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看病难”“看病贵”怎么破?你关心的我们都问了!

时间: 2017-03-11 21:48:38 来源: 央广网  网友评论 0
  • 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副主任王培安和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就“‘十三五’开局之年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来源:央广网 记者:高艺宁、王晶

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副主任王培安和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就“‘十三五’开局之年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国家卫计委就“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答记者问

(央广网记者 张海振摄)


“健康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安康幸福,是重大的民生。”在一个多小时的记者会上,国家卫计委相关领导就“看病难”、“看病贵”、“全面二孩”等热点问题回应民之关切。

一问:

“看病难”问题如何解决?


卫计委:

建立多形式医联体,把医疗格局纵横上下联通起来。


“大医院一号难求,基层医院门可罗雀。”一直以来,“看病难”问题影响着百姓就医的幸福感。





“我国优质的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分布也不均衡。这样的医疗服务体系格局和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之间不够适应,不匹配,所以就出现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李斌在会上分析了“看病难”的主要原因。


如何缓解这种矛盾,促进医疗资源下沉、重心下移?


李斌回应,首要是通过改革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制度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之首,医联体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也是制度创新。”李斌表示,通过多种形式医联体,把现在相对比较固定的格局纵横上下联通起来,形成合理布局,可以解决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问题。


同时,通过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放大优势医疗资源效应,使得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够看好病。


此外,通过医联体建设,使大医院能够舍得放,基层机构能够接得住,老百姓能够愿意到基层去看病。


李斌介绍了在基层实践中,探索出的几种“医联体”形式:


一是城市的医联体,主要是由三级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吸纳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参加,形成一个医联体。从内在机制上,使得优质资源能够及时下基层,向基层延伸。


二是在县域的范围内,做“医共体”。把医保的支付方式改革和医共体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预防、治疗、康复,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把县、乡、村连起来。


三是建立眼科、儿科、妇产科等专科联盟。


四是针对边远地区,开展远程医疗,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


二问:

医疗费用降了吗?


卫计委:

今年预计节省药品费用600-700亿元。


“药品加成”政策是我国50年代困难时期实行的一个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药补医”逐步演化成为一种逐利机制,大处方、大输液、滥用抗菌素等问题日益严重,推高了医疗费用,削弱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损害了群众的利益,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一直把取消“药品加成”作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011年在所有政府办的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取消了‘药品加成’。2015年在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2016年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


王贺胜介绍,通过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每年降低药品费用,公立医院的药占比由2009年的46%下降到40%,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负担。据今年不完全统计,预计将再次为群众节省药品费用600-700亿元。


在基本医保制度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城乡居民的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420元提高到450元,进一步增加资金的投入,不断地增进人们的健康福祉。


“我们要很好的用好这笔钱,一定要用在刀刃上,让它发挥更好的作用。”李斌介绍,将采取扩大药品保障范围、通过减少药品流通环节、鼓励跨区域联合采购、对高值医用耗材试点开展国家价格谈判等手段,多措并举,降低药价,同时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药费用增长。


三问:

“全面二孩”带来“甜蜜的烦恼”,如何解忧?


卫计委:

优先配置妇幼保健、托幼、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


记者会上,王培安用两句话评价“二孩政策”落地一年来的情况:成效初显,完全符合预判。


2016年,是自2000年以来我国出生规模最大的一年,比“十二五”期间年均出生人口数增加了140万。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国住院分娩的婴儿活产数是1846万, “实际生育的小孩数量大于这个数字,因为住院分娩率达到了99%。”王培安说。


但落地一年来,全国不少家庭在享受二孩带来的”红利“之时,也有着“甜蜜的烦恼”。





王培安介绍,据此前国家卫计委调查结果显示,“甜蜜的烦恼”主要来自三方面原因:


一是妇女的职业发展,母亲生完孩子以后的再就业和求职方面的问题。


二是婴幼儿抚育面临困难。托幼特别是三岁以下小孩的托幼资源比较缺乏,多数家庭主要靠祖辈抚育第三代。


三是经济上的压力。


“推动各地进一步完善延长产假、设立陪产假等制度,增加惠民利民服务措施。”王培安介绍,一些地方积极探索解决群众生养子女面临的突出问题,如南京市政府推进小学弹性离校,学校为学生提供延时照顾服务,上海市妇联将牵头建设社区幼儿托管点,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等。


下一步,国家卫计委将优先配置妇幼保健、托幼、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保持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四问:

得了大病没有钱治怎么办?


卫计委:

凡是患大病的,都可以享受大病保险报销。


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的高额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防止家庭因病出现灾难性支出。





2016年,大病保险已经覆盖了10亿多城乡居民,累计赔付资金已经超过300亿元。大病患者住院费用实际报销的比例,全国平均约为70%,如青海等地达到了80%,受益的人群大概是1010万人次,比2015年增加了近400万人次。“通过大病保险的实施,一些家庭患大病的负担明显减轻了。”李斌说。


李斌介绍,今年还要在全国贫困地区,特别是对农村持卡登记在册的贫困人口,加大大病保险工作力度。“凡是患大病的,都可以享受大病保险的报销。”随着基本医保筹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在确保基本医保报销比例不降低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大病保险的筹资,使得大病保险的受益人数和受益程度都有新的提高。


具体来说,一是降低起付线。取消农村贫困人口在县域内普通门诊的起付线,贫困人口在县域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


二是增加便利性。健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应急救助“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


三是提高精准性。做好农村贫困人口的大病专项救助工作。


“总的来说,就是不断地提高大病保险的效用,在基本医保普惠的基础上,再精准施策,对患了大病的这部分人给予特殊的照顾。”李斌说。


五问:

谁能享受家庭医生服务?


卫计委:

力争2020年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


2016年,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现在已有200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开展了这项工作,试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已经达到了22.2%,重点人群覆盖面达到了38.8%。





王贺胜表示,从现在实施情况来看,群众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满意度和获得感也在不断提高。下一步卫计委将加大签约服务工作的推进力度,到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力争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王贺胜介绍,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将扩大到85%以上的城市,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各地将优先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病患者、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入手,做细、做实签约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还要建立签约服务的激励机制,调动服务的积极性,发挥好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王贺胜说。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央广网 作者:高艺宁、王晶 (责任编辑:七夕)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