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时间: 2011-11-14 12:03:48 来源: 金融时报  网友评论 0
  •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县域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也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

  理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是一个长期性的复杂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而要有效解决既需要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更需要金融体系的努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既要重视其短期困难,也要运用综合手段构建长效机制,最终实现企业、银行与社会的三方共赢。

  (一)引导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承贷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要不懈努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要积极地加强内部管理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调整经营策略,修炼内功,下力气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应变能力,在实现企业稳步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适应结构优化要求,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增强资本运作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信用水平,创造满足融资需求的良好条件。同时,中小企业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如寻求民间融资、国际贸易融资等,多渠道合理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此外,还应该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扩大资金来源。

  (二)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是要加强金融组织创新,完善与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多层次银行体系。要推进政策性银行建设,发展社区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鼓励创办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完善与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多层次银行体系。二是各金融机构都要更加勤勉尽责,深入实际确实了解中小企业的实际困难,更有针对性地做好金融服务,对符合条件的贷款要及时审核发放,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三是要改变顺周期的信贷投放原则,做到“区别对待,择优扶持,保证重点,适时调节”,确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型产业项目得到资金支持。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急、频、小”的特点,创新信贷服务品种,简化贷款手续,采取差别化服务的信贷措施,建立新形势下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机制,包括建立对信贷人员的激励机制、尽责的免责机制和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以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是解决问题的长远之策

  发展中小企业是一个社会问题,具有一定公共性质,因此政府要参与、推动和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建立协调磋商机制。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管理职能,成立中小企业健康协调发展工作领导机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经济、金融情况,提出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磋商和协调,督促相关部门按照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公布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信息,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指导和正向激励,为金融机构扩大信贷切入点提供基础支持。二是完善、壮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担保难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关键。要针对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扩大担保规模,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不仅如此,还要将鼓励担保公司的税收优惠和开办支持政策落到实处,从而降低准入门槛,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创造有利条件。三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指导中小企业对现有生产能力进行产业升级,提高区域产业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协调性,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环境,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康峰 王小燕 (责任编辑:于跃)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