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重庆小贷行业位居全国第二的奥秘竟是....

时间: 2016-06-01 11:33:50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网友评论 0
  •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他看来,重庆小贷行业的发展固然有创新,但也离不开严格的监管。“曾有一家企业表示,之所以在重庆申请小贷牌照,就是看中了当地的监管手段”。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唐逸如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他看来,重庆小贷行业的发展固然有创新,但也离不开严格的监管。“曾有一家企业表示,之所以在重庆申请小贷牌照,就是看中了当地的监管手段”。


253家机构、878亿元贷款余额。这是2016年一季度,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行业交出的成绩单。


这两个数据看似简单,却包含了近年来重庆市小贷行业发展的“奥秘”——在全国范围内,重庆市小贷公司的数量仅排名全国第21位,但其贷款余额却高居全国第二位。


若以贷款余额同GDP的比值来衡量小贷公司的贷款业务发展程度,重庆市的优势则更为明显。记者查阅相关数据发现,2015年底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GDP达到了535.85亿/万亿,排名全国第一。


重庆小贷行业发展领先全国,离不开当地活跃的互联网小贷公司。在一篇名为《阿里百度京东乐视等为什么都选择重庆设小贷公司?》的文章中,作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重庆市的优惠和鼓励政策以及完善的配套制度。


“这篇文章说的有道理,但还不够全面。”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他看来,重庆小贷行业的发展固然有创新,但也离不开严格的监管。“曾有一家企业表示,之所以在重庆申请小贷牌照,就是看中了当地的监管手段”。


据统计发现,2008年开展小贷公司试点以来,重庆市已经发布了37个监管政策文件。其中涉及了很多针对小贷公司的鼓励政策,包括放开经营区域限制、支持债转股消化不良信贷资产等。


互联网小贷扎堆重庆


最早来重庆“圈地”的是阿里巴巴和苏宁。2011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复星集团、银泰集团、万向集团共同组建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一年之后,苏宁云商也斥资3亿元设立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2012年以前,重庆市的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政策最为开放。2012年6月,重庆市金融办接连发布《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监管暂行办法》、《小额贷款公司同业借款操作细则》、《小额贷款公司主要股东定向借款操作细则》等三份文件。其中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比例可达到公司资本净额的230%,包括银行借款、主要股东定向借款、同业拆借等方式。


具体融资比例分别为:银行借款不得超过小贷公司资本净额的100%;股东借款不得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100%,同业拆借中借出资金不得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50%,借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30%。


融资比例的放宽显然有助于小贷公司扩大贷款规模和营业收入。近几年,海尔、神州数码、苏宁等互联网小贷公司也相继落户重庆。


不过,此时重庆市已经收紧了监管措施。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重庆市金融办主动要求小贷公司收缩融资杠杆,尽量压缩负债。这项措施降低了小贷公司的流动性风险。2014年底之后,重庆市小贷行业的整体融资比例在下降,70%的公司基本偿还完负债。


去年7月,央行联合十部委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首次为“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提供了政策指导依据,明确规定“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网络小额贷款应遵守现有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规定,发挥网络贷款优势,努力降低客户融资成本”。


而重庆市金融办迅速作出回应。2015年12月,重庆市金融办出台了《关于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网络贷款业务监管指引(试行)》,其中详细规定了小额贷款公司开办网络贷款业务的条件,同时明确禁止互联网小贷公司在重庆市外办理线下自营贷款业务。


此后,重庆市又迎来了互联网企业开办互联网小贷公司的高潮。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至今,包括乐视、京东、百度在内的互联网公司纷纷在重庆开办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截至2016年1月底,重庆市批准开展互联网模式业务的小贷公司共有18家,注册资本总额达105.48亿元。


分类监管如何实现


互联网小贷公司扎堆落户重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如何监管?


“经营范围是个大问题。大部分小贷公司都是由省级金融办批准的,一个省怎么敢批准另一个省的业务?”坐在重庆某CBD写字楼宽敞的办公室中,重庆海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经理汪传国接受了采访。


但事实是,这么多年重庆互联网小贷公司不良贷款率较低。


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重庆市金融办对小贷行业实行的“分类监管”体制。汪传国表示,海尔小贷成立之初就决定到重庆来。“因为这边的金融创新思维非常超前,而差异化的金融监管政策对我们的发展也有利”。


而汪传国所说的“差异化监管”就是“分级监管”。最早出现在2014年11月重庆市金融办发布的《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金融创新监管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文件中。


《指引》称,重庆市金融办将以推动金融创新和维护金融稳定作为良好监管的重要标准,坚持鼓励和规范并重、培育和防险并举的监管原则,对小额贷款公司实行分级监督管理。


具体来说,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在融资方式、融资杠杆、经营区域等方面开展各项创新活动。但在此之前,小额贷款公司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可行性方案,报重庆市金融办审核批准后才能实施。


