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周小川:不断调节货币松紧程度 四大目标统筹考虑

时间: 2010-08-18 15:55:02 来源: 新华网  网友评论 0
  • 央行行长周小川:以金融之血给养中国经济之躯
    (共和国部长访谈录)以金融之血给养中国经济之躯――专访央行行长周小川
      

央行行长周小川:以金融之血给养中国经济之躯

(共和国部长访谈录)以金融之血给养中国经济之躯――专访央行行长周小川

  

点击查看大图

 

  新华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王宇)他是中外媒体高度关注的中国官员,每每在公众场合,他总会遭到记者的“围追阻截”;他曾发出“不要让老百姓手里钱毛了”的声音,揭起同通胀作战的大旗;他推动近十年来中国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改革之一--人民币汇率改革,被尊称为“人民币先生”。他,就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日前,新华社记者走进周小川办公室,与周小川面对面,听他盘点新中国金融业60年的辉煌成就。

  “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血液,金融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不久前,《亚洲银行家》杂志评选2009年“领导成就奖”时,专门向周小川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了“危机之年卓越领导特别奖”:这一奖项这样评价道:“这位行长审慎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之时成功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榜样。”

  这并非唯一的奖励。在周小川办公室的书柜里,记者还发现了诸如“新兴市场年度中央银行奖”“欧洲货币年度中央银行奖”等不少这样的奖项。

  “近些年得了不少奖,这是对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业的一种肯定。特别是这一次在抗击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坚决果断地率先出台了抗击金融危机的措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配合这一揽子计划,金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动作……这些都引起了国际上高度的关注。”周小川说。

  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急剧变化,央行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去年三季度起,适时调整货币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先后五次下调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及时释放支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信心的信号,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放置到一个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来看,我国金融业应对危机的卓越表现,正是几十年来金融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经济在几十年里实现超过9%的年均增速,令全球瞩目,这其中金融的作用功不可没。

  “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和血液,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和调控作用日益明显。”周小川说。

  反通胀是央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建国初期,中国人民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大力抽紧银根,做好举办折实存款和配合财政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工作,不到半年时间就有效抑制了国民党统治时期长达12年之久的通货膨胀。此后的几十年间,我国又先后经历了四次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成功抑制通胀,为支持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顶住国际金融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

  有海外媒体这样评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新兴市场国家,能在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间取得平衡,这其间宛如走钢丝,中国央行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这就需要不断地调节货币政策松紧的程度,使之既适应于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于解决就业的需要,同时又要保证币值的稳定,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要统筹考虑。”周小川说。

  针对外界对货币政策效果的不同看法,周小川认为,货币政策有时间滞后性,我们要想办法根据现有的知识去对未来做出一些预判。此外,每次制定货币政策时,还要考虑货币政策传导的机制。

  “货币政策在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和在另一个时期,它传导的有效性是不一样的,中央银行制定的是一些大的政策,但是它要通过商业银行,通过金融机构,通过企业,反映到整体经济中去,这种传导是否顺畅,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周小川说。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