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张蕴岭:东盟50年的思考

时间: 2017-07-25 17:05:32 来源: 世界知识期刊  网友评论 0
  • 今年8月8日是东盟成立50年纪念日。半个世纪的历程,东盟的最大成就是把一个战乱、贫穷的东南亚带向和平

作者:张蕴岭,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今年8月8日是东盟成立50年纪念日。半个世纪的历程,东盟的最大成就是把一个战乱、贫穷的东南亚带向和平、稳定与发展。东盟50年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取得进步的过程,它所创建的“东盟方式”有别于欧美的思维方式和制度设计,体现了亚洲的思想、文化精神和制度构建方式。


如果要对东盟50年的发展做一个总结,我看可以这样表述:在行进中探索和进步。行进是一个发展与建设过程,探索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努力,而进步则是不断取得进展。东盟从最初的五国,逐步扩大,先后吸纳了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达到10个成员国,把所有的东南亚国家都纳入到一个区域合作组织的框架之中(东帝汶独立后,东盟也把其纳入合作进程,接纳为观察员,成为正式成员国只是时间问题)。东南亚地区曾是一个矛盾多、战乱不止的地区,通过地区组织的协调与推动,如今成为大局稳定与和平的地区。东盟以推进经济合作为重心,逐步由优惠关税区,到自由贸易区,再到共同体,当年东盟成立只是基于一纸宣言,如今实现了基于法律基础的区域组织构建,即东盟共同体。


从外部关系看,东盟利用自己的区域组织地位,构建起与其他国家的对话、协商与合作机制,逐步构建起多个“以东盟为中心”的平台,就双边、地区以及世界的重要问题开展对话,发展合作,不仅提升了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而且为促进地区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东盟50年来一直在抓和平与发展这个最大的公约数,求同化异,以共识和责任集聚合力,以包容性扩大区域合作的共利基础。“东盟方式”借鉴了欧洲合作的经验,以区域合作创建区域和平与发展,但是没有沿袭欧洲的路子,以区域合作(cooperation),而不是区域治理(governance)来实现区域的利益聚合,以共识而非强制来推进合作进程。


“东盟方式”的内核是亚洲文明中的宽容与包容性精神,即尊重多样性、照顾差别性和进程渐进性。当然,在推进区域合作进程中,这些既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点是能够使进程可持续的行进,并不断取得进步,缺点则是有时很难达成共识,或者让一些共识得不到落实。这也是人们对东盟的评价会产生很大分歧的原因:当审视东南亚因为有了东盟而成为一个稳定、和平与发展的地区时,东盟的存在和发展功不可没;而当研判它作为地区组织在推进合作进程上往往软弱无力时,东盟又不像是一个成功的区域组织。最近,有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东盟国家的公民对自己是“东盟人”的认可度很低,创始成员泰国人的认可度最低,只有10%。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表明东盟建设失败吗?我认为不能这样简单下结论,因为东盟的发展是以维护成员国的主体地位为基础,坚持最低程度的区域组织权利,让区域整合更有利于各国独立自主的发展,而不是以区域合作组织替代主权国家。因此,对“东盟人”的认可度低并不能与对东盟的认可度低划等号。


如今,我们研究东盟,特别是审视东盟50年的发展历程,需要一些新的视角,特别需要有亚洲的视角,即基于亚洲的历史、政治、文化来进行思考,因为以往的区域理论和实践大都以欧洲的合作为模板,成功与否基本上是以是否逐步提升区域治理的水平为标准。欧盟的危机,包括欧债危机、英国退欧等表明,现实的“欧盟模式”并非是一个完美的模式,也并非一个固化的结构,所谓模式,无非是指方式与结构,它们实际上是变量,是在发展中不断进行调整的。


世界其他地区构建的区域合作机制也不少,比较而言,东盟算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其突出的特征是进程不间断,一直往前走,不断取得进步,对本地区和相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东盟的发展没有出现大的危机,其原因可能就在于其灵活性特征所提供的内在生命力。在当今世界和地区处于一个大转变时期,在多重矛盾交织之时,也许,“东盟方式”所提供的经验和启示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中国与东盟国家比邻而居,是具有地缘和亲情的特殊关系。中国与东盟打交道26年,正如东盟本身50年的历程,也是在行进中探索和进步。中国—东盟关系之所以能够“披荆斩棘”,保持前进和取得进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方式”(协商合作,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与“东盟方式”比较容易对接,因为,作为亚洲国家和生于斯、长于斯的邻居,更容易进行沟通和相互理解。从更大的视角和更深的意义来看,中国与东盟是在为探求构建基于命运共同体利益和精神的新型国家关系和地区秩序而努力。


来源世界知识期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世界知识期刊 作者: (责任编辑:七夕)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