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许小年:只要大家有钱挣 经济增速快慢没啥关系

时间: 2009-08-28 15:45:12 来源: 江苏商报   网友评论 0
  •        长期以来,中国和美国两大经济板块形成了一个近乎于完美的经济循环:如果没有美国旺盛的经济需求,中国的投资高增长也不可能;没有中国人给美国人供应大量的廉价出口品,美国的消费增长也不可能。因此,中美两国或者是两

       长期以来,中国和美国两大经济板块形成了一个近乎于完美的经济循环:如果没有美国旺盛的经济需求,中国的投资高增长也不可能;没有中国人给美国人供应大量的廉价出口品,美国的消费增长也不可能。因此,中美两国或者是两大经济板块都享受了全球化的红利。

  但现在好日子结束了。一个看上去完美的国际经济循环为何不能继续下去了呢?

  其实原因就是美联储不可能长期执行货币宽松的政策,因为资产泡沫破掉了,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它们再也无力像过去那样发放贷款了,这导致民众旺盛的需求没有了。而没有了美国人旺盛需求后,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马上爆发出来。

  我们发现,此前全球经济的繁荣一半真一半假:真的是全球资源的配置产生了效益,假的是这个繁荣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由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或者是由美国的政策体系超常地发放贷款的原因所导致的。

  美联储长期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商业银行滥发信贷的结果致使美国的企业、家庭和经济严重依赖商业信贷,借钱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造成的突出表现是过度借贷和过度消费。危机之前,美国家庭的储蓄率是零,就是说美国家庭作为一个整体不储蓄,工资收入百分之百的花掉,也就是说消费率是百分之百。

  那我们看看中国人的失衡在什么地方?中国的问题和美国正相反。美国人是过度借债,我们是过度储蓄——我们的储蓄率是40%左右。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储这么多的,储蓄本身变成了生活的目的。美国人借了钱,拼命去消费;我们中国人存了钱拼命去投资,不消费。钱存到银行,银行再贷给企业和政府去投资,因此,美国人的问题的反面就是我们的问题。

  现在这个循环转不下去了。美国人没有办法,只好去减少消费,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但是感觉难受的是我们,因为消费品都是我们生产的。美国的调整叫“去杠杆化”,而我们是要“去库存化”。如果美国人“去杠杆化”不到位,它可持续的复苏就无法到来;如果中国的“去库存化”不能完成,中国经济的复苏也无法到来。

  现在,我们看到了政府在外部需求下降的时候,紧急地启动了刺激内部需求的政策,但是这个刺激需求在什么领域里?仍然是投资。现在我们继续投资追加生产能力,使过剩产能的问题变得更加地严重。

  其实,中国完全有可能通过不同的政策组合,走出这场危机——不是再去花钱拉动投资,而是坚决地把经济发展重点从投资转向消费。

  投资已经太多了,现在缺的是老百姓的消费。中国的投资占GDP的比重在40%以上,美国是15%,日本是20%多一些。中国的私人消费占GDP比重是35%,美国的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是70%,中美两国之间差一倍。

  当然美国的70%可能是太高了,而我们的35%无疑是太低了,我说如果政府有钱的话最好是刺激消费。

  如果把经济增长的重点从投资转向消费,财政政策就不是建更多的“铁、公、机”(铁路、公路和机场),而是把资源直接发给老百姓,或者是充实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给老百姓、企业减税。中国企业税负太高,17%的增值税,再加上25%的所得税,全球不是最高的,也是最高的之一,所以政策组合应该是减税,应该是增加在收入和财富配置中老百姓的比重。

  当前,就业也是一大问题。解决就业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因为同等情况下,中小企业比国有大中型企业能容纳更多的劳动力。为了扶持中小企业,政府应该考虑对中小企业普遍实行低税率。对达不到一般纳税人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采取普遍的轻税政策,对实际税负偏重的应尽快调整。最好是给各行业的企业都减税,而不是只对出口型企业减税。

  其实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企业有活力了,就业才不会萎缩;就业问题解决了,社会消费才能增加,这样就会带动内需扩大;内需扩大以后企业就会增加产能,必然投资就会增加,从而增加就业岗位,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当我们把经济增长的重点从投资转向消费的时候,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可避免地要下降。政府靠投资能拉动经济增长达30%,但消费的增长不可能拉到30%,如果靠消费来驱动中国经济的增长,那么经济增长速度一定会下降。

  因此最近我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我们应该习惯于中度的增长速度,增长速度6%~7%挺好的。只要大家有工作做有钱挣,经济增长速度快慢没有什么关系。(作者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江苏商报 作者:许小年 (责任编辑:张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