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供应链金融“新路”可行性研究

时间: 2016-07-13 11:35:09 来源: 东方财富网  网友评论 0
  •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未来将走向何方?会产生什么新机会?”这个问题近来拷问着每位国内致力于金融创新的业者。

来源:东方财富网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未来将走向何方?会产生什么新机会?”这个问题近来拷问着每位国内致力于金融创新的业者。


供应链金融这一概念在国内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准确而言,供应链金融是为中小型企业制定的一套融资模式。据测算,一条供应链上80%以上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本身财务管理及资金流的脆弱,加上机构信贷融资手续复杂,需要一定的抵押物增信,使得高频、短期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成为棘手难题。


而将单纯融资需求整合到供应链的管理中,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以真实存在的贸易为背景,通过对资金流、信息流、物流进行有效控制,把单个企业不可控的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提高链条上各个企业在金融市场融得资金的可能性。另外从模式上看,供应链金融融资较传统融资更加便捷,融资企业议价能力也相对提高。


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供应链金融经历了线下、线下转线上、电商供应链金融和开放化的供应链金融四个阶段。而针对供应链的融资,则从相对封闭走向更加开放,金融玩家开始多元化,银行、上市公司、电商以及目前在风口的P2P企业多方参与。“互联网+”时代,供应链金融与P2P借贷联姻,亦新生出(1)与核心企业合作,给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做融资;(2)大宗商品服务商自建P2P平台;(3)核心企业出资设立P2P平台;(4)机构发起成立;(5)与保理、小贷公司合作等多种模式。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通过对融资参与主体、融资条件、金融机构参与程度、信息披露、风险对比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相较于传统金融,供应链金融具有优势(如表1所示).

供应链金融“新路”可行性研究

对金融机构来说:一对一的传统融资方式,人工、时间及风险识别等成本相对较高,金融机构参与仅限于对应的融资企业,对风险的把控相对较差。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金融机构通过对融资企业所处生产线的地位进行综合授信,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


对融资企业来说:传统融资模式下,融资企业处于弱势地位,且难以保证资金的高效运转。而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通过核心企业的作用,将个体信用扩展为企业链信用,提高了与金融机构的话语权。


因此,供应链融资与银行业者提供的融资模型形成一定差别(如图1、2所示).

供应链金融“新路”可行性研究

而供应链金融也与传统贸易的保理、货押金融业务存在区别,保理和货押属于简单的贸易融资商品,而供应链金融是核心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达成的面向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融资业务。前者是基于单个融资企业或者单个融资节点进行的融资,而后者更加注重金融机构和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链条的整体把控能力和资源笼络能力,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交互性更强。


从业务模式看,供应链融资包括: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质押融资、预付账款融资三个方式。首先,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如图3所示)。企业为取得运营资金,以合同项下的应收账款作为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


其次,存货质押融资(或融通仓融资)模式(如图4所示)。融资企业以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存货作为质押物,期间引入第三方物流公司对质押物进行监督管理、进行融资。各自的角色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对货物完成验收并进行评估,向银行出具相应的证明文件,银行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一定额度授信。其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质押担保和信用担保。

供应链金融“新路”可行性研究

再次,预付账款融资(或称保兑仓融资)模式(如图5所示)。上下游企业签订交易合同,共同向金融机构办理保兑业务。需要说明的是,该类业务有买方承诺回购,有效地拓广了卖方的销售渠道,而买方也可以分批次购得货物,降低了财务成本和仓储成本。


P2P,下一波蓝海


当下供应链金融进入开放化供应链金融的第四个发展阶段,而时下是P2P发展的第八个年头。有人认为,“P2P供应链金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核心就是“1+n”模式,1即为核心企业,n是与核心企业匹配的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该时期的供应链融资主要集中在线下,银行难以评估融资项目的真实性,加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信息闭塞,造成重复抵押屡禁不止,大量的假仓出现,潜在风险很大。而现阶段,供应链金融业务走向开放,银行、电商、互联网金融机构根据不同的市场属性,进行业务上的补充和完善。P2P供应链金融业务在风口上应运而生,较好地弥补了8%-18%融资区间的中小微企业的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将P2P网贷与供应链金融业务相结合的企业有20余家(如表2所示),涉及到的行业主要有大宗商品、房地产、农业、制造业等。

供应链金融“新路”可行性研究

P2P平台涉足供应链金融的方式可以分成五类。


第一类,P2P平台与核心企业合作,给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做融资服务。如开鑫贷,从页面披露的信息看,目前开鑫贷与21家企业达成合作,融资方持有上述企业开立的商业承兑汇票,质押在开鑫贷平台,进行融资。核心企业承诺到期兑付。


