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韩寒:我特别不想做个企业家

时间: 2012-11-14 17:00:09 来源: 中国企业家网  网友评论 0
  • 韩寒:新闻有的时候说得不准,而且不够新,论坛相对去的会更少,因为上面的戾气太重了。韩寒:如果说过时,我觉得微博也已经过时了,至少在我心里是这样。我认为枫树好看、你认为柳树好看,最后会变成你昨天晚上去嫖娼了,三年前我是个小偷,这样挺没意义的。

\

Q:今年4月你重新开始发微博,但是好象也不怎么发言?

  韩寒:新闻有的时候说得不准,而且不够新,论坛相对去的会更少,因为上面的戾气太重了。因为要获得资讯,所以之前我有个马甲,但纯粹只是看。后来用微博纯粹是因为博客文章被“和谐”的太快了,但传播的并没那么快。

  博客的传播一方面靠忠实的读者阅读,另一方面是网站推荐,相对来说比较传统。微博也快,但相对来说留下的也会快。但要学会自己甄别信息的真实可靠程度。 

  微博已经过时了

  Q:博客可能已经过时了。

  韩寒:如果说过时,我觉得微博也已经过时了,至少在我心里是这样。

  Q:你现在觉得app是正当令?

  韩寒:也不是,对这个时代来说(微博)可能没有过时,但在我心里已经过时了,当你对一样东西的厌烦大于对它的喜欢跟新鲜时,我认为就已经过时。

  你想,我是一个从小就很关心时政的人,我第一本书里面其实就有很多对教育的批判。对于我这样一个人,上了两三年微博,都已经烦的恨不得跟政治一点儿都不沾边了,说明它有很多利处,也有它的弊端。除了获取资讯外,我个人觉得天天看那些东西其实是挺烦燥的,现在我天天看更多的是美剧、美食,其实还是跟小朋友玩玩,跟女儿讲故事不会过时。

  Q:app是不是被删的风险会小一些?

  韩寒:第一,我其实考虑的倒不是它被删的风险,因为它的文章没有什么触及到红线、触及到政治的地方,纯粹就是个文化类的产品;第二,可能写了这么多年的时事,自己也有些厌烦了吧?我觉得无非就是这些观点,体制不公、社会不公、舆论监督不利、扼杀媒体。其实就是这些,你是会写烦的。

  把我2009年、2010年时候的一篇文章放到现在再发表其实都是一样的。但我自己的内心,我希望自己是个更加纯粹的写作者,我对小说的热爱其实超过对杂文的热爱。所以我觉得,当你写杂文的时候不断的产生重复,就会很乏味。

  Q:就像李海鹏在第一财经周刊写专栏,觉得是在不断的重申常识,写一两年之后就不愿再写了。

  韩寒:是有这样的问题,不同人之间的观点之争按理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就像这两天美国总统又开始进行大选前的辩论。但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观点之争是很难继续的,事实上我们的辩论经常到最后会升级为互相的诬陷。

  我认为枫树好看、你认为柳树好看,最后会变成你昨天晚上去嫖娼了,三年前我是个小偷,这样挺没意义的。你写一篇时政文章,今天符合很多人的心理,说写得好,明天不符合那些人的想法,说你个王八蛋,怎么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

Q:你最初是什么时候产生这样的想法?

  韩寒:我从2010年到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厌烦了,因为所有的观点都已经被写过一遍了,你之后再写就是不断的重复,一个优秀的作家绝对不允许自我重复,尤其是在很多用词、比喻上,这种杂文无非就是这些,你要写的好看,无非就是你比喻的精彩,用词更犀利,那些词会被用空的。

  公知的小圈子化太可笑了

  Q:你怎么看别人对你的定位,舆论领袖,公共知识分子?但现在公共知识分子似乎变得不那么正面了。

  韩寒:我觉得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反复传播,如果抬高自己我们把它叫做反复启蒙,但你的受众、你的读者已经不需要了,他们已经看了你一百遍、一万遍了。

  另外一个是自我的圈子化,自己也有一个圈子的概念,比如我在写这个文章(“韩三篇”),忽然之间李宇春、黄晓明也开始写了,我会说你们俩懂民主吗?就来一堆壁垒。其实这只是不同观点而已。

  我们的受众普遍是关心时政、关心自由和民主的人,但有很多人事实上是完全懵懂的,那时候你需要李宇春、黄晓明,甚至你需要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因为有些地方是你永远到达不了的地方。

  但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往往会产生排挤,就觉得你们说的就太可笑了,这里说的不好,那里说的不对。这样会导致很多人更不愿意说。我有一个朋友他看了昂山的电影,觉得这片子拍的不错,但他会问我,他是一个演员、一个艺人,他说他想在微博上说一下,这个片子拍的还挺好的,但他担心这么说会不会有问题?我会遇到什么麻烦吗?就说明大家都是很自危的。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作者:伏昕 马钺 (责任编辑:宗瓒)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