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张国启(云南):沙朗白族文化守望者|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

时间: 2017-10-11 14:10:50 来源:   网友评论 0

推荐人:

李艳华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系

推荐理由:

怀着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沙朗白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三十年来张国启先生在沙朗白族文化的整理、记录、研究、传承、开发等工作中默默耕耘,为乡土文化建设作出了不懈努力。张国启先生发挥自身作为沙朗白族群体中的一员及社区干部的优势,在兢兢业业完成本职工作、服务家乡的同时,结合自己对家乡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兴趣,通过人才培训、创办沙朗白族文化研究会、著书写志、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家乡等方式,既在构建沙朗白族文化研究平台、传承沙朗白族文化、宣传推广家乡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也对引入现代文化推动家乡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

人物简介:

张国启,男,白族,现年47周岁,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东村社区东村村四组村民,高级农民技师、昆明市作家协会会员、昆明影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五华区八届政协委员、五华区作家协会会员、西翥文联副主席、五华区沙朗白族文化研究会会长、五华区非物质文化(白族文化)传承人。

人物事迹概述:

1、近年来,张国启所办的第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是,带领群众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素质,调整生产结构;

2、张国启是民间文学和地方文史研究爱好者,业余时间长期研究沙朗白族文化和西翥(原沙朗白族乡、厂口乡)地方文史;

3、成立社会团体“五华区沙朗白族文化研究会”,通过编印文化资料、开发乡土教材、开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推广沙朗白族文化。

张国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证书

“我热爱沙朗——我的家乡,如今我要更加努力为家乡奉献我的一切。”这是白族汉子张国启获得高级农民技师职称时的感慨。张国启1987年9月参加工作,1987年9月~1990年5月在沙朗中学任代课教师;1990年6月~1995年10月在沙朗乡人民政府工作;1995年10月至2016年6月,先后当任五华区西翥街道办事处东村社区副书记、副主任兼文书。现在他不仅是东村社区文化专干,还是一位在昆明市民中有较大影响的农民作家。

1990年高中毕业的张国启回乡务农,但他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多年来,他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做好本职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推动学习型组织成长

培养建设家乡人才

近年来,张国启所办的第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是,带领群众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素质,调整生产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富裕乡亲父老。他先后牵头成立了“东村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东村少数民族公民文明学校”和“东村蔬菜协会”。在他的组织协调下,“五华区吉祥果业专业合作社”、“五华区沙朗白族文化研究会”与昆明的大学生们合作,创办了沙朗绣地农场。依托学校、协会和农场,一般每两个月举办1次技术培训班。培训班的内容有:电脑、餐饮服务、刺绣及养牛技术,浅水藕、核桃、樱桃、桃树、马铃薯等种植技术。培训紧密围绕“培育新型农民”而开展,受训农民每年达240人次。同时,在张国启的推动下,东村社区广泛开展“吹糠见米”实用技术培训,年受训400人次以上。经过培训的农民在社区居委会的引导下大胆调整生产结构,如今形成蔬菜为主业,水果、商贸齐头发展的经济格局,农民人均纯收入很快从过去不到两千元提高到2016年的7576元。

笔耕不辍

撰书写志,记录家乡

长期以来,张国启深入调研沙朗白族文化,笔耕不辍,撰书写志。

张国启是民间文学和地方文史研究爱好者,业余时间长期研究沙朗白族文化和西翥(原沙朗白族乡、厂口乡)地方文史。现已在《农民日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信息报》、《云南法制报》、《云南科技报》、《云南农业》、在云南省白族学会、大理州白族学会《白族学研究》、《语言美》、《昆明日报》、《昆明科技报》、《西山报》等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章。并在昆明市民委、昆明市民族理论研究会出版的《思考与探索》论文集第一、第二辑两本书上发表论文。

此外,张国启曾经参加《沙朗白族乡志》、《昆明政协志.西山政协》、《西山政协志》初稿和《西翥街道办事处志》的编写工作;参加了《西山区政协文史资料选编》、《西山年鉴》、《五华年鉴》、《五华文史》第17、18、19辑、《五华经济史话》、《五华文化史话》、《五华建筑史话》等书刊有关沙朗白族乡西翥历史文化风情这部分内容的编写工作。

