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首页 >> 股票 >> 股市导读 >> 列表

大盘有望再创新高 下一目标2700点

时间: 2009-04-22 10:17:01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综合  网友评论 0
    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出现通胀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有通胀,那就意味着流动性的改善,意味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成功。我们认为,我国目前面临的是通缩压力。

    两种观点对立

    近来人们对经济的看法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担忧通胀,认为央行采取了与美联储类似的做法,即大量投放货币,既然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那 么货币发多了,通胀就要起来;另一种观点是认为中国经济正面临通缩压力,因为全球经济都已经处于周期性下行过程中,中国最近几个月无论是PPI还是CPI 都是负数,如果未来依然保持这个态势,那么就是通缩了。

    这两种观点看似都有一定道理,但历史上好像很少出现面对同一个经济态势而形成 两种完全相反观点的现象。还有人把这两种相反的观点进行融合——“短期看通缩,长期看通胀”。但问题是短期究竟多短,长期到底有多长,如果说短期会持续一 两年,那也就意味着步入了通缩时代,如果说从明年起就将开始通胀,那就没有通缩可言了。

    究竟孰是孰非,我们不妨先来分析通胀与货币投放之间的关系。弗里德曼的著名论点“通货膨胀总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被引用得最多、最广的经典语句,所以人们也就习惯于把货币投放与通胀联系起来。但弗里德曼并没有说货币发多了必然导致通胀。

    事实上,中国在过去三十年来一直保持M2的高速增长,M2的年均增长率为21.8%,而同期GDP年均增长率为9.8%,CPI年均涨幅为5.7%。因 此,中国的M2年均增长率比GDP与物价年均增长率之和平均高出6.3个百分点。按照西方的经济运营规律来看,M2增长率基本上等于GDP增长率加上 CPI(两者之和约等于名义GDP),但中国M2的增速却在大多数年份远远高于名义GDP增速,这意味着中国在货币增量巨大的情况下,没有发生通胀,这种 现象被称之为“中国之谜”。

    既然过去货币发多了未必引起通胀,那么,本次广义货币增速的上升凭什么一定会引起通胀呢?如果我们对过去 30年中国历次通胀与GDP增长之间做一相关性分析,就会发现:30年中我国共发生了四次通胀,而每次通胀都发生在经济上升周期中;而且,只要CPI单月 涨幅超过8%,就意味着经济上升周期的结束。因此,中国至今为止还没有过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发生通胀的案例。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综合 作者: (责任编辑:dulina)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