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资讯中心 | | | 贸金人物 | | | 政策法规 | | | 考试培训 | | | 供求信息 | | | 会议展览 | | | 汽车金融 | | | O2O实践 | | | CFO商学院 | | | 纺织服装 | | | 轻工工艺 | | | 五矿化工 | ||
贸易 |
| | 贸易税政 | | | 供 应 链 | | | 通关质检 | | | 物流金融 | | | 标准认证 | | | 贸易风险 | | | 贸金百科 | | | 贸易知识 | | | 中小企业 | | | 食品土畜 | | | 机械电子 | | | 医药保健 | ||
金融 |
| | 银行产品 | | | 贸易融资 | | | 财资管理 | | | 国际结算 | | | 外汇金融 | | | 信用保险 | | | 期货金融 | | | 信托投资 | | | 股票理财 | | | 承包劳务 | | | 外商投资 | | | 综合行业 | ||
推荐 |
| | 财资管理 | | | 交易银行 | | | 汽车金融 | | | 贸易投资 | | | 消费金融 | | | 自贸区通讯社 | | | 电子杂志 | | | 电子周刊 |
“互保金体系升级为银行的事情,应该说还早着。这只是一个不成熟的规划,仍在初步探索阶段。”针对目前媒体广泛报道的“深圳升级互保金拟建中小民企银行,两三个月后或有进一步进展”,深圳市统战部工商经济联络处处长薛兴强向时代周报记者澄清道。
日前,薛兴强在“深圳市统一战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在谈及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时表示,深圳首创的“互保金”制度将进一步按照市场化运作,在现有联系制度基础上,成立一家面向中小民企的银行,更好地服务深圳的民企。
在银根收紧、中小企业大面积面临“缺钱”、融资难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消息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互保金”既无先例可循,未来将通往何方也充满变数。但眼前,互保金制度因发展面临瓶颈,正处于转型阶段。
全国独创“互保金”
互保金制度的探索从三年前开始。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圳诞生了一种民营企业金融互助新模式。即依据当时《深圳市重点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暂行办法》,构建重点民营企业中长期贷款信用平台与补偿机制,并鼓励金融机构向重点民营企业提供大额中长期贷款。
实际的操作是,由重点民营企业出资成立一个“担保池”,银行向池中的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可获得两方面的担保:一是池中企业取得贷款时需缴纳的重点企业互保金;二是政府为金额3000万元以上、期限3年及以上的贷款提供贷款风险补偿金。这是一种新型的贷款模式,也是“互保金”的由来。
最新公开的数据显示,运作三年的互保金账户资金近4亿元,已有220家民营企业获得154亿元贷款。互保金有效降低民企融资的门槛,减少贷款抵押物,而贷款利率也较低。薛兴强表示,目前“这个制度运作良好,所有贷款没有出现坏账”。
三年轮回,同样是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着的是堪比金融危机的“缺钱”局面,这却成为互保金改革转型的一个新节点。
时代周报记者从深圳市总商会了解到,目前互保金因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已经面临发展的瓶颈。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市总商会改变互保金运营模式,成立由企业家独立组成的互保金管委会,由已缴纳互保金的企业自愿发起成立了深圳市深商创投股份有限公司。
深商创投公司将开展互保金贷款企业的创投业务,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使项目资金顺利对接,帮助企业发展壮大。深商创投目前入股资金达5亿元,其中潮商资本占据较大比例。
“互保金目前处于第二阶段的转型中,这需要几个月时间。我们只想静静地完成这件事情。”负责互保金动作的深圳市总商会驻会副会长陈主对于时代周报记者的询问表示,互保金转型一事还没有结果之前,不愿谈及更多。
薛兴强向记者表示,成立深商创投公司,便是互保金转型的一个步骤。成立创投公司,来作为初步的探索市场化运作。
升级银行难度大
将互保金升级为银行,是一个更远的未来。这个设想在不少金融业业界看来极高难度,操作的复杂性也难以构想。
广东金融学院副院长陆磊对媒体表示,将互助组织升级为金融机构的操作可能性极低。深圳“互保金”制度是支持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融资的辅助工具,与成立一家真正的金融机构不可同日而语。此外,深圳本土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足以覆盖市场需求,新设立一家银行的可能性极低。
陆磊举例,设立服务于特定产业专业性银行的想法并不是个案,如广东科技发展银行。然而事实表明,设立的难度极高。
“目前国家对银行牌照政策控制比较严格,但凡成立一个股份制银行或民营银行,都得筹办多年。再者,牌照申请非常困难。”薛兴强向记者说道,拟建银行的计划只是互保金未来改革的一个大方向,但目前还没到操作这个层面。眼前需要的是在实践中摸索积累经验,以及等待时机的成熟。“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薛兴强说道。
此外,深圳是否需要设立一家新银行,也存有争议。
某商业银行小企业部负责人对于互保金升级为银行一事并不看好。这位负责人认为,另起炉灶成立这么一家民企银行,为什么不对现有中小企业贷款做得好的银行进行更多的扶持?他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自己所在的银行今年上半年放出去的贷款比去年一年都多。“如果有更多的资源,我们会帮到更多的小企业。”
此外也有银行人士认为,目前中小企业中,小型以及微型企业根本享受不到正规的金融服务,多依靠高额利率的民间借贷,向银行贷款微乎其微。互保金目前参与和受惠的企业,并不涉及这些企业。如果未来设立专门面向中小民企的银行,这些小企业是否又在受惠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