至于这一方案是否能够得到批准,在重庆市金融办内部也有一套评判标准。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2010年开始,重庆市小贷协会就建立了“重庆市小贷公司监管信息系统”。目前,重庆金融办开发了2.0版本,辖区内小贷公司每天都要汇报当天的经营数据,包括融资渠道、方式等,以便及时发现风险。


几年下来,这些数据成为了重庆市金融办进行分级管理的依据。


记者查阅2015年版的《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评级指标及规则》,发现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从公司发展能力、资产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内部管理指标、政府评价等六方面、共33个打分项对小贷公司进行全面的考察。其中仅公司发展能力一项,就细分为注册资本、融资能力、贷款余额增长率、累放贷款增长率、新增客户率等5个详细的指标。


此外,这份细则还制定了合规经营指标作为扣分项。针对小贷公司可能出现的非法集资、高利贷、暴力收贷等行为进行限制。


而在行业自律方面,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也发挥了较大作用。记者梳理相关文件发现,自2008年试点以来,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出台了13个自律、规范方面的政策。


去年,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协会还建立了行业从业人员黑名单管理制度,收集和提供违规从业人员信息。


“机会不是均等的。小贷公司的管理有差异化,只有符合条件的公司才能获批金融创新方案。”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持续不断创新


在分类监管的基础上,重庆金融办在小贷业务创新方面也迈开了脚步。


2008年,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小贷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规定小贷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


2014年6月3日,银监会会同人民银行起草的《小贷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中,小贷公司从银行融资的杠杆率限制被解除。此举被认为将极大的拓展小贷公司的经营规模。然而,这份《征求意见稿》却始终没有了下文。


融资杠杆较低一直是阻碍小贷公司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为此,很多地方政府金融办都有条件地放开了小贷公司的杠杆限制。例如福建省规定,对于部分运行情况良好、合规经营的小贷公司,杠杆比例最高可以达2倍。


2015年9月18日,重庆市金融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额贷款公司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风险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小贷公司准入、分类监管、存量资产盘活等方面进行政策支持。


而其中最大的利好是在融资方面。《通知》规定,对监管评级达标的小贷公司,支持增加融资方式、取消分类融资比例、提高融资杠杆。


除了放宽融资杠杆,重庆市金融办也在积极拓展小贷公司的融资渠道,包括支持资产证券化、资产专项管理计划等新方式融资。2015年,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上市挂牌管理工作指引(暂行)》,为小贷公司挂牌上市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5年2月,重庆市瀚华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银河金汇-瀚华小额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全国首只在上交所上市挂牌的小额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汪传国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海尔小贷的资金来源非常充裕,不仅可以获得银行机构的融资,还可以向股东定向借款,以及在深交所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等。而充裕的资金来源也为海尔小贷开展规模化的放贷业务提供了基础。


重庆小贷如何“自救”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企业运行困难、贷款本息回收难度加大等因素影响,小贷行业的日子“很不好过”。今年一季度,全国小贷行业机构数量、从业人员、实收资本、贷款余额环比分别出现下滑,下降幅度依次为0.48%、0.83%、0.4%、0.33%。


重庆小贷行业也未能幸免。数据显示,2015年重庆市小贷行业全年累计发放贷款4411.62亿元,同比增长41.88%;期末贷款余额887.94亿元,同比增长11.54%,而2012-2014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94.42%、124.11%、43.75%。


为了控制小贷行业的整体风险,从2014年开始,重庆市监管部门放慢了批准小贷公司的速度。2015年重庆市小贷公司机构总数只增加了7家。


在控制数量的同时,重庆市小贷行业也在思考转型创新。互联网小贷业务因其“小而分散”的独特优势脱颖而出。


而除了积极发展互联网小贷业务之外,重庆市也在拓展农村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


2015年,京东金融专门为农业领域信贷需求在重庆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同年7月,京东金融推出“乡村白条”,为乡村推广员和农户提供消费信贷服务。京东金融农村金融负责人洪洁告诉记者,京东金融在重庆建立专门支持农村金融的小贷公司,就是要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深入广大农村腹地,支持农村金融和经济建设。


“微贷模式”的贷款对象主要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自然人;贷款额度集中在50万元之内,贷款期限集中于3-12个月之间。据了解,截至2015年底,重庆市小贷公司单户贷款余额仅0.83万元,10万元及以下的贷款占比达到93.58%,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自然人的资金需求,成为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主体。


2015年,中国小贷公司协会会长闵路浩曾表示,一些小贷公司开展的类银行模式不是其发展方向,小而散的微贷模式可能是中国小贷公司未来的方向。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唐逸如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唐逸如 (责任编辑:七夕)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