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开放银行时代 金融科技与银行进入生态共建的新阶段

时间: 2020-01-14 21:18:17 来源:   网友评论 0
  •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底层技术在发展早期更多地被应用于对C端的服务中,以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客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大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深刻的改变。随着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以银行业为代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底层技术在发展早期更多地被应用于对C端的服务中,以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客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大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深刻的改变。随着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行业受到了来自金融科技公司的冲击,金融与科技的关系,从支持、支撑,逐渐向驱动、引领方向转变,科技开始改变金融服务的渠道与形式。而金融科技公司也不再局限于C端,将服务的对象拓展至B端,为银行、资管、证券等领域的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就目前的发展方向看,“开放银行是金融科技最大的机遇期。”在京东数字科技集团副总裁、金融科技事业部总经理谢锦生看来,金融科技与银行的合作早已过了流量、产品等的单点合作,进入生态共建的新阶段。


服务开放银行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银行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开放银行发展研究报告(2019)》提出,当前,开放银行已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并在全球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开放银行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利用API(应用程序接口)、SDK(软件开发工具包)等技术实现方式,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开放的形式深化银行与第三方机构业务连接和合作,将金融服务能力与客户的生活、生产场景深度融合,从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实现双方或多方合作、共赢。

金融科技公司深化与银行的开放与合作有其根本原因,也是金融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从金融科技公司的角度看,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主要依赖于数据和技术。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发现,金融科技公司不适合单独开展金融服务,对金融业务的理解不够深入,其优势也并非在此,即使拥有了大量前沿的技术,积累了大规模的数据,也无法提供完备的金融业务,反而会导致风险的叠加。 

而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开放与合作成为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应对数字化挑战的一大有益举措。谢锦生表示,在开放银行的业态下,银行与产业合作伙伴处于一个开放的生态中,共同经营场景和客户,通过共建实现共生。但是,目前银行与产业方在合作上仍存在隔阂。金融机构要深入理解每个产业的特征,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仅凭一己之力是比较困难的。 

此外,谢锦生也直言,目前,不少银行在IT基础设施、产品运营、客户营销等层面很难与开放银行相匹配。解决开放银行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上述问题,就成为金融科技在现阶段的重要使命和机遇。

突破传统生态

尽管与金融机构加强生态共建是金融科技公司化被动为主动、谋求自身更好发展的必由路径,然而,事实上,从早期在C端领域金融服务的竞争,到如今金融科技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与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并服务开放银行的发展,企业之间在技术层面的竞争仍在继续。技术的输出、开放平台的构建等方面都是机构发力的重点,通过突围现有生态,帮助银行重塑业务流程和底层技术架构,创新更贴近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实现互补性资源与能力的共同演化,创造更大的技术价值。 

开放银行的共建,对于金融科技企业而言,考验着自身底层技术、场景、服务的对外开放能力、战略思维能力、生态构建能力以及数据资产化能力等。从App到API,虽然从表面看仅仅是金融机构在服务渠道、服务方式上的转变,但这也意味着在技术创新、产品设计等方面要进行更深层次的重塑。 

可以看到,通过金融科技的介入,随着API技术的优化与完善,如今不仅是银行,基金、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都在加速跳出原有的服务框架,在不同的场景中嵌入应用程序,辅助机构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为自身发展积累技术优势、服务优势与竞争优势。


防范数据风险

当前的金融市场风云变幻,金融科技公司已经借助其技术优势在短时间内就迅速打开了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新局面。然而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都拥有着一定量级的数据,随着双方共建的深入,在数据层面的安全隐患也亟须进一步警惕。 

普华永道发布的《2018―2019年度金融科技安全分析报告》数据显示,针对客户资料及企业重要业务数据的安全事件成为发生频率最高的安全事件类别,比例高达44%。有71%的被调研企业表示,“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是企业目前及未来最需要加强的网络安全领域。 

就开放银行而言,数据安全是开放银行合规发展的大前提,商业银行的数据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更加敏感,面临的挑战也更加多样化,例如潜在的第三方诈欺、数字入侵及客户隐私泄露等问题。 

对于金融科技的数据保护问题,日前举行的央行金融科技委员会会议也特别强调,要加强金融数据治理,加快推动涉企信息的安全共享,促进数据资源有效整合和规范利用,提升金融惠民服务能力;加大金融科技监管力度,出台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系列监管规则,发挥标准规则、检测认证作用,构建涵盖行业监管、社会监督、协会自律、机构自治的金融科技创新管理“四道防线”。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lihuiqin)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