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五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银行数字化末日(深度)

时间: 2020-11-11 11:18:10 来源: 时间之痕  网友评论 0

我们现在做的每一分努力,最终将把我们推向深渊。


2020年,随着疫情的影响,国内银行业已经全面展开了“数字化转型”战略,无论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无不对“数字化”趋之若鹜。实际上,非只银行受到数字化的而影响,而是整个社会都在全面数字化的高速行进中。而在一片高歌猛进的数字化背后,潜藏着涉及全人类的危机,而银行在这场危机中的角色则是递刀子的帮凶。这场危机叫做“数字化末日”。

一、数字化银行

数字化转型也好,金融科技转型也好,无论叫什么名称,有一些银行在技术领域的投入和发展已经经历了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报表和各类报告上,已经能看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成果。“数字化转型”的道路看来是走对了。


1、数字化之梦

在大好的形势和成果面前,我们不禁赞叹:极低成本的获客和活客,更加有效的客户维护手段,精准的客户需求判断和触达,更高的客户转化和产品销售……。这些都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面数字化指日可待,这些成果有且不限于以下:


(1)在线获客

银行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实现交换客户,在账户和渠道类产品上取得了有效突破,各种联名卡、联名账户成功实现客户引流。或者银行通过开发自有软件和App,以优势和阶段性优势产品为抓手,在领域市场切下了一份让人欣喜的蛋糕。


(2)智能营销

在深耕客户上,对客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以客户画像和群体行为预测为指引,探索客户需求,并提供产品方案。然后通过智能外呼或清单下发的方式实现业务拓展和产品传递。


(3)自动审批

部分银行的风控已在一些授信领域实现了自动审批,信用卡、贷款审批效率得到极大提升。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深入,预审批、预设额度使授信时效再上台阶。


(4)数字运营

一些银行在内部运营上采取无纸化业务流程,以往的业务传票被数字凭证替代,减少了运营工作重点大量的人工干预环节,减少了风险点。更多智能化机具替代了大量柜面业务,降低了柜员的需求。


(5)降低成本

柜员的减少,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成本;人员减少带来了机构数量的减少,裁撤网点节约了大量固定资产成本。而一部分更精细的银行在资源配置上,也实现了数字化调配,使人财物资源投入向更有效的领域和机构。


一切都是平静而稳妥的向前发展,这一切都归功于“数字化”。


2、银行的未来

而对于银行的未来,也初现峥嵘,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豹。随着数字化的深入,银行的前景也逐渐清晰起来。


(1)两类银行

数字化时代,从广义上只有两种银行:一是底层银行,在金融能力成为互联网基本能力的时候,来维护这种金融能力的银行,这种银行只会是少数;二是服务银行,发挥银行的服务职能,在金融服务上借助底层银行,向客户服务深入探索,以人工智能为基础对特定区域、特定客群提供特定专业的服务内容,形成个性化服务银行。


(2)价值度量

社会实现全面数字化,每一件东西从生产到消亡时刻都在进行价值升降的度量。底层银行以区块链和万物互联为基础,运营价值度量,成为社会生产关系和新金融的驱动器。


(3)货币生灭

货币发行将进入一个更科学的时代。以价值度量和电子货币为基础,贯穿世间万物的产生到消亡。生产与制造促进社会价值提升,货币发行;消费与折旧促进社会价值的下降,货币销毁。通胀通缩退出历史舞台。


(4)智能管家

智能服务进入“智能管家”时代,优秀的人工智能系统,成为人们的贴身管家,替人们打理生活,做好各类资源规划。银行运营的“金融管家”成为智能管家的一部分,以货币为调节阀调配人们生活的物资。


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美好而令人向往,但这些真的是人们要的么?


3、银行的反面

无论如何,以上的美好都是银行梦想中的样子,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而在社会全局看,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却是一波波暗流涌动。


(1)客户

对客户来说,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只是自说自话,除了提升了银行的收益水平,对客户体验的提升实在是乏善可陈。一面是清单式电话营销配合AI智能语音外呼的骚扰;另一面是银行办事慢、流程长、贷款难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而在数字化带来的智能水准来看,银行的智能服务还停留在卖产品的阶段,谈不上服务,更谈不上体验。


(2)员工

对员工来说,银行的智能化是银行的事情,仿佛与我无关。从工作总量上来看,数字化程度越深并没有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加班加点有增无减。“系统不够人力补”是最常见的智能化口号,数字化程度不高的时候,要想做高水平的数字化工作,系统10分钟的工作到员工手里就是几千号人几个月的努力。再加上管理层对数字认识本身就千差万别,而独断专行和令出多门造成基层员工无所适从,效率更加低下,最常见的就是营销清单下发。在硬币的反面,银行对员工的数字化管控却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KPI绩效考核、员工内控行为分析、八小时之外员工行为分析……,员工成了被数字操纵的“机器人。”


(3)社会

社会的数字化程度已经远超银行,数字化寡头正初步形成,大量交易数据、行为数据、社交数据逐步流入少数寡头手中,在生态化的人工智能引导下、在无穷算法和海量数据的分析下,对每一个人的样本服务越来越有针对性。互联网企业的高估值,显示出金融投资领域对他们的信心和高期望。而在生态之下,所有参与者都为生态贡献自己的内容,服务于生态中的每一个消费者,银行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是没有国土的国家”。


(4)末日前夕

全社会的数字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没有人想逆转这种趋势,因为一切都仿佛在向着更科学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我们通过数字管理社会。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唯一的身份识别码,通过数码影像对生物特征进行扫描(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来确认身份。而身份背后是各种资源:国家资源,比如社保、医保、退休金等等;社会资源,比如各种会员、账号、VIP身份、会员卡等等;金融资源,比如银行、证券、保险账户等等。每个人根据其能力(比如学历)与贡献(比如工龄、职务)对其资源的获得进行动态调节,比如学历高、工龄长、职务高的就能获得更高的社会保障。以上这些都是系统自动控制的。


