲击。


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需提前做趋势预判,对所服务产业进行一个配置或者组合,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进行一个有效比例的调配,尽可能降低经济周期波动对资金安全产生的影响。我们会降低对这种稳定性较差的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并通过风控模型判别企业在生产链条中的风险。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