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一个中小企业家的自白

时间: 2009-04-13 11:57:19 来源: 瞭望  网友评论 0


近几年,国家支农投资渠道较多,但因为形不成整体合力,使得支农资金仍然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

  尽管国家近年连续加大支农资金下拨力度,但《瞭望》新闻周刊近日在辽宁走访调研时发现,受历史包袱沉重及农村资金回流体制不畅等因素影响,目前支农信贷投放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支农跛在资金

  春耕时期,在盘锦大洼县荣兴乡的一家化肥店里,50多岁的江女士正在挑选化肥,她告诉本刊记者,本来早就该买化肥了,可是由于家里钱没凑齐,也贷不到款,好不容易东挪西凑才借到钱来买化肥。

  与她一样,铁岭市昌图县毛家甸子镇养牛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张新兴也是满腹牢骚。张新兴与其他5名当地养牛专业户去年通过联保贷款,从农信社每人贷到3万元。“今年一分钱也贷不来了,牛都饿瘦了。”张新兴苦笑着对本刊记者说。

  辽宁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牟岱向《瞭望》新闻周刊介绍,农民贷款难,近几年在辽宁有加剧趋势。他连续几年在铁岭、阜新、丹东等地对这个问题进 行跟踪调研。综合各个渠道信息:2006年,辽宁全省累计有398万户农户从农信社等金融机构获得过小额贷款,占全省农户数的3/5。而到了2007年, 获得小额贷款的农户比例却下降到1/3,2008年虽然邮政储蓄银行也开始发放农户小额信贷,但全省能获得小额信贷的农户也基本上维持在1/3左右。

  辽宁邮储银行2008年曾在农业大县铁岭市昌图县开展过详细的入户调查,有70%的农户和商户反映,最缺的是资金;90%以上的人认为贷款困 难,主要是手中无定期存单,而且办理抵押贷款手续也非常麻烦。其中,养殖农户和批发零售业的资金需求最为旺盛,由于贷款难,当地民间拆借比较活跃,月息从 1分到3分不等。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的逐步淡出,农信社越来越成为支农的主体,虽然其网点众多,但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而且相当多的农信社亏损严重,单靠农信社“一农支三农”有时捉襟见肘。

  作为辽宁最大的农业地区,朝阳市共有7家农信联社。近三年,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迅速,加之农信社加强管理,朝阳农信系统分别实现了1000万元、8000万元和1亿元的当年盈利,但由于历史包袱太重,现仍累计亏损6.2亿元,不良贷款率去年底仍高达28%。

  辽宁农信社朝阳办事处副主任李洪增对本刊记者说,农信社在朝阳地区的分支机构最多,多达250多个,虽然收储成本很高,但存款增长却不算快,存 款中80%-90%都是城镇农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比重太低,连政府部门的涉农资金都极少存在信用社。这造成支农资金持续紧张。截止到去年底,朝阳各家信 用社贷款余额达到72亿元,存款余额94亿元,贷存比已超过75%的警戒线。

  而朝阳的问题还并非最严重。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盛松成介绍道,2008年,辽宁省农村信用社新增贷存比达到80.9%,部分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新增贷存比超过90%,甚至有的超过100%。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