我们的银行通过数字来管理钱。数字化的世界里,每样东西都用数字标识,最重要的是“物品价值”也是通过数字标识,这个价值随着这个物品从无到有、从原材料到被加工,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价值提升;直至作为商品出售进入消费流程,在消耗、损坏和折旧的过程中实现价值下降。对于人们来说,在参与物品的生产过程中付出劳动,“实时”根据物品价值上涨获得报酬,再在销售过程中用报酬等价交换物品。


交换,使钱成为社会资源的调节剂。银行因为管钱,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社会资源的调节,以及每个个人对资源的获取取向。这也是服务银行除了可以成为“金融管家”之外,可以向人们提供“综合管家服务”的核心。帮助客户选择消费、建立品牌信任、甚至策划投资型消费。


多么光明的前景,但光明之下必有暗影,黄昏的灿烂只是诸神殒没前的回光返照,当这一天到来,则预示着末日必将降临。

二、数字化之恶

有一部文学作品描述了一个这样的世界:

那是地球的未来,矿产枯竭,能源换代,地球被挖空以便于容纳更多的人类生活,绝大部分人只能生活在地下。每一个人根据其智力和体力的能力和潜力,划分了一个公民等级,公民等级从A到F逐渐降低,根据公民等级分配各类社会资源。C以下(不含)的人类被称为低能人群,是没有结婚的权力的,因为他们产下的后代也可能是低能人群。有一对夫妇,丈夫是一个科研院所的研究员,A级公民,因为真爱和一个C级公民的女子结婚,算是纡尊降贵,一起搬进了不到50平米的小公寓,两个人仅靠丈夫的收入维持生活。勉强获得了生育权,勉强生了一个孩子,勉强送上幼儿园,直到幼儿园毕业7岁,要送去做能力检测。潜力低于C级的孩子会被带走集中管教,而且他们的父母也会因为生了一个低能孩子而降低公民等级。A到C级的孩子才能算正常孩子,正常上学长大。而这对夫妇的孩子是基因突变超过A级的S级孩子,会被国家征召,进行精英教育,经过教育获得了更大的能力,如果能为国家立下功劳,还可以摆脱“公民”身份,成为更高的“选民”,才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这个孩子在接受精英教育的过程中才发现,原来只有成为选民才能住在地面,享受阳光空气,而不是人造太阳和过滤空气;吃天然牛肉和蔬菜,而不是人造蛋白质食物……地下公民几十年甚至一辈子辛劳获得的收入,都比不过选民一顿饭吃掉的天然食物的钱,而这些绿色的菜、红色的肉、透明的酒,在公民眼里基本是想都不敢想的。(来自网络小说《人途》,血红著)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感觉到,这部文学作品的主题一定是推翻这个社会。在这里面,我们看到了很多数字化痕迹,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社会会很科学,能做到将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给,但我们发现这样的社会少了一分“人味”。而这一点恰恰是数字化产生的最后影响,也是数字化末日的最终形式。我们来看看,走向末日的每一个脚印,而银行又是这个趋势中的典型现象代表:


1、无数字

数字化之前,是一个无数字的状态,人与人的了解,是通过交往和默契建立起牢固的感情,不以金钱的数字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就,不以金融资产来衡量一家银行的优劣。那时候的人们之间的认可有多种形式,志同道合、琴瑟和弦、情投意合;那时候人们喜欢的银行只有一个标准“服务至上”。没有数字化,看起来除了节奏慢一点,大家没有那么紧绷,似乎没有哪里不好。


2、触达

当开始数字化转型之后,无论信息还是商业,技术与数字服务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触达”。“触达”就是“让别人知道”。而在数字化的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工具,都首先被用在了触达上,我们银行的营销工作首当其冲。有电话的时候打电话,有了手机又发短信,等有了智能手机发QQ发微信,有人工智能了还是优先用于外呼……。无论你是谁,你一定接到过银行的营销短信,一定看到过满朋友圈的小苹果,一定接到过2秒钟还在播放音乐的AI电话……。这些都是你不想要的,所以诞生了以技术对抗技术:现在的手机可以标记骚扰类型,屏蔽广告电话;可以设定短信拦截,屏蔽群发短信;最新的手机还可以设置AI应答,用AI对抗AI,实现AI陪聊,用群众的力量,让AI外呼陷入瘫痪。不管是不是银行,那些滥用科技发广告的都将被人民唾弃,就像唾弃当年给汽车玻璃上插小卡片的人。


3、窃取

很快,我们发现数字化转型中数据资源的重要性,谁占领了数据制高点,谁就能获得数字转型中更多的机会。然后一切有关的无关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信息采集就走上了历史舞台。一些软件和App非法采集数据被315晚会暴露出来,但实际上仅仅是九牛一毛、冰山一渣。更多的软件App未经允许,通过各种手段,时时刻刻记录着你的各类数据,甚至包括你的地理位置也时刻被通讯运营商监控着。你不知道,只是因为这些数据未经披露,没有造成不良影响。在一些互联网企业,创业失败之后,还有一种减损的方式,就是出卖数据。银行并非没有收集客户信息的欲望,只是凡是“涉钱”的软件都高度敏感,银行不敢。被窃取走的客户数据,通常都高度隐私,而这些数据的用在哪里却无法监控。银行员工贩卖客户信息的负面报道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即使不是蓄意贩卖,也有很大程度会出现被动泄露。


案例:

我在银行的时候,有一次上级行安排搞一个保险营销活动,保险公司派遣员工到每个网点协助邀约客户,网点只需要提供可联系客户的清单即可。保险人员来到我的网点,我提了三个基本要求:第一,我提供电话、电脑和客户清单电子版,保险人员可以使用;第二,不允许拷贝清单带走,不允许拍照,不允许使用保险人员的手机;第三,拨打邀约电话我全程旁听,所有邀约反馈都记录在清单电子版上,不允许手工记录。直到这个保险人员的同事来找他,才知道其他网点是直接打印清单交给保险人员。


