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科技+生态赋能 打造对公业务“发动机” ——访平安集团团金会副主任、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张小璐

时间: 2020-03-07 22:43:05 来源: 银行家杂志  网友评论 0
  • 来源:银行家杂志作者:王炜 董治平安集团团金会副主任、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

来源:银行家杂志

作者:
王炜 董治


平安集团团金会副主任、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

张小璐

“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2019年,平安银行携零售转型异军突起之势,开始加快发力对公业务,以构建金融生态为核心的产品和服务接连不断推出,对公业务作为银行发展“发动机”的作用逐渐显现。在这些产品和服务背后,是平安集团“金融+科技”“金融+生态”双驱动战略下组织架构及资源配置的调整,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打造五大生态、重塑产业链价值节点,等等,平安一直在向金融服务的无人区探索。平安版图中至关重要的平安银行,其在平安集团中“团金发动机”新定位不断夯实。近日,我们走访了平安银行并专访行长特别助理张小璐,力图全绘平安银行对公业务发展路径,以供业界参考借鉴。 


重整交易银行 布局产业互联网 



2019年底,平安银行发布“平安薪”综合服务平台,向小企业提供泛金融、泛工作、泛生活的全新智能综合服务。“平安薪”的服务对象涵盖了企业B端和零售C端客户。在B端,“平安薪”通过面向企业的移动端服务平台——口袋财务APP,打造“平安薪企业专区”,为代发企业提供传统理财、保险、融资等金融服务之外,增加企业员工管理、考勤、算薪、代发工资、员工培训等人力资源服务,同时配套差旅报销、员工医疗、福利采购及发放等增值服务;在C端,“平安薪”通过面向零售C端客户的移动端服务平台——口袋银行APP,打造“平安薪员工专区”, 为代发企业员工提供考勤、薪酬、差旅、培训学习、医疗健康、福利商城消费等多元化的服务。这是平安银行整合对公和零售资源,在交易银行平台金融口袋财务上推出的新服务。 


“根据平安银行3+2+1战略,针对战略客群和小微客群的需求,我们重整了交易银行,重整后交易银行的四个部门涵盖了平安银行的业务特色。”张小璐,2019年4月加盟平安集团,6月出任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肩负让平安银行对公业务“蝶变”的重任。 


平安银行交易银行部2018年5月份将原贸易金融部、公司网络金融部和离岸金融事业部进行整合成立。伴随着张小璐的加入,2019年9月交易银行事业部完成了新一轮的架构调整,成立现金管理、贸易金融、跨境金融、平台金融四个业务中心。这一新架构将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功能型组织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场景驱动型敏捷组织。 


重整后的交易银行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将传统优势对公业务进行了深度整合,而且还内嵌了风险、科技、运营,同时具备了体系完备的创新产品研发和营销中心职能。此番调整,打破过去各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对所有对公产品和服务进行重新整合梳理,为对公业务的协同作战设计管理体系、制定业务规划、提供产品和综合服务解决方案。这并不单纯是对公业务层面的变化,而是作为银行着重发力的“三大支柱”之一,构建智能供应链金融体系,打造领先同业的跨境金融品牌,做强现金管理和支付结算业务,是平安银行新战略体系下的一次重要“落子”。 


在现金管理方面,以资产池为目标,构建集“存贷汇管”本外币一体化新现金管理平台,涵盖单一客户、集团客户、供应链生态客户,满足内、外部客户“看得见、管得住、赚得多”的需求;在供应链方面,以战略客户为中心,围绕其上下游,打造“平安供应链金融”,希望能够打造本外币一体化,集成现金管理能力的供应链体系;在平台金融服务方面,将打造“口袋平台”,其中既有面对企业用户的口袋财务,也有面向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平台客户的账户服务体系。 


“消费互联网在国内蓬勃发展,基本到了最高点,而产业互联网才刚刚开始。” 张小璐分析,产业互联网包括现金流、票据流、物流、信息流,平安银行希望在与金融机构、企业、政府的合作中,尝试将现金流、票据流、物流等整合成信息流,创新应用。目前产业互联网杀手级的应用还未形成,这其中蕴育着机会和挑战。 


