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供应链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时间: 2010-02-08 23:19:23 来源: 中国信息化  网友评论 0
  • 中资跨国公司利用 进行出口贸易,不但可以拓展国际市场,而且还能减轻企业税务负担,但是,如何盘活离岸公司的应收账款却成了难题。
  中资跨国公司利用离岸公司进行出口贸易,不但可以拓展国际市场,而且还能减轻企业税务负担,但是,如何盘活离岸公司的应收账款却成了难题。

“我们集团80%的出口都通过香港分公司进行,因此,应收账款大多体现在离岸公司,由于债权没有体现在在岸公司,所以银行的各种应收款解决方案对其都不适用,在岸公司要融资,却没有合格的应收账款,资金流动大受限制。”深圳长飞电子财务总监对记者说。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的中小企业都出现了资金缺口。某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既有市场也有销售渠道,但由于存在资金缺口,使原材料的采购,商业物流捉襟见肘。为此,重庆市与深圳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深发行)签订了一笔300亿元的信用支持,这笔信用支持最大的特点在于,企业只需要向银行提供订单,就能获得全额的贷款,以保障企业在流通环节的资金链。

不仅仅是深发行,实际上,商业银行已经注意到其中的风险和机遇,对以供应链为服务对象的金融业务给予相当大的重视,并纷纷推出相应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2009年7月28日,深发银行宣布推出3款保理业务新品:离在岸联动出口保理业务、融资租赁保理业务、国内保理业务商业汇票结算方式。而来自供应链金融电子平台提供商Demica公司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11月,全球最大的50家银行中,有46家向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剩下的4家也在积极筹划开办该项业务。

供应链金融热潮

为何供应链金融会迅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实际上,一方面,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以及在其他业务领域贷款所造成的损失和核销,使一批国际性银行大伤元气。2008年初,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不约而同地观察到整个银行业此前6个月中信贷紧缩的问题,这使大批供应链的财务层雪上加霜;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开始进入很多大型企业财务执行官的视线。对他们而言,供应链金融作为融资的新渠道,不仅有助于弥补被银行压缩的传统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而且通过上下游企业引入融资便利,自己的流动资金需求水平持续下降。

2009年,上述理由显得更加充分。同样重要的是,供应链金融的潜在市场巨大,根据UPS的估计,全球市场中应收账款的存量约为13000亿美元,应付账款贴现和资产支持性贷款(包括存活融资)的市场潜力则分别达到1000亿美元和3400亿美元。

就国内形势而言,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先生认为,“借助供应链分析技术,通过供应链贸易融资,可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别是成长性最强、最具活力的中小企业群体的融资需求。对银行而言,供应链金融既是新的信贷评审技术,而且沿着供应链拓展业务,大大提高了营销的针对性与效率。

记者了解到,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多以赊销方式争取“核心企业”订单,因而造成应收账款大量存在,且具有笔数多、金额小、总量大等特点,资金占压严重,极大束缚了企业的发展,让中小企业不得不直面流动性资金不足的风险,企业资金链明显紧张;另一方面,此类企业规模往往不大,自身抵押担保物并不充分,资本不足和信誉缺失等特点也难以满足银行传统授信的要求,“融资难、难融资”,是这类中小企业的共同境遇。

2009年4月8日,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集团(Coface)在上海等多地针对中国内地“企业微观付款行为”发布了《2008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状况调查报告》。据该报告显示,企业通过赊账销售已经成为最广泛的支付方式,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54.1%上升至2008年的64.9%,与之相对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货到付款的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25.8%滑落至2008年的12.9%,而赊账销售额占企业国内销售额的比重更是攀升至了51.3%。

所以,国内供应链金融真正的需求来自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在供应链中寻找一个核心企业,并以此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整体提供金融支持。在这种服务及风险考量模式下,由于银行更关注整个供应链的贸易风险,对整体贸易往来的评估会将更多中小企业纳入到银行的服务范围。即便某个企业达不到银行的某些风险控制标准,但只要这个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稳定,银行就可以不只针对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风险评估,而是对这笔业务进行授信,并促成整个交易的实现。

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导致商业银行日益预感到高端客户脱离而去的危机。面对中小企业这个近在身边并急速壮大的市场,商业银行开始了新一轮的市场开拓。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信息化 作者: (责任编辑:bizcom)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