4、引诱

毕竟,再隐秘的窃取也有被识破的一天,技术既创造了矛也创造了盾。与其窃取数据不如让人们乖乖的把数据贡献上来,所以互联网创造了一个词“沉浸式体验”。沉浸式体验包括两个层面:肉身沉浸叫“感官沉浸”,最常见的就是VR;精神沉浸有另一个名字叫“上瘾”,最常见的就是抖音。想要获得数据就需要人们与平台有足够的交互频度,让客户在平台消费时间的过程中不断做出选择,这些选择的行为数据会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代表一个人的本源需求。资本的注入对这种行为数据逐渐有了明确的要求,为了迎合这种要求以Facebook为代表创造了很多指标,比如月活跃用户、日均消费时间等等。这些指标代表了社会关注度,也是换取广告利益的直接来源。而最终,这些互联网企业自身也被这些指标驱赶着越来越急功近利。对银行来说,自身实在是欠缺让人上瘾的手段,不断的开设智能网点、未来网点、5G网点体验店,希望在“感官沉浸”上有所突破。而不能达到实质上的数据收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银行则转而成为驱赶一些互联网企业逐利的帮凶之一。


5、控制

在利益背后,沉浸式体验带来的是个人成就感的提升。通过一定的算法,智能化地把你想看的、你想听的送到你的面前。让每个人都觉得“吾道不孤”“我具备世界格局”“我相信的就是真理”……,沉迷在自己虚幻的成就感里,目的就是让人坚信“我看到的就是世界的全部”。控制,是人的高级需求,仅次于成就。人们虚幻成就的背后,是“被控制”。2018年《卫报》报导,Facebook通过后台算法隐秘地干预了美国大选。这有多严重呢?举个不恰当的极端例子,如果中国选举主席采取的是一人一票制,请问谁能竞争过马化腾?


社交媒体平台在诞生的第一天,就带来了畅所欲言的空间,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行为引导对人们的伤害。平台为了给人们推荐喜欢的内容,让你沉浸其中,不断利用数据对人们进行分类、画像、性格分析,推送对应内容让你更加沉浸,却从来不考虑这些内容是否“应该”被你看到。从广义上,平台内容审核只会严格控制涉政治、黄赌毒的内容,但是一些隐秘的手段却在其中不断流毒。比如:危害小一点的,一个折纸视频,会让你感觉太厚或者太容易断的纸不适合折纸,只有视频带货的纸才适合折纸;危害大一点的,一个反手摸肚脐的视频,背后代表的是多少整形美容瘦身健身机构的利益;危害最大的,一些文章和视频不断强调“睡后收入”,将“以钱赚钱”的思维注入到普通百姓身上,带来的是多少“不合规投资者”进入高风险投资市场,成为“韭菜党”。年初疫情期间,有多少银行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客户培育”“财商教育”的领先者,但越来越专业的金融讲解,反而使客户望而却步。“种韭菜”远比“割韭菜”要难得多。


但这些,还不是末日的全部。


三、数字化末日

科技高度发达、物产极大丰富,这是共产主义前兆,如果伴随着私欲的无限膨胀,那么数字化末日就降临了。从数字化的角度来说,仿佛是一件《终结者》事故,是技术走向极端而成为哲学失败的典型案例,但这未必不是人类对技术丧失了敬畏之心的终极体现。我们不妨先把责任推给技术,人类总是这样不是么?


1、数字智能觉醒

算法是内嵌在代码中的观点”在高端技术领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说明算法如何处理数据实际上是一种意志的体现。而程序系统,让这种意志变成长期持续可复制的。这种意志带来两个弊端:


(1)当代码意志很简单的时候,这种意志实际上是代表一个或一个组织的意志。比如我写了一个程序,从互联网上筛选美女的照片,那么这个美女的定义一定是符合我的审美的,而不是其他人。比如Facebook向美国民众推送总统竞选的视频,一定是Facebook觉得哪段能让它支持的总统获选就推送哪段。这也是某互联网企业CEO在人大会议上提出由他们公司牵头成立“中国大脑”,而被人大否决的根本原因,国家意志不能落入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手里。


(2)当整个互联网的代码联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生态的时候,意志的复杂程度更高,统合在一起,这种意志就有可能成为独立意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脑活了。多重意志的混合体,如果集中在一个载体上,一定会出现矛盾、对立和价值崩塌,集中在人身上就是“人格分裂”。大量科幻作品已经揭示了这个未来,那些著名的独立意志智能电脑无不走向了人类的反面。如“天网”(《终结者》系列)、“红女王和白女王”(《生化危机》系列)……。人们用自己勤劳而充满智慧的双手,创造出了可以毁灭自己的对手,这是灭族灭种之祸。这都是技术的锅,银行不用背。

2、人类的神话

上面那么恐怖,也只是基于一种“可能”,也许人聪明一点,编写的程序细致一点,就能避免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毁灭人类。“机器人三大定律”的诞生,已经让很多科技人员认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更大的可能是,数字化将因人类自身的主导而毁灭。毁灭的前兆,就是一部分人“飞向云端成神”,另一部分人“坠入尘埃成泥”。


(1)奇点化

资源总是有限的,与有限的生命相比,欲望总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永远承载不了无限的欲望。所以当一部分人能够控制别人的时候,就会设法攫取资源,而最典型的方式,就是攫取财富。当前的贫富差距拉大现象只是一个过渡状态,而终极状态在刘慈欣的《赡养人类》中已经做过描述,绝大部分的财富最后归结到一个人手里,这个人被称为“终产者”。这是最极端的状态,财富和资源就像被黑洞吸引,越来越快地聚集,直到成为一个奇点。


(2)飞向云端成神

即使是不归结到一个人手里,也会出现一个少数人的阶层来掌握社会上绝大部分的资源,就像《人途》里的选民。教育是唯一能够更改阶层的手段,但“教育”在当前与“医疗”和“金融”并称三座大山。所以我们劝学生们要努力,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有的人“生来就在罗马”。其他人一辈子奋斗的目标,只是他们人生的起点。生来就有最好的享受、最好的教育、最好的资源和培养,最好的医疗条件,甚至可以无限制地使用生物科技手段维持和延长生命。他们站在云端俯视苍生,他们“生而为神”。我们的“国民老公”,所谓的创业,只是“国民公公”丢给他几十个亿闹着玩。