平安银行对公业务“3+2+1”策略,即重点发力三大业务支柱:行业银行、交易银行、综合金融;聚焦两大核心客群:战略客群和小微客群;坚守一条生命线:资产质量。围绕平安银行已构建的生态圈场景,在对公业务场景中将聚合更多的客户资源,把构建零售金融平台生态的思路复制到对公业务上,实现业务规模增长。 


建生态圈 重塑产业价值链 



2018年平安集团确定了五个生态圈核心战略: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嵌入到消费者的生活场景里,用科技构建一个生态闭环。2019年平安五大生态圈齐头并进快速发展。 


以车生态为例,平安银行和平安财险共同建立车主线上联合运营,构建了C云平台,整合资源提供一致性的服务体验。平台建起来后实现三个作用:一是帮主机厂卖车。“马上买车”是和一汽丰田合作的小程序,半年销售量占了一汽丰田相当大的市场份额,通过帮卖车的服务,占住交易环节的核心地位,平安在其中的角色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二是帮4S店赚钱,4S店不仅可以赚维保的钱,平安把销售平台、管理平台打通以后,把产品和4S店销售场景做了绑定让它一键式销售,可以帮其扩大产能并获得收益。三是帮助过程中所有的参与方做管理。由于在帮卖和帮赚两个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交易数据,应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让4S店使用平安的AI经营管理系统,优化营销决策、成本,对标不同4S店在同一个车型、同一个理赔环节当中的库存、成本和流程,帮助4S店赋能。而对于个人客户,车主可以通过平安银行口袋银行APP和好车主APP,便捷办理相关业务,例如出现交通事故时,用好车主APP把现场全场景照片、证件拍下来,核保和理赔可以在数个小时内完成。 


“汽车作为占用资本的产品,从传统角度看资产较难盘活,银行通过购入汽车可以帮助企业盘活资产。”张小璐说。未来平安的车生态是端到端把生态链打通,让所有的参与方都可以获得交易量,从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兑现自身价值和产能,平安银行在整个产业链当中的价值也在重新定位。 


张小璐介绍,平安银行通过金融服务打造生态圈,打通产业上下游,在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除了自有资金,还可以依托平安集团的综合金融优势,撬动险资、投行,并充分利用其他子公司的资金与平台,帮助地方政府找到适合发展的产业并解决地方政府与国企改革困境。 


综合金融铸竞争优势 



随着京沪高铁这条被称为“全球最赚钱高铁”的IPO,平安作为第二大股东备受关注。早在2007年12月,平安牵头组建的保险团队集体出资160亿元人民币,以股权投资计划的方式投资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此举是中国保险企业首次联合投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实现了保险资金在基础设施投资上的重大突破。 


张小璐讲述平安入股京沪高铁的“幕后故事”时说:“平安集团这么多年的稳健、高速发展,以及平安银行三年来的战略转型,一个很重要的点就在于把握政治、经济脉博,既立足眼前,更顾及长远,有魄力、担风险、建模式,寻找服务国计民生、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优质项目,坚定不移地投入,才能共享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就,进而让更多的个人客户、投资者共享金融的便利、经济发展的红利。” 


2018年一家大型集团准备发行债券,平安银行与平安集团联手给出了全方位解决方案,5月为其提供流动贷款,10月企业债发行刚好赶上窗口期,后续海外债置换,使之负债率降低3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了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带给客户更高价值的服务。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平安银行与平安证券、平安资管等公司通力合作,引入险资,为国家电投通过保险私募基金实施债转股,金额45亿元;助华电国际电力发行永续中票。平安银行作为牵头行,发行银团贷款,支持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民营炼化企业宝来集团建设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帮助欧菲光等上市公司实控人或大股东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等,都体现了平安的综合金融优势。平安银行在集团打造“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综合金融经营模式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技赋能对公业务 



“平安银行近三年的转型改革,重点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科技引领为核心,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重塑供应链金融,开创增信新模式,解决融资难问题;二是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线上极速审批,简化流程,方便客户,既大大提升客户体验,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银行的服务中小微企业运营成本高的难题,从而从成本端促进融资成本的下降。”在张小璐看来,“科技引领”是平安银行战略转型和数据化经营的驱动力。 