第二类,大宗商品服务商自建P2P平台,如中瑞财富。一方面大宗商品体量大、规模大,比较符合供应链金融的资本特性。另一方面,大宗商品融资企业对资金的需要期限较短,而P2P平台能够较好地满足投资人对流动性的要求。


第三类,核心企业出资成立P2P平台。如海融易,由海尔集团出资成立,平台的小金链项目为供应链融资项目,由海融易平台联合保理公司给海尔集团产业链上的企业开展融资服务。


第四类,机构发起成立。如道口贷,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发起,以清华北大校友圈为核心阵地,主要专注于校友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服务。


第五类,P2P与保理、小贷公司合作。如爱投资,融资方将应收账款权利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公司向爱投资平台申请融资,在交易的过程中,原债务人为第一还款来源,保理公司承担回购业务。


风控,永恒之心


P2P平台涉足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利好,主要集中体现在对交易撮合的平台本身与融资需要方。


首先对P2P平台而言,固然是有迅速做大规模的内在需要,例如早期积木盒子通过与小贷、保理公司合作,对接中小企业融资,业务规模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就是基于这个原因。但转而进入监管元年,业务项目与深挖市场带来的长期红利才是“转型”供应链的最大动力。


由于鱼龙混杂,以及很多P2P公司的不规范操作及欺诈行为,对P2P行业已经造成了沉重打击。P2P平台与供应链金融服务业务的结合,有力地狙击了行业发展中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并且以真实贸易为背景,以三流合一的商业闭环为支撑的融资模式、以核心企业的信用和产品价值担保为保障的供应链金融成为新卖点,供应链金融成为网贷投资者选择资产时的追逐热点。故而,打造优质的P2P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提高平台产品的风控安全体系,实现金融服务产品端资产的多类型,贯穿产业链,模式灵活且接地气,是当今P2P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公司倾注力量要实现的核心任务。


而专注供应链行业,深挖市场则是商业利润点的源头。以大宗商品行业为例,主流商品几十种,市场体量规模巨大,所以注于此、深耕于斯,管控好货值及核心企业的信用,就能把P2P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做大做强。


对融资方的利好可以从四方面细化。


第一,P2P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P2P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由于信用和风险识别成本较高,较难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取授信。P2P供应链金融深入到产业链,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货物质押融资、仓单融资、代理采购等灵活多样的融资模式,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第二,满足了处在各个贸易阶段的融资企业需求,通过结算、担保、账款管理等关键点功能,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综合性的融资服务。


第三,与金融机构现有业务系统集成的便捷。供应链融资平台采用SOA架构、组件式的设计模式、标准的业务活动、灵活的流程配置,可以与P2P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现有的风险管理系统、支付结算系统、核心系统等无缝集成,降低新产品给P2P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带来的系统架构风险。

供应链金融“新路”可行性研究

就如同P2P一样,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供应链主体,也包括上下游。


需要直面的是,P2P供应链金融是围绕着核心企业展开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核心企业掌握了供应链的核心价值。在P2P供应链金融服务中,一方面核心企业能否对其上下游客户承担起对整个P2P供应链金融的担保作用是一个问题,能否为其存在的贸易及服务产生的债权债务予以确认或认可,并配合融资服务企业做好相关的资金管理,以及其所能承受的负债额度,是目前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重点问题。


而上下游企业信用风险的存在,则主要源于P2P供应链金融中,围绕着核心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是融资主体,但这些中小型公司的治理结构一般都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资产规模较小、一般也没有核心技术,特别是在当前国情下,为了规避税收或者降低成本,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大多数都存在两套甚至多套账,向P2P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经营数据等缺乏可信度。甚至为了规避最终的风险,出现虚假的注册资金,通过资金过桥形式完成注册资金的实缴义务,再以各种名目全额抽出。


业务操作产生的风险,是P2P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最需要防范的风险之一。P2P供应链金融平台上的服务产品,需要精心设计并严格执行,目前有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P2P平台,在设计产品的阶段,关注度集中在如何尽早地收取到平台服务费、如何吸引投资人更多更快地投资,而常常忽略对融资客户用款方面的风险控制环节的设计。另一个操作风险来自于日常人员的操作,比如在办理货物质押融资中,一线监管人员没见到货权确认书即办理完质押背书手续,或者没看到第三方物管系统中显示货权及货位、货物规格、型号信息、账面质押物,与现场货物无法核对,就匆匆办理了放款,必定会造成后续的被动及风险。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