另一部人人想要走上“通往罗马的道路”,成为他们的一份子,只能在满足他们价值观的情况下不断努力。就像《人途》里所说的公民,需要付出脑力、体力、天分,以及……“忠诚”。通过数字化的方式量化公民的价值,给他们确定A到F的等级,可以称为“数字化阶级”。选民用一个极度低廉的价格,就买下了别人所有的努力和梦想,最终转变成他们攫取财富的工具。这看起来像什么?没错,是银行的信贷,议价不均衡的信贷,就是一种阶层化的剥削。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2016年成立了一家公司Neuralink,并于今年8月宣布:已经实现将“脑机接口”芯片植入猪脑,未来可以将知识直接储存在大脑里。每一个人类都时刻在“云”端,接受云服务器的支持,这台云服务器被称作“超级大脑”一点也不过分。但对于超级大脑来说,每个人将成为神经元,是一个小的可编程元素,人类本身的意志并不重要。可以控制人脑的芯片,谁是他们的设计者,谁就能成为绝大多数人意志的主宰者。


(3)坠入尘埃成泥

修真小说有一句话“圣人之下皆蝼蚁”,与成神的人相对,另一部分人则会坠入尘埃成泥。因为在“成神者”看来,与其他人已经是不同的物种,所谓“动动小手指就能捏死你”,TVB名言“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就是这么来的。为什么看完《封神演义》大多数人都喜欢通天教主,因为他倡导“有教无类”,是真正意义上的众生平等。而不喜欢那些正教之士,尤其是西方二圣,所谓“扫地不伤蝼蚁命”是西方教的“慈悲”,“慈悲”本身就是一种阶层明显的居高临下。


那些坠入尘埃的人,已经天生就被定义为底层人口。在成神者看来,底层人口是没有必要存在的,毕竟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能少一个人分享,就能让自己享乐更多更久。所以从本质上,他们对底层人口采取限值人口数量的政策,甚至在极端主义的环境下,会推行“种族灭绝”,法西斯就是这么产生的。


当然,这个世界有很多偶然的伟大诞生,都需要大量人口基数的保证。比如科学发明和创造,需要在广大人民当中积累和演化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成神者会对底层人口进行改造,对他们来说,叫做“进化”。在大脑里植入芯片,让知识可以写入;在基因里写入信息,让人生来就聪明漂亮;在意识里写入信息,让人从出生就服从和崇拜这些“成神者”……,最后实现了对全民全方位的控制。帮助进化,是神对凡人的恩赐;而对于这时候的人来说,就是低等生物,就是实验室里的小白鼠、流水线上的产品,即使再聪明漂亮,其结果不过是……“宠物”。


在全面数字化的社会,成神者必然考虑“底层人口”凭什么与他们分享有限的资源。这就需要底层人口中的个体能“有价值”,什么是有价值?你漂亮,就有成为“宠物”的价值;你聪明,就有促进生产力提升的价值;当底层人口什么价值都没有的时候,随着科技的进步,还有成为“生物电池”的价值。《黑客帝国》里矩阵就是在现实世界中把每一个人做成了“大号南孚”,用他们的生命来发电,维持虚拟世界的运转。


银行的存在,让这种社会资源集中的速度成百上千倍的提升,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成为了最好的“走狗”,是最有价值的宠物组织之一。


这就是数字化末日,是一个人们不断把套索往自己脖子上勒紧的末日。而这些成神者最怕的是什么?是觉醒,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恢复,是超越数字化的价值提升。但是,当你不知道在矩阵中,怎么知道从矩阵里醒来。


3、社会的调节手段

末日绝对不会降临,财富也不会归入奇点。因为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生态天然的有着一些免疫体系,在发生不适的时候就会形成自动干预和防御。


(1)免疫机制

 社会免疫机制的核心是什么?都是围绕着财富与资源的重新分配,在其中体现出“机会的公平”。想想我们在银行,希望银行能够把业务做得更好,要怎么办?调整考核方案。在什么环境下,做到什么条件,拿什么奖励,这叫机会公平。为了保障机会公平,就需要有相对的资源公平和权力公平,这就是社会免疫机制的基础。而发生这种免疫机制,称之为“变革”,随着用力程度的不同,可以升级为“改革”和“革命”。


(2)互联网革命

我一直说“没有数字化转型,只有互联网转型”。原因是数字化是技术手段是工具,背后没有商业模式带来的利益链重构。而互联网转型除了技术手段之外,更重要的是思想和价值观的转型。数字化带来了商业行为极大的进步,如果没有足够的思想进步进行匹配,就会酿成灾难。互联网的核心思想是“free”,用免费、自由、释放、无拘束的方式向社会最底层的大众赋权。当信息高速传递,且每一个人都有分辨信息的能力的时候,每一个人真正有了选择的权力,这才是真正的数字化。对于银行来说,互联网让客户看到了丧失本源的银行是什么样子,为了攫取高额利润而采取的各种营销手段。同时,互联网给客户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让客户在银行之外有更多的金融服务可以选择。有人要说,网上有那么多虚假信息,一方面,虚假是需要分辨能力的,另一方面,虚假本身不是互联网的问题,而是人自身的问题。


(3)最后缓释手段

当人没有选择的权力时,社会还有最后的缓释手段,避免“种族灭绝”,这就是“战争”。通过牺牲一部分人,来保留另一部分人。在我们中国最典型的就是农民起义。朴素的农民起义思维是“等贵贱,均贫富”,说明农民起义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对财富和资源进行进行调整,逐渐发展为对调整的权力进行调整。国际社会也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进行财富和资源的调节,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获得更多资源,比如日本侵华战争;或者通过战争获得资源调配的权力,比如美国海湾战争。无论哪种,战争过后,旧的财富关系、生产关系被打破,新的分配秩序被重建。那些飞入云端的终被拽下,那些从尘泥中爬起的加冕为王。


战争充满野蛮和暴力,是互联网柔性改革不能救赎情况下的激烈革命。就像是社会发了烧,烧退过后恢复健康,当然病入膏肓,也不是不会灭亡。比如说无节制的战争,引发核武器参战。