随着科技领域的不断深耕,平安银行逐渐将智能科技的基因融入每个细胞,比如基于中小企业经营场景,结合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通过金融科技产品和平台,降低中小企业的服务门槛,给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例如银行购入汽车帮企业盘活资产后,面对汽车资产的追踪和管理这样一个耗费时间和人力的工作,平安在每一辆汽车上安装探测设备,实时将信息通过区块链传回到平安的数据平台,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目前已经在4S店开始推广。“我们已经把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在小企业金融服务中,从客户角度看降低了企业成本,从银行角度看减小了风险。” 


小企业数字金融(KYB)服务体系,是平安银行金融扶持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成果,创新“供应链金融1+N”模式,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客户的交易信息和数据为基础,对中小企业及中小企业主发放贷款,实现客户线上申请、银行系统贷前审批、线上+线下贷后管理监控,满足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需求。例如根据影院的运行数据发放贷款、根据货运企业每月的ETC数据进行贷款、根据土巴兔装修网的运营数据贷款。 


自2018年5月小企业数字金融业务全面推广以来,截至2019年三季末,全行小微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单户授信10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14.44%;小微融资单季发放利率持续下降,2019年第三季度较2018年第四季度下降1.67个百分点;小企业数字金融累计服务客户近2.7万户,累计发放贷款258亿元。 


平安银行立足金融+科技优势打造小企业数字金融平台,运用AI智能识别、云计算等技术,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把控风险底线。在银保监会例行发布会上,平安银行曾详细介绍小企业数字平台,包括数字投行、数字管家和数字账户三个产品和服务。 


数字投行:融钱、省钱、找项目,打通科创企业和投资机构之间的信息鸿沟,节省企业招投时间,提升融资效率。数字管家:管钱、管人、管生意,通过该智能化经营管理平台,企业既可以获得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基础管理服务,还能进一步获得BI(商业智能)服务,帮助企业实时了解经营状况,进而做出科学决策,例如车生态中的4S店。数字账户:开放、赋能、建生态,是接入开放银行的入口,随时调用一系列金融、非金融服务,连接不同场景、不同平台,构建网状生态圈。 


1月13日,平安银行发布的未经审计的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19年,企业贷款余额和企业存款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4.5%和11.2%


与创新业务应用同时,平安银行在转型过程中系统性规划建设数据经营分析体系,通过数据、流程、标签、经营分析四层架构,实现智慧财务、智慧业财,推动实现数据驱动业务。 


平安银行的科技力量已渐入“战略产出期”,大量金融科技的应用开始全面赋能业务,驱动着业务模式的创新,提升了客户体验,更转变为现实的财务收益,科技赋能从量变到质变的脚步越走越快。 


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构建金融+生态的新模式,平安银行正在打造对公业务“发动机”,像一辆汽车的发动机为车辆提供澎湃的动力一样,平安银行对公业务也将成为银行及集团团金业务的发展引擎。 


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从整体情况看,对公业务的数字化转型相比零售业务显得迟缓,行业中也不时有关于资产荒的问题讨论,张小璐认为,银行目前面临资产荒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金融机构依然保持了过去十年较为保守的风险偏好,以这样的视角很难在市场上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资产。银行应该从现状出发,研究市场需求在哪里,根据自身资源衡量并决定银行该做什么,从理念开始改变,改变传统业务模式,在金融服务的无人区开辟一条新路。 


对于零售与对公业务之间的关系,张小璐说,平安银行做“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的总体愿景与核心战略没有变。对公业务过去三年有侧重、有策略地发展,经历了压降、反弹的波折,目前处于垂直起飞状态。大力发展对公业务,不会改变零售转型的战略方向。发展对公,公私联动,为零售提供更多的优质资产,同时,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和民营企业,这些效应也将最终传导到零售领域,支持零售更好地发展。平安银行将构建起强大的渠道能力、产品能力,把C端、B端客户服务能力打造成为核心竞争力。2018年平安集团确定了“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的战略基调,平安银行的定位将从集团综合金融的参与者变成主战场。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银行家杂志 作者:王炜 董治 (责任编辑:lihuiqin)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