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供应链对制造业到底有多重要?

时间: 2020-01-17 19:37:38 来源: 制造强国四方馆  网友评论 0
  • 现如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也是企业所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要打造高效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不仅需要借助创新技术,还需要搭建起一个全生态、全链协同的平台。

  现如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也是企业所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要打造高效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不仅需要借助创新技术,还需要搭建起一个全生态、全链协同的平台。


  面对飞速变化的技术市场和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制造业的供应链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供应周期变长、呆滞物料增多、频繁的供应短缺、原材料涨价和产能受到限制等等问题使制造业成本居高不下。


  现如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也是企业所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要打造高效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不仅需要借助创新技术,还需要搭建起一个全生态、全链协同的平台。


  制造业供应链服务体系短板显著


  目前我国已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其中的原因,除了技术水平外,从当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来看,供应链服务体系是非常显著的一大短板。


  对比主要发达国家制造强国的发展路径,关键的一点就是发达的供应链体系支撑了制造业的竞争力。


  从当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来看,供应链服务体系的短板明显。


  由于供应链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对制造业企业的服务没有顺畅的体系保证,是点式的、割裂的、不系统的、低效的,以至于大量制造企业还处于传统的经营状态:


  采购部门为找到性价比合理的原材料,要一家一家地比较;物流部门为快速、低成本地组织运输,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生产和销售部门的计划很难准确地安排,以至于需要前面有原料仓库,后面有成品仓库,做不到零库存管理;


  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考虑资金问题、与银行沟通。


  我国工业和流通企业流动资产年周转率只有3次左右,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在10次以上;


  工业企业产品库存率达到9.4%,主要发达国家不超过5%;


  中小企业互联网使用率和云服务渗透率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有3~4倍;


  企业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达到30%~40%,是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


  制造业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往往是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


  供应链服务体系缺失,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并且运营效率不高,有企业存货周转天数在2个月以上,周转不畅带来了运营成本的大幅上升,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性服务的配套滞后,特别是供应链服务体系的缺失。


  我国供应链管理发展滞后的原因


  首先,是发展供应链体系的意识比较薄弱。


  相当一部分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看不到供应链服务中的“蓝海”或找不准切入点。


  其次,供应链的主干没有打通,组织化程度低。


  企业之间缺少开放共享的供应链信息化平台以及交易支付平台;缺少大型平台型企业对供应链的整合与支撑,以致于供应链上各主体之间没有有效的连接起来,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没有打通,各类生产服务无法形成系统化的协作,也难以与生产制造紧密联动。


  第三,就是政策支持有待完善。


  尽管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但由于许多地方对供应链体系的重视程度和研究深度还不足,管理职能也比较分散,能够出台具体实施细则、走完政策“最后一公里”的比较少,发展供应链服务体系所必须的要素基础还远远不够。


  此外,劳动力及土地成本逐年上升,专业人才缺乏等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的发展。


  优化供应链管理可降低企业成本


  任何企业都是围绕产品和服务进行市场竞争的,而通过供应链优化可以有效降低产品在设计、生产、组装、配送、交付等各环节的运营成本,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和运转效率,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


  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的兴起引发了企业营销、管理、生产以及物流方式的深刻变革,也给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创新,电商供应链管理利用互联网的快捷、不受地域限制的优势,让供应链管理变得更加科学和高效。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日前曾表示,


  工业电子商务以供应链为核心形成(数据流)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等闭环,通过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并不需要太多的数字化改造就可以通过供应链的协同与优化推动提质增效和节能降耗,为各工业细分领域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具体来看,电商供应链管理优化重点分布于四个区域:采购模式数字化的形成、供应链中的产品设计、生产网络的构建和供应链的流程优化。


  1、采购模式数字化的形成


  第一个区域是采购模式数字化的形成。


  在工业制造业领域的传统采购模式下,一家大中型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动辄牵涉数十万级SKU,需要对接的供应商成百上千家,不仅让企业供应链管理负担过重,且流程环节过多也让企业对供应链品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风险。


  而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驱动,供应链平台不仅仅能够提供商品,更能够通过互联网将数以万计的供应商和服务商能力加以整合,建立起统一高效的互联网供应链协同平台。


  让众多供应商的寻源、询价报价、招投标、商业谈判、采购执行等一系列复杂的采购程序集成化,最终简化为网络寻源、网上比价、网络下单等简单的操作流程,进而高效率的完成采购工作。


  而这个集成和统一的过程,便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造价值的过程。


  2、供应链中的产品设计


  第二个区域是供应链中的产品设计。这一区域涉及交易成本、作业成本和部分直接成本。


  比如有些产品和服务要求相关供应商在设计阶段就紧密配合。供应链伙伴初次建立合作关系时的交易成本将在这一部分成本中占绝大部分,特别是一些需要供应商协同开发的产品,在初期可能需要对这类供应商进行战略投资,从而产生非常高的交易成本。


  但由于彼此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关系,该投资将在后期合作中通过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来获得回报。


  另一方面,在产品设计中采用不同类型的器件亦会涉及到成本的不同,比如使用专有器件,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成本和采购作业成本可能相对较小,但将来售后维修服务成本高,而且采购风险较大。


  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综合考虑所涉及的成本来进行器件的选择。


  3、生产网络的构建


  第三个区域是生产网络的构建。


  这主要指制造商与其供应商和代工伙伴之间的网络布局,这其中涉及了制造商与供应商、代工伙伴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的交易成本,管理供应和生产流程的作业成本及元器件与服务价格等直接成本。


  供应链上的每个厂商都试图将自己的生产基地布局在既靠近主要客户,又靠近重要供应商的位置上,同时期望能保持较低的生产成本。


  要实现这些目标,制造商应基于产品的特点,根据位置远近、技术要求复杂度、原材料供应获取难易程度和客户需求反应等因素综合分析总成本。


  4、供应链中的流程优化


  第四个区域是供应链的流程优化。包括采购流程、生产流程和价格流程等的优化。这一部分主要强调成本削减措施,包括降低直接成本和作业成本。


  分析供应链整体的生产流程和库存最佳点,分析导致废品率较高的原因,重新设计生产流程或优化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订单履行等,这些举措有助于找出供应链的薄弱环节。


  我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只有更加重视服务于生产端的服务业发展,创新供应链服务模式和体系构建,才能推动实体企业的变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力提供有效途径。


  来源:制造强国四方馆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制造强国四方馆 作者: (责任编辑:lvpei)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