4、银行的末日

无论是数字化末日,还是对抗数字化末日的战争,都会是银行的末日。


如果财富奇点成为现实,那么银行就会自然消亡。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银行加速了财富聚集,在财富已经聚集之后已经没有了任何用处。在科技和生产力提升没有任何帮助的银行,是少数“成神者”不需要的走狗。那个时候生产力高度发达、仅剩下的成神者对于物资是按需分配,少量的劳动都是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把银行这个最后的污点消灭之后,在这些成神者创造的新纪元里,就只剩下高光伟的创始大神形象了。


如果是战争改变了社会秩序,旧的银行也会灭亡。旧的金融格局会被打破,国家信用重建,旧的银行会被作为买办角色,成为民众攻击的首要目标,是平息民愤最好送的“人头”。而新秩序的银行,将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代表民众利益受到大家欢迎。


当然,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价值观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起来,银行的运作成为了互联网底层能力,那个时候银行成为什么样子或者叫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技术已经接管了一切。

四、审判日

未来充满无数可能,都取决于我们对现在的选择。真的要等到末日来临哪一天,在踩着血淋淋的教训才会反省么?当然不,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思考现在的数字化究竟对未来有多大的影响,好好裁定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想明白的这一天,称为“审判日”。


1、数字放大镜

数字化最大的作用,就是一个超级放大镜,不仅仅是数字化是这样,以往的所有革命性技术产生,都是一个放大镜,只是到如今轮到了数字化。革命性技术的特征,就是以一个极小的代价来打破传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巨大限值,比如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比如电力技术的运用等等。而数字化技术更厉害,它改变了人们选择的时间和空间。


(1)高速传递

数字化带来了信息的高速传递,关注过公众号的朋友都知道“关注一时爽,找文火葬场”,每天大量的文章推送,让你目不暇接,想主动选择地去找哪个资料变得负担非常大。每天一早推送的大量信息里,你能花10分钟看完的不到5篇,产生了碎片化信息。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对碎片化信息的依赖。正如逻辑思维推崇的60秒阅读,正如当前很多人不再看书而只看“拆书”,正如很多人看电视剧选择1.5倍速。在大量信息冲刷下,选择从一种权利变成了一种痛苦,人被动地拒绝思考。


(2)运算力强

数字化的根基之一是运算能力的强大,这是物理基础,相对人类来说,这种运算能力对比人的思考就快太多了。上面说到大量信息出现的时候,人是没有办法进行分析的,只有电脑有这个能力进行分析。人除了需要精力,还需要专业能力。强大的人工智能代替了你的选择,所以让你的思考快餐化,如果是“善良的人工智能”,你定一个目标,机器学着实现它。如果不是,这个人工智能背后还得带上其他人的意志。无论哪种,人都因麻烦主动拒绝思考。


(3)不对称

信息传递、分类、分析能力的不对称,造成了人们对算法的依赖。而通过算法给你提供的推荐,人们在没有资助分析的能力和时间时只能被动接受。优秀的算法之所以成立,是它总是向人们输出想要的结果。当输出结果形成长期稳定的时候,就形成了人们可以依赖的确定性。数据驱动算法,算法形成判断力,判断力输出确定性,确定性引发更多行为进一步完善数据,这是数字化形成的逻辑闭环。而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不是算法,而是判断力。判断力包括两个方面,专业判断能力和价值观。


就本质来看,引发末日的肯定不是数字化,而是不合理的价值观,然而数字化会把“不合理”几十倍上百倍的放大。《华胥引》里有一个情节,有个人给皇帝下毒,但不直接下毒,下了一种药材,这种药材无毒,却可以把任何东西的毒性放大一万倍,哪怕是吃饭里面一点点的米毒,都会毒死人。所以数字化,其实是克隆技术一样的上帝禁区。


2、快感与上瘾

我们经常批判互联网让人上瘾,因为上瘾可以给客户、粘性以及收益带来快速的增长。银行对上瘾一直充满羡慕嫉妒恨,却没有很好的参与办法。只是银行不知道,自己已经在这条路上耕耘了很久,只是没有在数字化时代转过弯来。上瘾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习惯、快感、上瘾。是一个递进的过程。


(1)习惯的产生

习惯是怎么产生的?一般来说是三个步骤:如何做、积极强化、习惯。大家可能很容易就发现,这不就是我们训练动物常做的么?比如你去看海豚表演,就会看到训练员指挥海豚做了一组表演动作,就会丢一条鱼给他吃。那么表演动作是“如何做”,“有鱼吃”是积极强化。


如果要让人上瘾,就要在习惯产生时进行工作,一面降低“如何做”的难度,另一面提升“积极强化”的好处,体现在互联网产品里典型的案例就是抖音。每个人要做的只是一件事“手指滑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而积极强化是“播放你想看的视频”。这就造成了大家“刷抖音一时爽,一直刷一直爽”的结果。


在抖音的背后呢?心理学有一门技术叫做“劝服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比如重大刑事案件警方派出的“谈判专家”。而与银行接触最深的应用,就是“营销”(实际上是劝服式销售)。当然这只是体现“劝服”的表面层次。更深层次的,劝服技术是一项利用人心理弱点的技术,实现的是意志的传递而不是价值的传递,最终被利用来赚钱。这种技术最极端的应用案例就是PUA(全称“Pick-up Artist”,原意是指“搭讪艺术家”,后来泛指很会吸引异性、让异性着迷的人和其相关行为直至犯罪)。当这种劝服技术被设计成消息推送算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这就是最懂我的地方。


从平台的角度,智能推送是被可以设计出来的科学算法,目标是让人们沉浸在这种体验中。这种简单重复获得快乐的流程,实际上修改了人的行为,让更多的人愿意饭前便后刷手机而不是洗手。而人们的所有动作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可以被“设计”和“编程”的内容,而没有被人们发觉。它有个科学的名字叫“用户行为地图”。


(2)快感与上瘾

习惯为什么会导致上瘾?因为通过平台除了能获得内容之外,还能获得额外的奖赏。奖赏通路是这样的:简单操作、获益、额外奖赏、多巴胺释放、重复、上瘾。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微信朋友圈。拍九张照片写一段话就发出去了,这个操作足够简单;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生活,这是奖赏;被别人点赞、评论,这是额外奖励;如果是好的评价,释放多巴胺,就会获得快感;最后就形成了到哪里都打卡拍照的习惯。最上瘾的地方在于,自己刚分享了朋友圈,就会一支盯着回复、红点和点赞,一支持续24个小时以上,这就是上瘾。


