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中国应该选择战略转型而不是贸易战

时间: 2018-03-30 18:08:04 来源: 联合早报网  网友评论 0
  • 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正确策略,不是与对方争锋相对地打贸易战,而是借此机会,将外部压力转换为内在动力,果断实行战略转型,调整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发展战略,

导读


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正确策略,不是与对方争锋相对地打贸易战,而是借此机会,将外部压力转换为内在动力,果断实行战略转型,调整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发展战略,积极扩大内需,这样做更符合中方的自身利益。从根本上调整“出口促进战略”,需要改变这一战略的两大政策工具,推动人民币适度升值,并逐步缩减各种生产补贴与出口退税。


来源 | 联合早报网

作者 | 余智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500亿至6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特别关税,并对中国企业收购美国企业施加限制。作为有限反制,中国则宣布将对从美国进口的价值3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


笔者认为,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正确策略,不是与对方争锋相对地打贸易战,而是借此机会,将外部压力转换为内在动力,果断实行战略转型,调整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发展战略,积极扩大内需,这样做更符合中方的自身利益。


一、中国发展战略调整的必要性。中国目前的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事实上的外向型“出口促进战略”(尽管中国政府从未正式宣布甚至否认实行了这一战略)。其主要政策措施是通过长期、大范围的生产补贴与出口退税,以及人民币币值的低估(人民币对美元的币值长期、大幅度低于其购买力平价),来压低出口价格,支持出口。这一战略取得了显著效果,在带动中国经济与就业增长的同时,使中国积累了巨额的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


但外向型“出口促进战略”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长期、过度执行,也给中国自身带来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为出口而出口,没有达到出口的根本目的即进口与消费,外贸目标扭曲;出口产品供给过多,相对于进口产品价格上升,贸易条件恶化;出口多而进口少,国内商品供给不足,物价上升,通胀压力增大;外汇储备无论用于购买外国国债或者其它金融产品,都面临较大市场波动与外币贬值风险。


特别是这一战略造成了对外部市场的严重依赖。中国近年来的出口依存度(出口占GDP比重)约为25%至30%,远高于美国与日本等大国10%至15%左右的水平。外部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时(例如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其它国家需求缩减,以及今年美国对华发起贸易制裁影响外部需求),很容易对本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从中国贸易伙伴国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外向型“出口促进战略”的长期、过度实施,也对它们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导致了严重的贸易摩擦。部分国家如美国从中国进口过多,对其国内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造成了严重冲击,从而影响了其企业主与雇员的利益。这些国家单个企业主及其雇员受到的损害,会远远高于单个消费者获得的收益。


因此,企业主与雇员会比普通消费者有更强的动机去游说政府,反对中国的廉价出口。中国政府与官媒一直努力宣传外国消费者从中国廉价出口得到的好处,但外国政府却并不领情,持续对中国施加压力,原因即在于此。


无论从对内还是对外的角度来讲,中国都应该实现战略转型,从过度依赖外部市场转向积极扩大内需。


二、中国发展战略调整的具体对策。调整“出口促进战略”,可以采取临时性的“自动出口限制”或扩大进口。但这些措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出口促进政策措施,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出口继续增加的深层动因。


从根本上调整“出口促进战略”,需要改变这一战略的两大政策工具,推动人民币适度升值,并逐步缩减各种生产补贴与出口退税。首先,推动人民币适度升值,既可使人民币汇率反映中国长期贸易顺差的状况,也可使其有效发挥调节贸易顺差的作用。其次,生产补贴与出口退税虽不像直接出口补贴那样,属于世贸组织直接禁止的“踩红线”政策,但属于其“不鼓励”的“踩黄线”政策;对特定行业进行大规模生产补贴的产业政策,也容易被国际社会认定为政府操控经济发展,导致本国被界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从而在他国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中处于不利地位。


很多人认为,很多国家都实行出口退税,因而中国也应该使用。这一看法是不正确的。出口退税虽然有利于本国出口企业,但不利于本国消费者(减少国内供给、抬高国内价格),且政府要付出直接成本。经济学理论已经证明,出口退税对国家总体利益的影响是负面的。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政府采用出口退税,并非是基于国家总体利益的考虑,而是出口商游说政府保护其利益的结果。


因此,并非其它国家采用这一政策,中国也应该采用。从外贸顺差过大的现实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角度考虑,中国政府应逐步缩减生产补贴与出口退税,促使企业依靠自身能力与优势、而不是政府补贴与退税的支撑进行出口。


推动人民币适度升值、缩减生产补贴与出口退税,这两个政策措施应同方向使用、形成合力,而不应该像前几年那样反方向使用(在人民币升值时扩大出口退税,或者在缩减出口退税时推动人民币贬值),使其效果互相抵消。


“出口促进战略”的调整给中国出口企业的销售、就业带来负面的冲击,应该也可以通过扩大内需来解决。首先,中国目前部分出口行业的国内需求看似饱和,但其主要原因在于出口过多,导致国内供给较少、价格太高,消费需求不足;如果减少出口,增加国内供给,降低价格,仍然有很大的内需增长空间。其次,即使部分出口行业的内需达到了饱和,政府也可以通过适当政策,引导这些行业的剩余劳动力向其它行业转移。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即使以发达国家目前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参照,中国国内经济增长点也很多,扩大内需的空间也很大。


作者介绍:

余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联合早报网 作者:余智 (责任编辑:七夕)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