2008年张国启编写《沙朗白族风情录(上下册)》,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2000册;2014年编写的《灵仪西翥》,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4000册;2017年撰写的《今天的昨天--梦沙朗》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3000册,受到各界热捧。

风华正茂的张国启,既是“高级技师”,又是“农民作家”。

多渠道推动

沙朗白族文化开发与传承

张国启发起成立社会团体“五华区沙朗白族文化研究会”,担任会长,不仅潜心研究,还积极推动沙朗白族文化的传承。他通过多种途径探索沙朗白族文化的传承,为提高沙朗白族文化的知名度作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发掘文化资源,编印文化资料。近年来他编印制作了内部资料《西翥民族民间歌曲一百首》、《沙朗白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研究文集》、《沙朗白族民间歌曲一百首》、《城郊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转型研究》、《西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沙朗白族文化传承保护项目》、《沙朗白族传统文艺集粹(碟片)》、《白族手工艺品传承保护和开发项目研究》、《沙朗白族年猪饭美食节筹划方案》、《沙朗白族火把节筹划方案》、《美丽的陡坡白族村》、《市外桃园》、《美丽西翥我家乡》、《家乡美—西翥民歌暨原创歌曲专辑光碟》、《陡坡白族文化》、《东村社区白族文化》展板等。

其次,通过教育推动文化传承。与沙朗民族实验学校合作,编写了沙朗民族实验学校校本教材《沙朗白族文化》,印刷5000册校本教材提供学生使用。

再次,创建公众号推广沙朗白族文化。目前,他正在编写《昆明沙朗白族探源》一书,做《西翥农耕文化研究》、《昆明的乡街子》等课题研究。2017年为宣传好西翥街道历史和沙朗白族文化,张国启注册了沙浪里个人微信公众号,坚持每一天在公众平台上面发表一篇文章。

白族文化传承研究奖证书获

科普宣传,点亮人心

张国启同志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坚持办好每个月1期的科普宣传栏,努力为科技兴农做贡献。20多年来,张国启同志先后参加了《东村千亩果园基地建设项目》,《沙朗乡水改旱高产苞谷试验示范推广项目》,《沙朗乡果树优质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东村优质核桃种植基地项目》,《沙朗旅游小镇――科技富民强村示范推广项目》,《东村甜叶菊种植试验示范项目》,《东村观光农业示范推广项目》,《东村村委会向阳白族自然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推广规划项目》,《磨刀箐村民小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项目》,《东村磨刀箐民族团结示范村规划项目》,《东村村委会2008年度社会主义新农村整村推进建设规划》、《东村大闸蟹养殖示范项目》、《东村社区蓝莓栽培示范项目》、《东村社区母格佰亩优质桃种植示范项目》等科技试验、示范、推广项目的研究实践工作,身体力行地进行科技推广和科普宣传工作,尽心尽力为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真心为民,服务群众

张国启同志在农村社区从事文书工作多年。这是一项直接面对群众的业务工作,涉及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各方面问题,需要多种技能,还需要细心、耐心、不怕麻烦的精神,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在工作中坚持原则,熟悉政策,在不违反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尽量方便群众。只要群众找到,不管时间早晚,张国启同志都尽量把群众的事情办好。他为人正直,遵纪守法,廉洁奉献,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为东村社区党政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二十多年来,他经常放弃节假日的休息,为村委会和村民办好事,获得村民的赞扬。一直以来,张国启同志不断用自己的行动在诠释着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对这份责任的挚诚。

辛勤耕耘,获得赞誉

由于张国启同志的辛勤耕耘,多年来,他获得不少殊荣。作为沙朗白族的一员,对家乡的热爱成为张国启孜孜不倦探索沙朗白族文化的强大动力;笔耕不辍,撰书写志,记录家乡,已经成为张国启愿意投入一生的心血为之奋斗的事业,也成为他守护家乡的坚实基础。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培养家乡建设人才,多渠道推动沙朗白族文化开发与传承,积极开展科普宣传,真心为民服务群众,张国启在平凡的社区文化专干的岗位上扮演着不平凡的角色——沙朗白族文化守望者。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联系人:口皓


本文为企业推广,本网站不做任何建议,仅提供参考,作为信息展示!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