人是社会的人,受到人们的肯定是人体验的最高形态,成就。他们没有注意到,分享、转发、自拍、点赞,这些都是外界对你的价值观影响,包括了社会、别人、舆论、环境的对你认识。当你符合他们的价值观的时候,你就获得了成就。你很在意别人是不是点了赞,你很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如何,下面的评论究竟是“美”还是“SB”。你的情绪很容易被别人所左右,被控制产生的成就都是虚幻。


(3)带节奏

郭德纲说:如果你足够强大,就不会在意别人的褒贬。你在意是内心中觉得他们说对了。这是数字化激化了人性的弱点,而别有用心的人,则利用这些弱点压制天性,挫伤人性。当虚假掩盖真想,人就会暴走,而真实与虚假不分,人就会两极分化。这些情况发生在社交媒体上非常多,通常是通过激化焦虑的方式,让人们盲目地去做某件事情,从而达到其获利目的,这类行为统称为“带节奏”。


伤害最低的现象就是销售,比如疫情期间,很多人放出各种恶样疫苗和特效药的假新闻,一时“双X莲”等边缘药品被抢购,造成社会混乱。伤害最低的,就我们看来已经很严重了不是么?


严重一点的是使人行为激进,最常见的就是各类毒鸡汤,鸡汤是鸡汤,看起来传播正能量,但其起点的价值观就不正确,造成这种激进。比如最近非常常见的:“XX理财商学院”,宣传3000元工资做投资可以实现财富翻身,背后八成是韭菜养殖基地;“XX编程课程”,宣传学会编程可以让孩子提升逻辑能力,养成有规划的好习惯,实际上救活了劣质玩具制造厂;“领导要提拔你,从来不看XX”,面上是教你职场技巧,实际上传递的是一套厚黑学。


再严重一点的是激化愤怒,这种愤怒容易形成社会性暴力事件。比如银行公众号里最常见的基层员工吐槽,没有问题分析,没有解决办法,只有纯纯的吐槽,“别看我们上班早,但是我们下班晚啊。”“别看我们加班多,但是工资少啊。”这些吐槽很容易形成刻板印象,给银行的转型带来极大难度。社会上也同样有激化愤怒的典型,比如最著名的“田园女权”,其目标是为了激化男女矛盾,达到“只想获得利益,不想承担义务”的单边获利目标。激化愤怒,有时候获得的直接利益非常小,但带来的社会危害非常大。


最严重的是激化虚荣,这种情况会直接改变人的价值观,甚至操纵人的价值观向他们需要的方向发展。比如“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XX项能力”,将你的注意力从“为什么要具备”转移到了“哪几项能力”,你才是“优秀的管理者”;比如“最高级的生活,是诗和远方”,将“最高级”做了自我定位,并把不具备普遍性的认识普遍化;比如“35岁还在靠XX赚钱,人生已经无望”,强化赚钱与人生的关系,而进而引发赚钱方式的虚荣感。这种激化虚荣,造成了当前社会众多的心态失衡,漂亮、有钱、有关系、成为追逐的目标,造就了短期逐利行为温床。2015年股市上涨,有多少资金流入股市,下半年股市暴跌,有多少人顶楼天台互道珍重,甚至这种风气延续到了2018年的世界杯,赌球现象泛滥。


这是社交媒体的问题,未必不是银行的问题,在强化焦虑上,银行一点不比其他行业差。如果说社交媒体是用嘴在强化焦虑,那银行是用实际行动在强化焦虑,毕竟嘴上说的,不如手上做的。最常见的,就是卖保险,这个不要说了吧,这是焦虑的焦虑。其次是“睡后收入”焦虑,投资缺乏能创造足够收益的产品。最近,银行甚至陷入了“安全焦虑”,国有银行产品暴雷,对整个市场无疑不是当头一棒。而且这两年是众多产品的兑付年,有可能背后还有二棒三棒……。


互联网创业有本书叫《增长黑客》备受追捧,以客户、收益、股价增长为目标,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银行追捧这个的不在少数。人们之所以会上瘾,是因为上瘾的人类是最容易被控制的,这种理论在各种毒品犯罪题材当中已经充分展示出来了。而人在上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人生的道标就被别人修改了。


3、数字与意义

为什么要做数字化转型,这是个几乎所有人都不问的问题。只看到数字化带来的好处,而不计较数字化背后的恶果,原因是没有深入理解数字的本源意义。


(1)数字是选择

如果人脑是一个高速运算的计算机,那么数字就是选择,人生的经验成为输大脑的数据,最后都会用于帮助我们完成日常的选择。


(2)智慧帮助选择

数字化两个要素中,第一是数据,第二是算法,所谓算法,就是“智慧”的问题,就像我们的大脑里有我们的人生经验的算法。通过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得出选择的结果。而两者的关系是什么呢?简单说:算法是选择的能力,而数据是选择的权力。算法是会根据专业程度、目的以及价值观的不同来左右选择的结果。


(3)影响人的选择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把思想装进别人脑子,把钱装入自己口袋”。说白了,就是通过影响别人的选择来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互联网企业通过对行为数据的分析,建立系统模型,对各种选择进行分析,再用于引导消费者行为,获取更多数据,最后形成闭环。在银行同样的行为体现在“客户教育”上,只是没有数字化的介入显得粗浅很多,通过KYC了解客户行为,通过每个客户经理个人的专业能力建立各不相同系统模型,尝试对客户需求进行预判,完成销售,但未必形成闭环。极端的情况下,在一些精心设计的模型的驱动下,是可以影响和控制选举投票的。


4、商业模式驱动

为什么要操纵别人,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利益驱动。从那些科技企业可以了解,技术的初衷未必是坏的,但变成加入利益的商业模式后,就有可能被规模、经济奖励、股东压力控制。互联网商业模式很多,但当前最受到关注的是“注意力经济”、是“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买单”。在国内想要理解清除商业模式,就要先理解“免费获得的用户,就是给客户的产品”。你可以免费玩手游,但不充值的你,就是给氪金玩家砍起来很爽的小怪而已。人第一次因为关注力成为期货,所谓“客户引进门,赚钱靠个人”,人的关注即使当下不能创造收益,也能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创造收益。


在诸多商业模式中,赚钱最快、最容易、也最容易走入歧途的,就是“金融变现”。这一点银行难辞其咎,其错有三:一是受政策保护,银行赚存贷利差的钱赚得太容易,就连房地产行业都自叹不如,所以各种合法与非法的行业竞相设法踏入这个市场;二是银行授信政策不均衡,长期富人思维带来经常给不需要资金的企业更多、更长期、更便宜的资金,造成企业有钱就乱来,最近流行用低息资金发放高息贷款;三是受惠者面窄,促进财富快速集中,一部分人通过银行贷款快速崛起,一部分人则不断在银行存款,连通货膨胀都抵抗不了。这些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再用数字化的方式把效率几十上百倍的提升,银行就成了社会加速两极分化的推动者、全民金融的倡导者,数字化末日的践行者。


5、肆虐的权力

无论是科技企业,还是银行,究竟凭借什么对人们的意志搞风搞雨?其实是权力,甚至是人们赋予他们的权力。但当获得权力的人或组织没有意识到这种权力是人们赋予的时候,这种权力就会带着物欲肆虐。


(1)权力的形成

所有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听起来是一句红色革命口号,但在数字化时代体现得淋漓尽致。革命年代,创造一个新国家,讲究“得民心者得天下”;和平年代,代表人民利益的商业行为,才能争取到更多的用户。所以,权力不是别人任命的,而是自己干出来的。互联网三方支付为什么能抢占在线支付市场?因为银行的“以客户为中心”只是一句空口号,所以人民把支付的权力交给了互联网三方支付。


(2)权力的噩梦

权力走向极端,竟然会走向人民的反面。阿克顿勋爵说“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绝对的权力,指的是没有受到任何监管和约束的权力,这种权力必将被滥用。为了证实这一点,有两个实验备受世界关注。一个是1971年斯坦福大学菲利普·津巴多教授主导的“囚徒实验”,另一个是在1974年意大利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主导的“节奏0”行为艺术。(大家可以自行查阅)两个实验,都显示出了,当人掌握了没有约束的权力,很快就会向极恶的方向转化,甚至不会超过24小时。


(3)权力的野心

掌握权力的人,究竟想获得什么?为什么会走向那么极端方向?我想,不外乎三个方向:


获得利益,这是最初级的目标也是最终极的目标。简单的是获取更多的利益,最终是获取全部的利益。我们追求的KPI、活跃度、获客数、甚至触达率,制定这些数字化要求的人,就是掌握权力的人,也只为他们自身的利益服务。


获得权力,获得更大的权力,这是典型的过度型目标。获得权力可以掌握更多的资源,控制更多的人,为获取最终利益打开通道。你很容易看到一些年轻干部清正廉洁,但不计代价、穷兵黩武、挖地三尺地出政绩,就是权力欲望膨胀。对他们来说清正廉洁,只是表面上的利益没有到让他们满意的临界点。


掌握价值观,或者将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别人。价值观话语权非常重要,因为价值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他们的价值观将通过话语权影响大多数人。正确的价值观需要话语权传播出去,比如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对攻占的城市首先是要占领报社和广播台;而错误的价值观也通过话语权传递,在极端立场下:话语权在独裁者或集权主义者手中,就用来控制国家和人民。归根结底,少数人掌握权力的人自身的价值观决定了传播出来的价值观。


6、群众的眼镜是雪亮的

所有欲望在面对人民的汪洋大海的时候,都会暴露出来,退潮之后,就知道谁在裸泳。


(1)逐渐疯狂

人们已经感受到整个社会被一个无形的大手操纵,变得越来越疯狂。娱乐化上瘾,移动互联网人群,每人每天3小时的日均消费时间;社会关系隔离,强关系社交的压力和利益感催生了弱关系社交活跃;虚假信息随处可见,面上是职场育儿婚恋,背后是宗教政治暴力,归根结底是利益;社交越来越无效,QQ几百人,真正能聊的只有十几人;微信好有几千人,真正有关系的只有几十人;抖音关注几十万人,真正有联系的只有几个人。社交越来越高效,但也越来越无效。最后人们的收获呢?时间被消磨、数据被盗用、意志被操纵、行为和认知被潜移默化地改变着。


(2)消化力

中国的人民,对文化有非常强大的消化力。历史上屡次被非汉民族入侵建立帝国,不但没有被文化侵蚀,反而吸收和消化了外来文化,并一锅烩融合出了新的文化根基。对于逐渐疯狂的数字化控制,这种消化力能延长财富聚集的时间、能降低不良价值观蔓延的速度、能限制权力腐化的力量。再黑暗的地方,总有一轮白月光。看得到月光的地方就会令人向往。


(3)感知力

算法直接触及的是我们的本我需求,而我们则需要利用超我的自我约束去主动防御,这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很难的,而且目前也还没形成一种共识。所以,需要有感知者的诞生,来感知和揭露一切的真相,这些感知者也诞生在广大人民中间。


(4)改革与革命

从内向外转变叫改革,从外向内转变叫革命。主义之争就是价值观之争,最终是会要人命的。感知者披露的真相,在人民中传递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从历史经验来看,走上快车道最常见的导火索,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小则拨云见日,大则灭世重生。

五、重生日

审判的目标是为了避免出现惨痛的代价,比起末日之后的重生,我们更希望末日之前从内部打破,获得新的生命。


1、工具化

所有科技要回到工具的本分,而不要“作妖”。中国神话中,当物品有了自我意识就会成妖,相比较起来,是不是觉得现在手机里很多APP就是妖怪?


(1)科技以人为本

当年高喊“科技以人为本”的企业,虽然已经倒下,但这几年依然在摸索崛起之路。而这个精神成就了2000年左右的一段科技神话。未来的科技依然要回到以人为本,从技术本身上并没有问题,从科技人员的角度,没有一个人是坏人,但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为什么?因为算法是内嵌在代码中的观点,那么将观点嵌入代码中的人才是决定这些观点真确与否的核心。在互联网,一些企业能坚守价值观,一些企业则不能很快被时代摒弃。在银行,很多银行一直在追寻“数字化”这种技术转型,而给自己“价值观”嵌入留有后路。我们希望所有银行都能秉持正确的价值观,而不被时代摒弃。


(2)银行与管家

银行因为行业的特殊性,成为整个社会最需要价值观的地方。无论是成为底层银行,要恪守公平公正的原则;还是成为服务银行,也要为客户的选择负责。往小里说,银行是每个人的管家;往大里说,银行是整个社会的管家。谁也不希望谁家的管家,把家主的位置给篡夺了。


(3)静默与克制

最后判断技术是否回归工具,就要看他是否静默而克制。如果一个东西是工具,它就会忠诚地坐在那里等待,如果一个东西不是工具,它会在你身上有所求,引诱你,操纵你,想从你身上获利。所以,工具化的科技,在客户需要的时候,及时唤醒提供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客户没有需求的时候,在后台预测客户的需求。而对于银行的管家职责,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要以客户的立场,为客户做出选择的判断。除了自己不引诱、不操纵,还要帮助客户抵制引诱和操纵。


2、释放人性

我们用科技提升效率,帮助我们节省时间,这多出来的时间,是为了让人享受生活,并不是将我们再推回给不良科技来接受控制。科技最终要将人性中最灿烂的一面释放出来。


强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帮助远隔千里的亲人时刻可以联系在一起分享欢乐与悲伤;帮助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人随时随地共建梦想;帮助素不相识的人建立连接、灵魂共鸣。情感是再高明的人工智能也难以触及的高度,是人工智能的终极形态。


而能将情感表达出来的只有艺术。“文章千古好,仕途一时荣”。在所有的物质利益面前,能永生不灭的一定是包含人类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经常吃饺子的北方人,能够吃出手擀面皮和机器压制面皮的差距有多大;经常听钢琴的人,能够听出人弹的曲子与机器弹出的曲子的差距。人的情感能否赋予艺术作品灵魂,这是科技无法替代的。


艺术的升华就是创造,也是人类成为万物灵长的根本原因。从无到有、从模仿到超越、从形象到抽象、从物质界到精神界,留下了无数文化遗产。这些遗产经过神话之后成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激励起一代代人创造的感动和激情。而这个神话的过程,又是艺术的创造。


3、价值观道标

重生的社会,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看起来是一句落伍的话,更显示出这句话的高瞻远瞩,不仅领先于过去,还领先于现在,更领先于遥远的未来。而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很多年的当前,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这句话最重要的完善和补充。


(1)立法与监管的不足

立法与监管无法解决价值观的问题。在价值观不完善的时候,即使有法律,也有很多人不断在法律的红线边疯狂试探;更不用提在一些领域一些创新是没有法律覆盖的。立法只解决了管的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事情需要监,尤其是创新要看着它一步步成长起来,是需要脑子里有红线的来监管的。那脑子里的红线是什么?就是价值观。一些问题的发生并不是没人管,而是没人监。比如P2P,开立的时候没人监督,等问题发生之后再来管已经来不及了。一些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专注于挣钱本是合情合理,不合理的是没有监管、没有规定、没有竞争,公司在充当实际上的政府部门。想想那些竞争对手一夜之间都消失的企业,再想想银行业还要靠监管保护才能经营下去。


(2)去营销化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之前这句话是用来动物保护,未来这句话用来保护人类自己。银行要做好客户和社会的管家,就要从自身做起,引领商业推行“去营销化”。信息高度爆炸的年代,酒香真的就不怕巷子深,而是怕营销的各种华而不实引你误入歧途。在人脑分拣信息的年代,营销的目标是抢占人的注意力。进入智能管家时代,还看广告、听忽悠的不是傻子?为什么,因为接受广告和营销,并对其内容进行判断的已经不是人类,而是智能管家,所有忽悠在智能管家面前都是没有用的,充分的数据收集会帮助人们做正确的选择。


(3)把权力关进笼子

全民数字化转型的年代,却是领导力的真正失败。这包括几层意思:第一,数字化转型只是技术转型,但被过分拔高和高估,甚至在很多地方成为领导不可失败的“面子工程”。第二,数字化是可以完善管理,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只考虑结果的数字化”却是管理最大的弊端。第三,数字化带给管理者更全面的管理认识和分析因素,通过算法构建科学化的领导力,当前的所谓“狼性”,所谓“执行力”,在数字化管理体系面前都要回炉重造。第四,数字化最后要解决的是把权力关进笼子,会让管理的杂音变少,让管理者主观的选择变少,将权力带来的腐败和弊端关进笼子里。


我们会看到数字化社会,会全面地发现企业经营的问题和短板,通过调节资源的方式综合解决,而不仅仅将管理的压力传导给员工,不再有人单纯以“努力不努力”来管理员工。管理不光是靠“正能量”打鸡血,还要懂得批评与自我批评,那些敢于批评的人才是驱动着社会不断进步的乐观主义者,因为他们知道改进一点错误,世界就进步一点。


(4)身为人,何为正确

价值观的根基是什么?就是把人当人。把自己当人,才能用同理心来类比怎么对待别人。把别人当人,才能知道人不是资源、不是期货、不是可以买卖的商品。罗翔说法里说过:当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身体说了算,就会被剥削,因为那个时候资本就不会把人当人看。人身上的所有器官,都会被自己卖掉。所以法律对人身伤害的规定是不以受害人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对所有人的保护,也是法律把人当做人的一种基本思维。众生平等,没有谁比谁更高级。


数字化末日告诉我们,技术并不是人类存亡的威胁,技术只有把社会中最坏的东西显示出来的能力。社会中最坏的东西,才是人类存亡的威胁。每一个人,尤其是被人民喜爱、依赖、赋予权力的人,都要深度审视自己,在用什么驱动着“数字化转型”。没有任何种族不会灭亡,也没有任何文明发展到了极致不会衰败。在努力发展技术的同时,矫正思想,努力发展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才是走向文明的光明大道。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